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小镇——“居銮”的喝茶文化
姓名:孙晓茜SoongXiaoQian
授课教师:王平
“喝茶”——居銮人的社交活动
居銮(马来语:Kluang),又称“蝙蝠城”,位于柔佛州的心脏中心。居銮是座山城,其座落在南峇山脚下(马来语:GunungLambak),市中心有一条明吉摩河(马来语:SungaiMengkibol),故有“南山銮水”之美称。有人说,若要了解当地人,首先你得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而若要说到居銮的饮食文化,则不得不提到当地人的“喝茶文化”。居銮人所说的“喝茶”,泛指将茶、咖啡等任何非酒精饮品,搭配着糕点送入口中,与此同时将是非八卦送出口中的整个过程。这里所说的“喝茶”不仅仅指一个进食过程,更是居銮人重要的社交活动。所以当一个居銮人邀你一同“喝茶”,却点了一杯咖啡时,你也无需感到讶异。
何谓“Kopitiam”
实际上,“喝茶文化”遍布全马,这主要是受到当年英国统治者喝下午茶的习惯影响。英殖民时期,下南洋讨生活的海南先辈,多在英籍或是富有的峇峇娘惹家庭当厨师或帮佣,负责三餐煮食等家务。故此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洋人如何吃早餐、喝下午茶等生活起居,而这些西洋文化饮食习惯边从海南先辈手中被带进平民生活中。一旦有机会自力更生,这一批海南先辈便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经营起咖啡店,将西式的饮食料理南洋化。这便是南洋一带的“kopitiam”(马来语与福建话的混合词,即“咖啡店”,特指传统咖啡店)之起源。
“Kopitiam”文化
既然提到喝茶文化,就不得不提传统咖啡店里的“茶水系统”。“Teh”一词是马来语中的“茶”之意,但是在传统咖啡店里的“teh”不再单指“茶”而已。当传统咖啡店里的跑堂问道:“要喝什么茶?”,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一整套的传统咖啡店点茶术语,每一个术语代表一种茶或非茶类饮品的调制法,通常以马来语及福建语夹杂在一起说。正如前面提到的,居銮人称“喝茶”却点了一杯咖啡也是合情合理的。以下将举例一部分传统咖啡店里饮品的叫法与其配方:
Teh
茶+炼乳+白糖
TehPeng
Teh+冰块
TehKosong
茶,免白糖,免炼乳
TehO
茶+白糖,免炼乳
TehC
茶+淡奶+白糖
Kopi
咖啡+炼乳+白糖
KopiPeng
Kopi+冰块
KopiO
咖啡+白糖,免炼乳
KopiOKosong
纯咖啡,不加任何白糖、炼乳或淡奶。
Cham
咖啡+奶(单选炼乳或淡奶,或二者皆用)+白糖
“Teh”系统的茶喝的是何种茶?答案只有一种,那就是红茶。实际上,除了由华人经营的传统咖啡店之外,在马来西亚的任何一个角落,不分民族不分阶层,只要说起“Teh”,大家都会马上联想到红茶。在马来西亚,“茶”即红茶这一种观念,是受前殖民统治者——英国人的影响。此外,“Teh”系统中的咖啡也与西式咖啡店里贩卖的咖啡有所差异,我们称它为海南咖啡或南洋咖啡。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于,西式咖啡所使用的原料是经过烘焙的咖啡豆,而南洋咖啡的原料需加入适量植物油和白糖翻炒至黑色,这使得咖啡豆带上了一股馥郁香浓的焦糖味。
除了红茶和咖啡之外,传统咖啡店中贩卖的全部饮品包括薏米水、豆奶、美禄等饮品,自动进入“teh”系统,成为一股所谓传统咖啡店的“kopitiam文化”。或烤或蒸的面包被抹上加央和牛油,撒上胡椒粉和酱青的生熟蛋,再搭配一杯香醇的传统南洋咖啡或奶茶,堪称“kopitiam”的黄金早餐组合。在电视还不普及的年代,这些传统咖啡店成为平民大众聚会交际、边吃早餐边互通资讯的消闲场所。这便是“喝茶文化”的起源。
图1:传统南洋早餐
图片取自中国报新闻网[年5月25日]
居銮“喝茶文化”盛行的原因
虽然大马各地皆有“喝茶”的文化,但我想居銮人爱喝茶的程度极有可能是全马之冠,“早上一杯,早午餐一杯,午餐一杯,下午茶一杯,宵夜一杯”的大有人在。正是有这些茶客们的捧场,使得小小的居銮挤满了近间的“kopitiam”。居銮人爱喝茶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在我离开居銮,远赴雪州求学后,有一日到当地同学家做客,同学的母亲热情地询问我来自哪里,我先回答道:“居銮。”同学的母亲一脸疑惑,似是想不起大马地图上何时有“居銮”这一地名。而当我再次补充道:“那个有火车站咖啡店(KluangRailCoffee)的地方”,对方这才想起了自己曾到过居銮,并向我称赞说居銮的咖啡比别处香。如此看来,“居銮咖啡”比起“居銮”更让人来的印象深刻。
图2:火车站咖啡店(KluangRailCoffee)
位于居銮火车站里,是一间拥有82年历史的老字号古早味咖啡店。
记[年5月25日]
居銮为什么如此盛行“喝茶文化”,我想这与居銮的地理环境以及居銮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居銮有着务农社会的背景。在50年代,居銮县内的巴洛(Paloh)以及占美(Chamek)新兴起了咖啡种植业。到了60年代,巴洛、占美两地已是全国重要的咖啡产区,研磨咖啡粉厂随而诞生。据悉,居銮目前有六间研磨咖啡粉厂,各有独立的品牌包装。其中较为广为人知的,包括了居銮火车站咖啡粉以及享有“苏丹咖啡”之美誉的居銮电视机牌咖啡粉。在种种因素的推波助澜下,这便养就了一大群喝茶啖咖啡的消费者。此外,与吉隆坡、新山等大城市相比,这一座小山城的生活节奏显然要缓慢许多。因此居銮人有更多的时间,悠闲地坐在咖啡店里点,与三五好友高谈阔论,再时不时地抿一口香醇的咖啡。相较于时下流行的连锁奶茶店,菜单上随便一杯奶茶就要价高至十几二十元,到咖啡店“喝茶”这种明显更为经济且又能打发时间的活动,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居銮人的“全民运动”。挑起居銮“喝茶文化”重担的各个传统咖啡店更是全天候供应着各类茶点。娘惹糕、马来糕、客家茶粿等齐番上阵。有些传统咖啡店里甚至可能会有超过30种茶点,直叫舌蕾顾此失彼。
出生在这一个喝茶文化气息浓厚的居銮小镇,并在茶香咖啡香的熏染中长大,我如同家中其他长辈一样难改喝茶啖咖啡的习惯,一日不闻咖啡香便浑身不得劲。在宿舍自习时,我必定在笔记本旁摆上一杯咖啡或奶茶,否者便觉得没有复习的动力。学校假期结束,准备搭巴士启程返回雪州前,我也必定会和妈妈到传统咖啡店享用早餐。早点吃完后,便就着咖啡或茶,和妈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叮咛着彼此要照顾好自己。在行动管制期间,群众不被允许在店内堂食,“茶瘾”发作的我们索性买了一大罐的炼奶和茶叶,在家自行冲泡奶茶解瘾。我想居銮人真正享受的或许并不是咖啡或茶,而是享受着和他人在茶香咖啡香中,一起高谈阔论、无所不谈的畅快感。我曾经听人说过一句话,觉得此话用来形容居銮人太适合不过:“这座城,和城里的每个人,早已和咖啡结下不解之缘。”
编注:本文为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本科饮食人类学课程作业之一;作者为该课程的学生。诚恳希望大家对发文提出批评和指正,小夏希望通过本科学生文章的发布,抛砖引玉,以促进本学科本科学生的写作水平
期数:年第33期
总期数:第期
小夏主编:王平
小夏编辑:马航婕
特此说明:
整理过程中难免有所疏漏,欢迎读者指正。
本平台推荐文章或著作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原发单位、原发表期刊、出版社及原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rdmz/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