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正规医院 http://m.39.net/pf/a_8714477.html在东立国际小区,“封城”近两个月,出入登记信息才写满了一个2厘米厚的本子,最近一周,已经快写满了约0.5厘米厚的一本。一位中年女性拎起两盘一捆60枚的鸡蛋看了看,选了20枚的小包装。春节前后有市民抢购囤货,鸡蛋一买都是90枚三盘一捆。3月24日,武汉西高速收费站进城通道排起了久违的长队,当日该卡点的返程车辆达三千多辆,主要是返城务工人员和自驾回城市民。武汉全市共有八千多辆公交车,已储备一千多辆随时投入使用,整个公交集团三万多名职工,预备的名司机已是人手充沛,但缺少安全员。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责任编辑何海宁在“封城”期的武汉,站在空荡荡的火车站里需要点勇气,列车驶过轨道的“哐哐”撞击,仿佛能砸穿心底。年3月25日清晨5:30,一名乘坐T次列车从广西返汉的女性,抵达武昌火车站,随后成了这座城市重启公交的第一位乘客,她用了两分钟时间,扫码实名登记,乘坐上了路公交车。这一天,在惊声春雷和沥沥细雨中,武汉全市有条公交线路恢复运营,6条地铁也将在3月28日开启。对“封城”两月有余的大武汉来说,没有什么比城市公共交通复苏更好的消息了。“解封”迹象早在3月20日便陆续浮现。这一天,71位“全副武装”的蓝天救援队队员进入汉口火车站进行全面消毒杀菌作业。每个人都背着60斤的药水和15斤的消毒枪,在5.5小时内,用掉了升含二氧化氯的消毒剂。白色的消毒气雾弥漫了整个车站,甚至在3天后,仍能闻到那股淡淡漂白粉的味道。这场现场视频火遍全网的消杀作业,像是一针强心剂,准确扎进了武汉的“城市心脏”。汉口火车站的消杀现场,犹如一场视觉大片。(杨明翰/图)第一次“封城”后道路堵车百米,第一列返汉复工列车送来名工人,个过江、跨区的防疫检查点撤除,三大火车站陆续完成消杀,“等待上级复工指示”的司机、乘务、后勤人员数以万计。这些武汉交通动脉上的点滴涌动,都比公园里盛放的樱花更令人惊喜。想让这座九州通衢的城市重新“呼吸”,打通交通“血脉”只是第一步。在湖北省内,武汉的流动政策可谓“宽进严出”,真正的武汉“解封”,打开离汉离鄂通道,计划在4月8日启动。“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要保住,但城市恢复,复工复产的脚步也得再快一点。”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运输保障与环境整治组成员、武汉市交通运输局新闻中心主任吕作武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成了几乎所有武汉人的心声。-1-“狗都快憋出狼叫声了”在武汉,数百万居民的“宅家”耐性正接近耗竭。有居民调侃说:“连小区里的狗,都快憋出狼叫声了。”社区工作者的工作重心也在转变。从早期接送病患、排查疫情,到中期组织团购、保物资供应,到现在一切工作步入正轨,每天的“热线”焦点,又变成了居民要出门,要复工,要进出武汉。连续14日未发现“四类人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小区,会被评为“无疫情小区”。居民体温正常、出示健康“绿码”以及单位出具的返工(返岗)证明,即可出入小区上下班。截至3月23日,“无疫情小区”已达个,占比94.7%。社区会记录出行者的出门诉求、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如无特殊原因,仍会尽力劝阻居民不要出门串门,不能随意走动。疫情期间,能正常出入小区的,只有一线工作人员。有人已工作近两个月,白色纸张的证明已经褪色发黄、皱巴巴的,如果掏出来的纸张崭新,多半是刚从省内返汉复工。居民们小心翼翼掏出包里的“证明”——有单位红色印章的证明、志愿者的袖箍,这比身上的制服更好用。在江岸区二七街道的东立国际小区,每天固定出入约两百人上班。“封城”近两个月,出入登记信息才写满了一个2厘米厚的本子,最近一周,已经快写满了约0.5厘米厚的一本。这个小区有37栋68个单元,共户1万多居民,总计27人确诊,整个“四类人员”名单有一百余人。从武汉的社区整体情况来看,疫情不算特别严峻。截至3月23日,该小区已连续16天没有“四类人员”,居委会党委书记韩晶掰着手指头数日期,在第14天时第一时间就上报申请,受访当天仍在等待“无疫情小区”的公示和审批。“其实已经30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了,但中途到第12天,医院见他去世的父亲,到场亲属有一位后来检测呈阳性,他也成了密接人群被隔离,小区得清零重新计数。”韩晶苦笑着说。3月19日,为了让居民在家有事可做,二七街道发起了一项线上活动,包括唱歌、书法、“最美逆行者”的视频大赛。几天时间收到近三十件作品,包括二十多条居民K歌的音频。票选的十佳作品,将获得爱心蔬菜包、大米等奖励。3月22日前后,社区干部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慰问逝者家庭。23日,二七街道3位干部去到一户家庭,其逝者只有51岁,家里老人情绪悲伤。“我们坐在她家里陪着她哭,也真的是可怜。”一名干部说。看着隔壁的无疫情小区,已经能分批次安排居民外出购物,每户每天可派1人,2小时内返回,韩晶既羡慕又忧心:“居民的外出欲望快要溢出屏幕,拦不住了,但超市里人流量大,万一有无症状感染者呢?”-2-从“团购”到散客排队距离该小区3公里,就是中百仓储百步亭花园路店(简称百花店)。从3月21日起,超市将营业时间改为9点-17点,比之前提早了一个小时,开始面向散客。时间往前推近一个月,从2月18日开始,武汉全市大小超市只接社区团购客户,不对个人销售生活物资,顾客排队、逛超市的景象,已许久未见。在“团购”时期,这家三层共平米的中小型超市,平均每天能接到约两千个订单,最多只有接待约一百位社区代表到店采购。吕作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武汉调配了五百多辆公交车,帮部分社区送“团购”的菜。“菜篮子”是解封时刻与市民最息息相关的环节之一。3月20日、21日,湖北省委书记应勇、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陆续去到商场超市、菜市场、公交公司、火车站等处调研。百花店重新向散客开放后,“团购”订单每天逐步降低,门店顾客已增至每天七百多人。23日下午3点半,在超市门口,约有四十位顾客在排队,因为间隔1米以上,队伍拐着弯蜿蜒几十米,仿佛两步一个岗哨卡点。现场二十多位志愿者,一半人维持秩序,一半人坐在路边晒太阳。“每天早上是高峰,8点半就有人来,门口能有一百多人排队。”志愿者向禹说,为控制室内人数,每次最多只放进五十多位顾客,出一个才能进一个,也要测体温、出示健康码、登记住址、电话等——这是武汉所有超市目前的规则。由于控制进店人数,目前在武汉的超市门口,排队20-30分钟是常态。(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图)在南方周末记者走访的几家商超门口,排队20-30分钟才能进店是常态。向禹说,顾客基本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购物,如果确实因为排队而晚归,社区也会通融——有些社区对超出2小时时限的惩罚机制,甚至包括封门、取消外出购物资格等。百花店店长张莉霞说,店内商品供应的品种已恢复80%,每天会新进四十多种蔬菜,四吨左右,蒜苗、荷兰豆、豌豆角都能买到,蜜瓜、西瓜、柠檬等水果也新鲜上市。但精包装的蔬菜价格较贵,原先有售的多种尚未供应。城市疫情好转,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感也在消退,在东湖边散步的小情侣牵着手,公园里有年轻人也开始戴着口罩跑步、打羽毛球。这份乐观也体现在消费上。23日在百花店,一位采购了3袋物资的中年女性,拎起两盘一捆60枚的鸡蛋看了看,选了20枚的小包装。春节前后有市民抢购囤货,鸡蛋一买都是90枚三盘一捆。21日,无疫情小区“解封”第一天,在百步亭社区近户人家的怡康苑小区,仅有35户派人外出,但这一数据在随后几天越来越多,人们开始更有勇气出门,提高购物频次,减少囤货量。据一些超市店员观察,中老年顾客比原先减少了三成——现在不建议老年人出门。四五十岁的顾客多了,市民的消费以生活物资、生鲜蔬菜为主,春节期间滞销的礼盒,码在超市右侧一整列货架上,四五米高。最大的困难还是缺人手,因厂家的促销员没返工,百花店60名员工的工作量是平时的两倍,店里每2小时洒一遍酒精,约三百个购物篮,每次回收都用酒精消毒把手。保洁、快递等行业,复工率低的缺口也很严重,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还没回到武汉。一些星级酒店近两个月无法更换毛巾,无法提供房间清洁服务。医院里的患者睡过的床单,要靠医护人员自己来洗。-3-65岁以上老人倡导不乘公交这场城市复苏的大戏,关键之一便是打通连接每一寸机体的毛细血管。3月25日,武汉恢复条公交线路运营,包括汉口、武昌、武汉等三大火车站始发的42条公交线路;中心城区75条区域公交线路开始运行。目前,投放的公交运力为全网运力的30%,以保障复工复产为主要目标。随后是地铁。在3月28日,1-4号线、6、7号线将恢复运行,消杀工作在22日就已完成,23日已有二十多趟列车空驶运行,拟分三步全面恢复。两名工作人员正在地铁里进行消杀作业。3月28日,武汉6条地铁线路将恢复运营。(南方周末记者崔慧莹/图)3月24日上午,61岁的保洁公司员工陈延江背着几十升84消毒液,进入地铁车厢准备消杀。他登上两米高的橘红色铁梯时,双腿微颤了几下。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工作人员曾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通常情况下,2位消杀队员和5名保洁员,可在20分钟内完成6节车厢的消毒液喷洒,擦拭每一个栏杆扶手和门框缝隙,列车每天回库后都要全面消杀。上路的公交车上,除了驾驶员,都配备有一名随车安全员维护秩序。车辆全程开窗通风,一趟车一消毒。检查口罩、测量体温都是最基本的上车流程,武汉公交集团党群部的苏丹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每辆公交车都要贴3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