苏丹

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尼罗河与埃及文明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尼罗河与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这一地区的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突出的代表就是古埃及。

提到古埃及的文化遗产,人们首先会想到尼罗河畔耸立的金字塔、尼罗河盛产的纸草、行驶在尼罗河上的古船和神秘莫测的木乃伊。它们标志着古埃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同时记载并发扬着数千年文明发展的历程。

纸草是种形状似芦苇的植物,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茎呈三角形,高约5米,近根部直径6—8厘米。使用时先将纸草茎的外皮剥去,用小刀顺生长方向切割成长条,并横竖互放,用木槌击打,使草汁渗出,干燥后,这些长条就永久地粘在一起,最后用浮石擦亮,即可使用。由于纸草不适宜折叠,不能做成书本,因此须将许多纸草片粘成长条,并于写字后卷成一卷,就成了卷轴。

埃及出土的一艘约公元前年的古船,船长近50米,设备完好,可见当初航海技术与规模。那时,尼罗河国际划船节每年举行一届,主要是赛艇比赛。划船在古埃及是一项非常受人欢迎的体育比赛项目。据史料记载,远在年前的法老时代,年轻人便开始在尼罗河上举行划船比赛,起点设在岸边的卢克索神庙前,终点在卡纳克神庙前,全程约米。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了几个世纪。

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的涨落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在公元前年,埃及人就已经将一年定为天,因为埃及人发现,每当天狼星在日出前出现时,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就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第一天。他们按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庄稼生长的情况,将一年分为3个季节,即泛滥季节、播种季节和收获季节,每一季又分为4个月,每月30天,年终另加5天作为祭祀神灵的节日。

尼罗河还使当地人们产生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想象力。坐落在东非干旱大地上那气势恢宏的神庙是多么粗犷,与旁边蜿蜒流淌的尼罗河形成强烈对比。古埃及很多艺术品都既具阳刚之气又不乏阴柔之美。

相传,女神伊兹斯与丈夫相亲相爱,一日丈夫遇难身亡,伊兹斯悲痛欲绝,泪如泉涌,泪水落入尼罗河水中,致使河水猛涨,泛滥成灾。每年到了6月17日或18日,埃及人都为此举行盛大欢庆活动,称为“落泪夜”。从这个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尼罗河深厚的感情。

尼罗河流域古文明遗迹

在尼罗河两岸,有众多的神庙遗迹。

阿布·辛贝神庙在沉睡了年之后,被布尔卡德于年“误打误撞”地发现了。当时这个瑞士人在当地阿拉伯人的引领下去看尼菲塔莉王后的小神庙,当他准备原路返回时,却鬼使神差地向南绕了一下,结果突然看到4座几乎已全部陷入沙中的巨像,雕刻在米之外一个很深的山口中的岩壁上。他猜想巨像可能是一座大神庙门口的装饰。

4年后,意大利人贝尔佐尼挖了足足20天的沙子后,从一条狭缝爬入巨大的神庙。点燃火把后,他惊呆了:忽明忽暗的火光映照着四下里巨大精美的雕像、生动亮丽的浅浮雕和色彩鲜明的壁画……这是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年—前年在位)的神庙,门口的巨像就是这位法老王的造像;神庙内部的壁画还描绘了他驾着华丽的战车、带着驯服的猎豹和在苏丹战争中抓到的俘虏凯旋的场景。

在神庙里,伟大的法老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杰作,把艺术、天文学与建筑学完美地结合起来。每年2月22日与10月22日,初升旭日的第一缕阳光会顺着神庙的大门一路直入,照亮神庙里4座神像中的3座,并且永远不会照亮第4座———黑暗神。这4座神像依次排列是:黑暗神普塔、生命之神阿蒙、神化了的拉美西斯二世以及太阳神瑞。

从正门进入神庙,映入眼底的是一个大列柱室,由8座高达10米的模仿俄塞里斯神的拉美西斯二世立像构成。大列柱室两侧墙上的雕刻美轮美奂,上面刻着拉美西斯二世在卡叠什(现叙利亚地区)和赫梯人激战的壮观场面。大列柱室深处的前室中的观光亮点是奈菲尔塔利王后的浮雕。神庙内部最深处就是存放上述4座神像的圣地。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如此壮观的神庙居然是按古代神庙的大小与规模仿真重建的。20世纪50年代,埃及政府决定在尼罗河阿斯旺上游处修建一座水坝———著名的阿斯旺大水坝,以控制尼罗河水的肆意泛滥,这意味着尼罗河努比亚地区的古迹将被全部淹没。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取积极措施来挽救这些无比辉煌的古迹,从而创造了现代史上最伟大的工程奇迹。而往上迁移的阿布·辛贝神庙就是这个奇迹的众多工程之一。神庙在被纳赛尔水库库水淹没之前,被切割成很多块迁移到了现在的位置。

在岩石构成的山体中建有一个大拱顶,神庙就被放在拱顶内,大神庙的右侧就是进入拱顶的入口。神庙内就像大工厂一样,由钢筋混凝土的拱顶支撑起来。年前的巨大建筑,就这样和最新的现代技术融合在一起。而那已经有年历史的神庙遗址就这样永远消失于纳赛尔水库底下。

从阿斯旺沿尼罗河北上,约公里就来到了昔日声名赫赫的“百门底比斯”的遗址———古埃及中王国(公元前年—前年)和新王国(公元前年—前年)时代骄傲的闪光的都城———卢克索。在近年的时间里,法老们就在这颗“上埃及的珍珠”发号施令,使古埃及的政治和经济达到了辉煌的巅峰,成为东北非和东地中海的第一强国。此间法老们不断扩展他们的版图,并建造了无数的神庙与庞大的墓群。

如今卢克索已成为一座现代旅游城市,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有着“宫殿之城”的美誉。尼罗河穿城而过,将其一分为二。由于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生命同

太阳一样,自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因而在河的东岸是壮丽的神庙和充满活力的居民区,河的西岸则是法老、王后和贵族的陵墓。“生者之城”与“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两个世界的永恒循环的圆圈。

现今卢克索的古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神庙。它的殿堂占地达平方米,有根圆柱高耸入天,其中最中间的12根高21米,5人不能合抱,通体遍布精美浮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xzqh/1464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