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面积为.49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领土横跨亚欧两洲,以乌拉尔河为洲界。国境线总长度超过1.05万千米。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在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与俄罗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接壤,并与伊朗、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九位。
17世纪中亚新兴起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漠西蒙古建立的准噶尔汗国。在准噶尔汗国的侵略下,小玉兹于年9月派遣使团请求俄国接受加入俄国;年12月中玉兹也加入俄国,而大玉兹则被准噶尔汗国并吞。但准噶尔汗国于年亡于更强大的清帝国,于是大玉兹、中玉兹成为清帝国的藩属,因准噶尔在长期与清朝的战争中,人口锐减,加上疾病的爆发,准噶尔在今天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消失,哈萨克人因沙俄对中亚的侵略逐步向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水草丰盛、人烟稀少的清帝国版图迁徙。
19世纪清帝国于鸦片战争后国势衰微,于是俄国趁机于年强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清帝国土地,至此今天的哈萨克斯坦的大部都归俄国所有。年12月13日因俄国革命,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大部分土地成为脱离俄国统治暂时独立的阿拉什自治共和国的一部分。
年8月26日,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属俄罗斯联邦。年4月19日,中亚各国按民族划界,改称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
年定名为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
年10月25日,发表主权宣言。
年12月10日,改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同年12月21日加入独联体
哈萨克人是传统的游牧民族,终年住在可移动的哈萨克毡房,其构造是可拆卸的木架,上面覆盖毛毯。哈萨克人按季节移居为其牲口(包括马、绵羊、山羊、牛、和少数骆驼)寻找牧场。日常食品主要是乳制品辅以羊肉。发酵後的马奶(koumiss,马奶酒)和马肉极为珍贵,但通常只有富人才享用得起。毛毯紧贴在蓬架上,使帐篷内外舒适整洁,并且可用来做斗蓬。皮革用来做衣服、容器和皮鞭,马毛可编绳而牛羊角可做勺子和其他用具。
一早起床检查胎压,前一天刚打气胎压2.5,早上一测左后轮已经只有2.0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轮胎又漏气了,正好旅馆楼下有一个修车胎的铺子
一把轮胎卸下来就发现这个眼上轮胎在漏气
把轮胎拆下来,发现竟然被扎了那么长一根钉子
这个胎之前在圣彼得堡也补过,没想到补的地方又漏了,之前补胎的时候那个修理人员竟然没把轮胎上的钉子取下来
把钉子和填充物取出,轮胎上留下一个那么大的窟窿,补这个窟窿花了我们人民币
我们的过境签只有5天时间,我们原计划是不去首都阿斯塔纳,不过在路上的时候听说阿斯塔纳正在开世博会还挺有意思,于是就在路上改变了方向,行驶向首都阿拉木图
一路都在修路,路况很差,哈萨克斯坦的基础设施还是很差
就算不限速也只能开到80码,不是修路就是坑坑洼洼,就像是荒废了十几年没人养护的路
作为一条通向首都的路路况竟然如此的差
沿途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较干燥,有的土地处于半荒漠化状态,确实哈萨克深斯坦居亚欧大陆内部,海洋的水汽难以到达这里
一路修路修路修路
在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被撞烂了,要不就是不维修要不就是贴点透明胶继续行驶的汽车,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开就行
快要到首都阿斯塔那的时候,路况终于变得好了一点,单车道变成双车道,但是经常又因半边修路而变成单车道
到了阿斯塔纳外环的检查站,缓慢行驶而过,车灯也保持打开,也没违章,但是没想到还是被警察看拦下,跟着经常进入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都是哈萨克人,就我一个中国人,他们都挺好奇地看着我,警察先是问了来这的目的,我用翻译软件告诉了他我们在环亚洲旅行,路过阿斯塔纳打算进去看一看世博会
警察还挺风趣,看到我手机是新款的还说要和我换,说说笑笑,问我为啥不洗车...我说了一直在旅行没时间洗车...
他于是告诉我前方一公里有水槽可以洗车,让我们去洗车,说车子太脏会影响阿拉木图的城市形象..
和警察告别我们就沿路找洗车铺,看到一家加油站里有就拐了进去,价格比俄罗斯便宜多了,在俄罗斯里外全洗要一百多人民币,而这里只要40
行驶了一万五千公里,30天,车身上都是被撞死的俄罗斯蚊子的尸体(在俄罗斯蚊子非常多,一天会撞死成千上万只,车窗刚擦没多久就被撞死的蚊子或昆虫身上的液体弄脏),还有各种北冰洋贝加尔湖的灰尘
洗车铺里就一个大叔在工作,很卖力认真的弄了好几十分钟,每个角落几乎都认真擦拭吸尘
洗完后一进入车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车焕然一新,犹如整了容
反光
干净到要确认车窗关没关需要手摸的地步
我们继续进城,阿斯塔纳城区在夕阳的背景下散发金光
一不小心又被天空给美到
我们虽然起不来看日出,但是可以看日落哈哈哈
飞机从头顶划过
日落大道
鸟群从天空略过
找好住宿我们就开始好好逛逛阿斯塔纳城区
阿斯塔纳(哈萨克语:Астана)阿克莫拉,年取代阿拉木图成为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新首都,也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金融中心
在这个仅仅万人的国家因为发现了数十亿桶存量的石油和天然气,钱不是事儿。年,新首都在这里拔地而起的时候,很少有人愿意从更舒服的群山环抱的老首都阿拉木图到这里来。但是阿拉木图太小巧,以至于无法承担年的冬季奥运会,哈萨克斯坦是体育大国,而地震则是另一个隐忧,毕竟在地震带上的首都无法长期发展。同时过于接近边境也使之缺乏军事和文化上的安全感。
哈萨克苏丹清真寺——中亚最大清真寺华丽庄严,具有传统伊斯兰的建筑风格。这里对世界上任何宗教开放,只是进门的时候需要安检和脱鞋,女性要使用寺院的长袍遮盖身体和头发。在清真寺中有阿訇的宣礼和讲经服务,也可以在寺内的大地毯上读书静默。独立宫前哈萨克河纪念碑,伫立着巴特斯英雄和纳扎尔巴耶夫像。继续往前是中亚最大的阿斯塔纳国家博物馆,外表建筑像是一堆岩石碎块。展品不多,但可以看到哈萨克斯坦的历史文化遗产。
参观完清真寺,我们就来到旁边的自助餐厅,打算品藏哈萨克的特色食物,马肉,据说马肉以前在哈萨克只有贵族才能吃得起,试吃了两口,发现马肉的密度要比牛羊肉要打,更韧更有较劲
吃完饭继续开车游览阿斯塔纳
这个亮瞎眼的建筑就是那个“大帐篷”,这是著名设计师诺曼福斯特的作品,这个12.7万平米的巨大购物中心毫无疑问地夺走了“世界最大帐篷”的称号。为了使建筑在寒冷的冬天不结冰,建筑内部使用了特殊的化学内衬来保证屋顶的微循环。要是想体验热带生活,没问题,从马尔代夫进口的沙子铺成的人造沙滩在35摄氏度恒温下让你忘却严冬。
这个城市到处都是新的,新的首都新的城市
23点,大帐篷前的广场依旧人头攒动,不过大帐篷里的商业中心已经关门
沿着大帐篷正对的长轴广场漫步
这些是象征着一个个国家的圆球,被小人们抱着
一直在寻找属于中国的球
中国的球在最前方,做成了一个灯笼模样,配色依旧是中国红
创意与现代化是这里装饰的主题
披着头巾的哈萨克族人
远处的中国顶建筑
生命之树
街边弹唱的年轻人
从地面探出头的巨人
环保理念
歌剧院,这是一栋古希腊式建筑
阿斯塔那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从各种城市细节上可以看到哈萨克斯坦以及阿斯塔纳对于举办好这场盛会的努力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8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