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走进ldquo一带一路rdquo


(全文大约字,需要阅读10分钟)

有这样一个国家,位于中东地区,与中国建国仅有20多年,提起它,我们似乎对它是一片完全未知,但是深入了解这个国家就会发现,它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单调乏味。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就是在这里提出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哈萨克斯坦,对这个神秘而内涵丰富的国家一探它的真实风貌。

一、自然环境

1.区域位置: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占地面积.49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领土横跨亚欧两洲,以乌拉尔河为洲界。国境线总长度超过1.05万千米。

2.地形地貌:境内多为平原和低地。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和西南部地势最低。东部和东南部是有着崇山峻岭和山间盆地的山地,这里矗立着阿尔泰山、准噶尔阿拉套山、外伊犁阿拉套山、天山等。

3.气候水文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19℃至-4℃,7月平均气温19℃至26℃。境内共有大小河流8.5万多条,国内湖泊众多,多达4.8万多个,拥有冰川约余座,主要的水体包括巴尔喀什湖等。境内的河流多数为内流河,主要有乌拉尔河等。

二、国家象征

1.哈萨克斯坦人口有.57万(截至年1月),努尔苏丹为国家首都,全国设14个州、3个直辖市(首都努尔苏丹、原首都阿拉木图、奇姆肯特)。

2.国家象征:(1)国名,哈萨克一词在斯拉夫语中的解释是“逃亡者”“脱离者”,为古突厥的一个直系分支民族。并逐步形成了哈萨克族。古代哈萨克人泛指今中亚一代的古代游牧部落,如乌孙,月氏等等,而这些古代游牧部落正是现代哈萨克人的祖先。(2)国旗,呈长方形,旗地为浅蓝色,旗面中间是一轮金色的太阳,太阳放射出32道光芒,其下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靠旗杆一侧有一垂直竖条,为哈萨克传统的金色花纹图案。浅蓝色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代表天空,也象征康乐、和平、宁静;哈萨克斯坦于年12月独立后采用此国旗,年6月4日启用。

(3)国徽,为圆形,以蓝、金为主色。国徽突出表现哈萨克人传统的金色毛毡圆顶帐篷、饰带凌空飞扬的骏马,象征游牧生活;底部饰带上是哈萨克文国名“哈萨克斯坦”。

(4)国歌为《我的哈萨克》,郁金香是国花,金雕为国鸟它象征着哈萨克民族的自由和豪放。

三、政治、经济、文化

1、政治

哈萨克斯坦政局稳定,主要有3个政党:“祖国之光”党、哈萨克斯坦共产人民党、“光明道路”民主党;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哈萨克斯坦国家法律体系及立法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和基础;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由上下两院组成,其中上院又称“参议院”,下院又称“马日利斯”,上院47个席位,下院个席位。上院任期6年,每3年改选一半议员,下院任期5年;

政府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行政权,其活动对总统负责。司法上,有共和国最高司法委员会、司法鉴定委员会、宪法委员会、最高法院和各级地方法院,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

2.经济

哈萨克位处之中亚,蕴藏了大量的天然资源,因此哈萨克的经济是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为主。其自然资源丰富,目前整个哈萨克已探明总的石油储量为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8万亿立方米,锰4亿吨。工业上,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天然气、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实施经济改革,分阶段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农业上,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万公顷,每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约万~万公顷,粮食产量万吨左右。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粮食主产区在北部的科斯塔奈州、北哈萨克斯坦州和阿克莫拉州。南方地区可种植水稻、棉花、烟草、葡萄和水果等;外贸上,进口对象国前三位分别是:俄罗斯、中国和乌克兰。

3.文化

哈萨克斯坦人体强悍,生就勇猛爱锻炼;骑马和摔跤,酷爱兴趣颇广泛;格外喜欢猫头鹰,视为坚定和勇敢;烹调羊头当珍品,多为宾朋备佳宴;文明礼貌有传统,左手服务最讨厌。哈萨克语为国语,官方语言为哈萨克语和俄语,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每年的1月1日为新年。

礼仪上,交际应酬商务活动和对外交往中,哈萨克人大都穿着西装或者套裙,在民间传统节庆活动里,哈萨克人则往往穿民族服装。哈萨克人最喜爱绿色,认为绿色象征着积极向上,给人们带来吉祥与幸福。哈萨克人不喜欢的黑色,黑色被认为丧葬活动。

饮食上,哈萨克人的传统食品是羊肉、羊奶及其制品,最流行的菜肴是手抓羊肉。哈萨克语把手抓羊肉叫“别什巴尔马克”,意思是“五指”,即用手来抓着吃。在哈萨克斯坦作客时,客人见到主人,要先问:“牲畜平安?”,然后再问:“全家安好?”。他们有“以右为上左为贱”的民族传统观念。主客相见,男女要分开坐,最主要的客人坐左首,按地位或辈份依次而坐。主人在最右首。如果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主人一定要宰羊招待。

  哈萨克是很讲礼仪和面子的民族,主人在宰羊之前,先要把羊牵给客人看并客气地说些:“羊虽然不太肥,略表心意,敬请赏光”等客气话。在宴席上吃羊肉有一定规矩。主人与客人要先吃羊肝夹羊尾巴油,再吃羊肉。羊头被视为最好的部分,一般劈为两半,放在盘子的最上面,用来招待最高贵的客人。接下去是吃不带骨的羊肉,最后吃带骨的羊肉和羊肉汤。在吃羊肉的过程中,客人要从盘中取些肉请主妇吃,以示尊敬和感谢,否则就被认为是失礼。吃完之后,主人要客气地说:“菜不多,吃得不好,请原谅”等一类的话。客人要举起双手,从两颊往下摸,直到胸前为止,并说:“愿真主保佑饮食丰盛”。

四、社会与外交

教育上,居民从小就开始教导小孩尊重和尊敬长者,同时父母必须以极大的尊重和爱心对待小孩。哈萨克斯坦教育基础较好,原苏联和哈萨克斯坦独立初期实行免费教育,到年基本消除了文盲。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向,现在大多数国立学校已开始收费,除中小学义务教育外,国立高校采取奖学金制和收费制两种方式。目前有职业技术学校所,在校学生61万人,教职人员3.9万,哈各类高等教育院校所,其中国家级大学9所,国立大学32所,国有参股大学14所,私立大学75所。较著名的大学有: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年更名为哈萨克斯坦民族大学,学生1.23万人),哈萨克斯坦工学院(学生1.32万人),哈萨克斯坦农学院(学生0.96万人),哈萨克斯坦师范学院(学生0.77万人)。

哈萨克斯坦奉行以巩固独立和主权为中心的务实、平衡的外交政策;同中国外交上,年1月3日,外经贸部部长李岚清、外交部副部长田曾佩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双方签署了两国建交公报。两国关系良好,高层互访频繁。据中国海关统计,年中哈双边贸易额为.8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中方向哈方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15%;进口总额为.8亿美元,同比下降4.7%。中国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后,哈萨克斯坦年出台“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与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高效融合。年9月11日,中国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决定,双方将本着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发展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五、旅游

1.阿斯塔纳

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北部的半沙漠草原,为哈萨克斯坦的自治市,由年起是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也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城市,仅次于阿拉木图。该城市被称为“欧亚大陆的心脏”,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都之一,也是中亚最现代化的城市。

阿斯塔纳四季气候宜人,生态环境良好,美丽的耶希耳河穿城而过,是一座迅速发展的首都城市,备受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87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