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全长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有两个源头,一是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一是发源于中非维多利亚湖的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会合,形成了巨大的尼罗河,一路向北流去,在埃及北部汇入地中海。在洪水期,尼罗河水量中青尼罗河占68%,在枯水期,尼罗河水量中青尼罗河下降为17%,因此青尼罗河对于尼罗河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除了传染病,水资源缺乏仍旧是非洲大陆上最难以解决的问题。受制于全球气候、地处赤道附近以及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有“东非水塔”之称和青尼罗河的发源地的埃塞俄比亚长期面临缺水苦境。一份数据显示埃塞俄比亚邻国肯尼亚有四分之一人口没有干净水源饮用,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复兴大坝
为了改变国家缺水的状况,年,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破土动工,复兴大坝位于尼罗河两大源流之一的青尼罗河上,靠近埃塞俄比亚与苏丹边界,年7月完成第一阶段蓄水,年7月开始第二阶段蓄水。
与半个世纪前埃及所做的如出一辙,这一雄心勃勃的大坝计划同样旨在开发更多水资源,用于这个拥有1.1亿人口国家的农业。作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埃塞用48亿美金的巨额投资,修建了这个发电能力兆瓦的大坝。修建所需的资金全部由埃塞俄比亚承担,没有任何外部来源的贷款。
修成投入使用后,复兴大坝将成为非洲第一大水电站,以一己之力将埃塞的发电量提高四倍,不但够本国使用,还能出口周边国家此外,从而带动其他前景行业发展。对于埃塞俄比亚人来说,复兴大坝的意义更为深远,这是他们走向复兴的标志。这个大坝已经同古人类露西、贡德尔古堡、拉里贝拉岩石教堂一起,成为埃塞俄比亚的新“四大骄傲”。
水源争端:
历史上,埃塞俄比亚与埃及之间长期因宗教和尼罗河供应等问题处于矛盾状态。尼罗河是埃及这个缺水国家的主要水源。埃及政府极力反对大坝的修建,因为复兴大坝的蓄水和运营会让自己损失很大一部分原本享有的尼罗河水份额。
埃塞俄比亚挑选的修建时机非常合适,趁着埃及陷于阿拉伯之春的动荡之中,先下手为强,等埃及从内乱中缓过来,都已经开工一年多了,生米煮成熟饭。然后在埃及政府一轮一轮的谴责声中,大坝的修建进度一直在稳步推进。据埃塞俄比亚官方媒体报道,这个大型项目目前已完成85%,大坝的第三轮蓄水工作已经完成,第一台和第二台机组已经开始发电。
背后博弈:
长期以来埃及一直反对和阻挠上游国家以包括修建大坝等方式利用尼罗河水资源,从殖民地时期就开始就这样,总之就是尼罗河必须仍然是一条自然流淌的河流为我所用。而在很长时间内埃及毫不保留的利用着尼罗河的一切,包括广泛的引河水灌溉等,还在年建设了阿斯旺大坝。
在年,埃及与苏丹不顾上游国家尤其是埃塞的强烈反对,达成了一项所谓的《全面利用尼罗河水协议》,允许苏丹利用亿立方米尼罗河年径流量的亿立方米,其他的归自己,完全排除其他上游国家利用尼罗河的权利。
埃及反击:
去年7月15日,在开罗一座体育场发表演讲时,塞西对危害埃及水资源安全的企图发出警告称:“埃及有自己的政治工具,也有自己的军事和经济手段,来保障自己的权利,实现自己的意志。埃及的国家安全是一条红线。”
复兴大坝问题因外部势力的渗入愈加错综复杂。在埃及的推动下,俄罗斯、塞内加尔、美国等流域外国家以及阿盟、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都对复兴大坝问题格外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yjd/1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