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本草纲目降真香词条解读


文/吕培荣(海南省第二卫生学校高级讲师海南省降真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副秘书长)

降真香词条全文

(《证类》)

紫藤香(《纲目》)、鸡骨香。

曰∶《仙传》∶拌和诸香,烧烟直上,感引鹤降。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箓功力极验。降真之名以此。

时珍曰∶俗呼舶上来者为番降,亦名鸡骨,与沉香同名。

海捞降真香魏希望摄

慎微曰∶降真香出黔南。

曰∶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国。其香似苏方木,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入药以番降紫而润者为良。

时珍曰∶今广东、广西、云南、汉中、施州、永顺、保靖,及占城、安南、暹罗、渤泥、琉球诸地皆有之。

朱辅《溪蛮丛笑》云;鸡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处所出者,似是而非,劲瘦不甚香。

周达观《真腊记》云∶降香生丛林中,番人颇费砍斫之功,乃树心也。其外白皮,浓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气劲而远。又嵇含《草木状》云∶紫藤香,长茎细叶,根极坚实,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茎截置烟炱中,经久成紫香,可降神。

按∶嵇氏所说,与前说稍异,岂即朱氏所谓似是而非者乎?抑中国者与番降不同乎?

海捞降真香魏希望摄

辛,温,无毒。

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李)。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时珍)。

时珍曰︰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著其功用。今折伤金疮家多用其节,云可代没药、血竭。

按︰《名医录》云︰周崇被海寇刃伤,血出不止,筋如断,骨如折,用花蕊石散不效。军士李高用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结痂如铁,遂愈,且无瘢痕。叩其方,则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尔。云即降之最佳者,曾救万人。罗天益《卫生宝鉴》

新二。

金疮出血︰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末,敷之。(《医林集要》)

痈疽恶毒︰番降末、枫、乳香,等分为丸,熏之,去恶气甚妙。(《集简方》)

原文:(《证类》)

紫藤香(《纲目》)、鸡骨香。

紫藤香顾名思义就是紫藤所结之香。紫藤和降真香联系在一起,是源于西晋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紫藤香,长茎细叶,根极坚实,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茎截置烟炱中,经久成紫香,可降神。”嵇含是西晋的植物学家,其著作《南方草木状》被视为最早记载降真香的书。但看过全文,并没有直接谈到降真香。最有用的就是六个字,“紫藤香…可降神”。说明紫藤能结香而且其香可降神。这里的降神一层含义是安神镇静的意思,另一层就是能使天上的真神降临。宋人唐慎微《证类本草》描述过紫藤,可是花却是紫色的。《中国植物志》紫藤(Wisterasinensis)也载明花紫色或深紫色。所以嵇含所说的紫藤应该是另有所指。我们在降真香重新发掘的过程中也证实了这点。我们勘察了海南、缅甸等地的十几种能结香的藤本植物,发现它们基本都属于豆科黄檀属藤本植物,而且均是损伤结香。主要几种的植物名称是斜叶黄檀(Dabergiapinnata)、两粤黄檀(Dabergiabanthami)及藤黄檀(Dabergiahaicei)红果黄檀(Dabergiatsoi)等,这些植物均呈现长茎细叶、花白子黑、重重有皮等特征,基本符合嵇含所说的紫藤特征,所以我们认为嵇含所说的紫藤应该是豆科黄檀属藤本植物。

至于鸡骨香则比较简明,状似鸡骨,故得名。鸡骨香,沉香也使用。

海南降真香

原文:《仙传》曰∶拌和诸香,烧烟直上,感引鹤降。醮星辰,烧此香为第一,度箓功力极验,降真之名以此。

此处的醮星辰,指道教的设坛祈祷、消灾解厄之法。夜中,於星辰之下,焚降真香,陈设酒脯饼饵币物,历祀天皇太一,祀五星列宿,为书如上章之仪以奏之,名之为醮。

度箓,道教语,意思是接受秘箓。道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

焚降真香,能感引鹤降,预示着天上的神仙真人降临,所以取名降真香。

醮星辰和度箓这种涉及道教最神秘仪式中的天人沟通,道教相信其媒介就是降真香,焚烧降真香,神仙真人就会骑鹤而至,度箓就能顺利完成,屡试不爽,非常灵验。降真香有了这个通灵通神的特性,必然就成了道教极度神秘的圣物。

原文:时珍曰∶俗呼舶上来者为番降,亦名鸡骨,与沉香同名。

我国从古到今都以泱泱大国自居,把周边一些小国,称为番国。当然,也会把这些番国出产的降真香称为番降,后文会有番降详解。

原文:慎微曰∶降真香出黔南。

曰∶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国。其香似苏方木,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入药以番降紫而润者为良。

原文中慎微指唐慎微,南宋药学家,著有《证类本草》一书,此处的南海泛指中国南部及南亚地区。这段话有三处需要解读,一是大秦国是产地的说法,大秦国是指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并不产降真香,说它是产地是个意会错误。可能是罗马商人来中国,路过中东或南亚地区,先用本国的东西交换南亚各国的降真香,再把降真香带到中国换取中国的东西,以致于中国人认为大秦国是降真香产地。据记载,唐慎微是个很慎微的人,做学问非常严谨。但尽管如此,受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追根究底,搞得非常清楚。

二是“其香似苏方木”这句,苏方木是很古老的一味药材,但经现代药学考证,并不是香料,其木也没有香味。所以说降真香的香味似苏方木,这个解释不通。“其香似苏方木”这句,几十年后,在卢之颐著的《本草乘雅半偈》中变成了“似苏方木”,卢去掉了纲目记载的“其香”二字。卢之颐发现了什么才会去掉这两个字呢?我个人理解,卢之颐发现,苏方木只是一味古老而广为人们所熟知的中药,不是香木,没有香味。去掉其香二字后,似乎成了一种植物形状特征的描述,这点在我们的实践中也得以证实,即苏方木和斜叶黄檀、藤黄檀、红果黄檀等植物远观是非常接近的。估计是卢之颐做过实地考察,比李时珍更准确地描述了这个问题。卢是明末的,写书比李时珍晚几十年,除了改动这个“其香”二字以外,其余未做改动。可见,其香二字应该是值得商榷的。

三是指出降真香的特性是烧之初不甚香,得诸香和之则特美。入药以番降紫而润者为良。显然降真香是香,也是药,单独焚烧不是很香,用于和香则诸香皆美。

海南小叶降真香魏希望摄

原文:时珍曰∶今广东、广西、云南、汉中、施州、永顺、保靖,及占城、安南、暹罗、渤泥、琉球诸地皆有之。

占城:古国名,地理位置在今越南中南部。

安南:越南旧称。清代嘉庆年间始改称越南。

暹罗:泰国古称。

渤泥:今文莱达鲁萨兰苏丹国。

琉球:古国名,现指日本冲绳县(主权有争议)。

真腊:中南半岛古国,在今柬埔寨境内。

可见降真香产地不仅有我国南部地区,南亚诸国也产。

原文:朱辅《溪蛮丛笑》云;鸡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处所出者,似是而非,劲瘦不甚香。

《溪蛮丛笑》,宋朱辅撰。溪蛮者,即《后汉书》所谓五溪蛮。章怀太子注,称武陵有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

海南在这里是指中国南部沿海及南亚各国。

这段话李时珍在引用时,错误地改动了一个字:鸡骨香即降真,本出海南(朱辅《溪蛮丛笑》原文)

鸡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李时珍《本草纲目》引用句)

李时珍引用时,把降真写成降香,一字之差,影响可真不小,以致于从此,降真香和降香被人理解成同一个东西,这是降香和降真香混淆的起点。此前,降香虽有记载,只有药名,没有内容。

这从李时珍的话中可以明显看出,时珍曰∶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著其功用。”其实,遍翻唐慎微的《证类本草》,找不到降香词条,只有降真香。可见,李时珍误以为唐慎微说的降真香就是降香。就这样,从李时珍开始,降真香就成了降香,降香也就是降真香,直到现在的中药药典仍是降香即降真香之简称这样的记载。这也许是李时珍的无心之过,但是根据现代人们的用药实践和各种检测比较,降香和降真香宜做两种东西区别对待,尽管药用时某些程度可以互为替代。

溪峒僻处:指中国南部苗族、壮族、侗族居住的山区。

溪峒僻处的降真香(广降)和南亚的降真香(番降)是明显不同的。国内的应该是闻着清淡而不太香,而番降不同。目前,据我们收集的番降看,焚烧起来味道确实清冽而气急,虽然香味不一定很愉悦,但着实很浓郁。

海南降真香

原文:周达观《真腊记》云∶降香生丛林中,番人颇费砍斫之功,乃树心也。其外白皮,浓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气劲而远。

真腊:中南半岛古国,在今柬埔寨境内。

元灭南宋后,曾伐占城和安南,并入侵真腊,即今之柬埔寨,但因受地理及气候所阻,并未成功。因此,元廷改用威迫方法。元德元年,元成宗遣使说服真腊及邻近小国自动归附,周达观便是使节团团员。元德2年7月抵真腊国都安哥。他们在安哥逗留约一年。他回国后就编写了《真腊风土记》,详细记载当地都城王室与风土人情、行程及所取途径,甚有地理学之纪录价值。周达观为宋末元初人,经历过宋朝的用香高峰期,当时的降真香价廉而普及,周应该是熟知降真香这种香料的。他去了柬埔寨,看到了砍伐香料的场面,将番降和它的植物形态对上号,实际上是完成了番降的认种工作,并做了记载,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那么他看到的是什么呢?乃树心也(香格)!外面是很厚的白皮。我个人觉得,他看到的应该是印度黄檀。这个论断有证据吗?有的,在泉州湾出水的宋代沉船,出水了大量的香料,经检测,是印度黄檀的芯材,历史在这里做了相互验证。可以说整个宋代一朝,广泛使用的番降极可能就是印度黄檀的芯材。

缅甸降真香

原文:嵇含《草木状》云∶紫藤香,长茎细叶,根极坚实,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茎截置烟炱中,经久成紫香,可降神。

按∶嵇氏所说,与前说稍异,岂即朱氏所谓似是而非者乎?抑中国者与番降不同乎?

周达观描述的是树心香,嵇氏所说,前文已有考证,他明确说的是藤结香,李时珍疑惑了,难道朱辅说的溪峒僻处出的似是而非者就是嵇氏所说的东西吗?是不是中国的降真香和番降不同?可见李时珍看到的降真香也不止一种,所以发出了上述的疑问。

原文:辛,温,无毒。

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李)。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时珍)。

天行时气是指瘟疫流行,古代人最怕的就是流行病,那种状况过于惨烈。人们想尽各种办法预防,能使自己免于伤害。经过实践,人们发现,在居所焚烧降真香就能够有效预防瘟疫,此法最早记载是唐代。那时候外国人,特别是大秦国和阿拉伯人来中国比较多,他们带来的降真香被视为珍宝和救命之物,用于进贡朝廷或者极好的朋友之间的馈赠,非常珍贵。感觉居所不顺或者长时间无人居住的时候,也会焚烧使用。官员或者大户人家会把降真香做成佩件或饰物,戴在幼儿身上,用于护佑身体,防止疾病或者淫邪之气浸入。李时珍是非常推荐降真香这种用法的。几十年后,卢之颐在《本草乘雅半偈》降真香词条中,对降真香能够预防流行病则更加推崇,他很有感情地说道:“降真者,新致陈推。盖真者,仙变通乎天,提擎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命曰真神。故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辟邪恶气”。在医理上对降真香给予了高度的概括。并且谈到佩戴,他用了更为热情的言辞:“颐(作者自称)更推广之,不但系小子妇人吉,犹可系丈人之失与亡。阴者,藏精而起亟也,卫外而为固者也”。降真香俨然成了护身符!从此后,降真香逐渐在明末及清一代,成为了皇室和权贵们的专宠,降真香也就逐渐变得神秘高贵了。朝廷也只有在国内重大祭祀活动(比如黄帝陵及孔庙祭祀)中才有少量恩赐,彰显降真香之尊贵!也正因为如此,民间传承和使用降真香的越来越少,以致于降真香实物和文化同时出现了几百年的断层。清一代,个别名医世家偶有从皇宫得之,也会秘藏不露,视为传家之宝。

原文:《名医录》云︰周崇被海寇刃伤,血出不止,筋如断,骨如折,用花蕊石散不效。军士李高用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结痂如铁,遂愈,且无瘢痕。叩其方,则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尔。云即降之最佳者,曾救万人。罗天益《卫生宝鉴》

此处的紫藤香就是指降真香,古代是冷兵器作战,受伤后不及时止血就有生命危险,降真香能快速止血,结痂,所以“曾救万人”。结痂愈合后没有瘢痕这点,在现代美容,也有很强的实用性。

总结

如果用现代的语言,降真香有两层含义,一是降真香的植物母体为豆科黄檀属藤本植物。二是损伤结香。目前比较明确的植物是斜叶黄檀、两粤黄檀、藤黄檀及红果黄檀等。即豆科黄檀属藤本植物受伤所结之香都可以归入降真香的范畴。产地是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各国。(海南省降真香协会《降真香》杂志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xzqh/1358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