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为何回归正常如此艰难澎湃在线


                            

Ambrosino利维坦

PLAINMagazine

利维坦按:

常听人说起,他们很怀念上世纪80年代的整体社会氛围:人人都在谈论萨特,朦胧诗盛行,邓丽君、霹雳舞、地摊儿文学……但这种怀旧禁不住仔细的推敲。实际上,如果套用今天文章的主题,那个年代恰恰是一个不怎么正常的年代:官倒,物价飞涨,出国潮,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处在一种激烈的动荡和转折过程中。这种怀旧其实往往是一种对于当下缺失安全感的代偿。

所以,“正常”与“非正常”其实是充满变量的:黑人现在当然可以和白人同校,但这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是不可想像的(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同性恋者在美国等很多国家已被视为正常,但如果他们处在伊朗、也门或者苏丹,其行为非但不是正常的,而且是违法的。

此刻我正穿着睡衣,坐在家里写这篇文章。近期我需要遵循居家令,也就是说,除了购物或医疗需要等特定情况,不得离开家半步。这还意味着我不需要遵守办公室着装要求。一个多月来,除了丈夫以及邻居之外,我没有和任何人有过实际接触。我通过视频聊天和父母通话,通过FacebookMessenger和其他家人聊天。朋友们时不时在社交媒体上更新自己的状态,因此我能知晓他们的最近生活。我大部分购物都通过网购实现,每天只有一小部分时间待在户外。

这多么不正常啊!即便在新冠病毒爆发之前,我也经常在家写作,用各种软件联系家人朋友,上网购物。居家令也许以前没有过,但我不能假装社交隔离是一件从未有过的事情。近年来,科技和社交媒体已经将我们彼此分隔开了。

当然,我是幸运的那一方。如今,地方经济步履蹒跚,医疗系统应对不暇,人们不断地意外失去亲密的人,遗憾自己没能在最后的时候伴其左右。

这使得许多人开始思考“常态”:什么时候才能“回归正常”,而“新的常态”又会是什么样?一篇名为《我们所知道的生活》(LifeAsWeKnowIt)的文章讨论了新冠肺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文章中写道:“我们总是忍不住去想什么时候一切才可以回归正常,但事实上,世界回不去了——至少不是原本的那个正常。但是我们会到达一个新常态,即便这样一个美丽新世界在根本上会有所不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rdmz/140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