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丹 > 地理位置 > 油画历史一贴读透传说中的ldqu
当前位置: 苏丹 > 地理位置 > 油画历史一贴读透传说中的ldqu
民俗
历史
吃货
鸭村人
冷知识群里的科普大神Iris彩虹猫猫,总算是开了自己的 年的一个春日,卡斯蒂利亚国王胡安二世(JuanIIdeCastilla)与他第二任王后,葡萄牙的伊莎贝尔(IsabeldePortugal)之女在阿维拉省的小镇马德里加尔(MadrigaldelasAltasTorres)呱呱坠地。小公主继承了她母亲的名字伊莎贝尔(Isabel),这个名字在当年的西班牙并不多见。一年后,阿拉贡国王——同样也叫胡安二世(JuanIIdeAragón),与他的第二任王后胡安娜(JuanaEnríquez)之子费尔南多(Fernando)诞生在阿拉贡与纳瓦拉边境的小镇索斯(Sos)。那时候,恐怕谁都不会想到,之前数任国王都曾渴求却从未完成的统一西班牙的大业会由这两个未来的王室继承者来实现。
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尔?MuseoNacionaldelPrado
阿拉贡的费尔南多?MuseoNacionaldelPrado
虽然贵为王室子孙,两人的童年却都过得不尽如人意。伊莎贝尔只有3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就去世了,王位由伊莎贝尔同父异母的哥哥恩里克继承,称恩里克四世(EnriqueIV),而伊莎贝尔则随其母以及比她小两岁的胞弟阿方索(Alfonso)一起移居到阿莱瓦罗(Arévalo)的乡下,住在一座幽暗的城堡里。在那里,伊莎贝尔亲眼目睹了她母亲的精神疾病发作。虽然胡安二世也给他们留了不少遗产,但在位的恩里克却总是拒绝交付,母子三人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伊莎贝尔只能从福音书中寻求安慰,这也使她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年,伊莎贝尔带着弟弟阿方索一起搬到了当时的宫廷所在地塞哥维亚(Segovia)。伊莎贝尔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她的老师大多都来自萨拉曼卡大学。她学习了文法、修辞、绘画、历史、哲学以及诗学,此外还懂得一些自然科学。读过《荷马史诗》和亚里士多德、但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人的著作。
塞哥维亚城堡(AlcázardeSegovia)。图片来源:WikimediaCommons:SergeyAshmarin
塞哥维亚城堡内的卡斯蒂利亚王室卧榻
伊莎贝尔的哥哥恩里克是胡安二世与其第一任王后玛利亚(MaríadeAragón)之子,性格残暴却又治国无方。继任后,国内政治一片混乱,对外又屡吃败仗。贵族们对这位国王实在是无法忍受,于是送了他个“无能者”(elImpotente)的称号。当时贵族间都传言,这位国王甚至连生育能力都没有,他唯一的女儿胡安娜(Juana)也被认为是王后与宠臣贝尔特兰(BeltrándelaCueva)所生,胡安娜后来也被叫作LaBelteraneja,意思是贝尔特兰的女儿。许多贵族出于对国王的不满以及自己的利益,纷纷拥立伊莎贝尔的弟弟,当时尚年幼的阿方索为王,这显然招致了恩里克四世的愤怒和报复。尽管伊莎贝尔千方百计保护着阿方索,但阿方索还是在15岁时猝然离世,表面上看上去像是死于瘟疫,但医生的尸检结果却显示与此疾病症状不符。后人也多认为是恩里克四世做手脚害死了阿方索。
《伊莎贝尔勇救小王子》,根据伊莎贝尔与弟弟阿方索经历的真实事件改编
拥立阿方索继位的想法失算后,贵族们又开始纷纷转而支持伊莎贝尔争夺王位,不过机智的伊莎贝尔并不甘步自己弟弟的后尘,她选择放弃对王位的竞争,但却成功地让恩里克签订了一份协议,称吉桑多协议(ConcordiadeGuisando),根据协议伊莎贝尔得到阿斯图利亚斯公主(PrincesadeAsturias,即卡斯蒂利亚王储)的称号,拥有对王位的继承权。一旦恩里克去世或退位,伊莎贝尔可以排在胡安娜之前优先继承王位。这样伊莎贝尔总算可以暂时不必卷入贵族与国王的纷争之中。
费尔南多的出生被认为是其母意欲谋求阿拉贡王国领土的产物。费尔南多的父亲胡安二世与他的第一位妻子,纳瓦拉的布兰卡一世(BlancaIdeNavarra)育有一子卡洛斯(Carlos),胡安二世也因为娶了这位纳瓦拉的女继承人而得到了纳瓦拉的王位,然而布兰卡一世去世后,王位理应传给其子卡洛斯,胡安二世却一直拒绝让位。后来加泰罗尼亚人又要求承认卡洛斯为阿拉贡王储,但被胡安二世的第二任妻子,即费尔南多之母胡安娜阻止。卡洛斯在年被监禁,引发加泰罗尼亚人的叛乱,不久后王子去世,又被认为是谋杀,反对国王胡安二世的呼声越来越大。再加上自年马丁一世(MartínIdeAragón)去世后,由于他的孩子们都比他死得更早,无人继承的阿拉贡王位便从此落到了卡斯蒂利亚的王室子孙手中(胡安二世与卡斯蒂利亚国王来自同一个家族),此后阿拉贡国内便一直冲突不断。长期的战争耗空了国库,费尔南多在年轻时不仅没有钱,还不得不替父亲领兵打仗,镇压内乱,不过这也把他训练成一位英勇善战的王子,并且在后来的日子里还越发表现出出色的外交天赋。
被迫放弃王位继承权的卡洛斯王子,费尔南多同父异母的兄长,此刻正孤独地过着他的“退休生活”。他整日沉浸于书堆中,一条狗——忠诚的伙伴——陪伴在他脚边。?MuseoNacionaldelPrado
伊莎贝尔与其兄恩里克所签的那份协议,同时也干涉了伊莎贝尔的婚姻自由。协议中规定了伊莎贝尔的婚姻必须得到卡斯蒂利亚国王的许可,于是恩里克立刻着手安排妹妹的婚事。其实伊莎贝尔早在三岁时就已经与费尔南多立了婚约,但据说出于恩里克四世与费尔南多的父亲胡安二世之间的矛盾,这份婚约后来被取消。恩里克希望尽快把妹妹嫁给某位王储,一方面是出于利益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希望把伊莎贝尔赶出卡斯蒂利亚,以减少对自己王位的威胁。他为伊莎贝尔所安排的夫君大多都比伊莎贝尔年长许多,这让伊莎贝尔很是反感,只能一再拒绝,或是对天祈祷。曾经有一次伊莎贝尔差点就要被嫁给一位43岁的男人,但对方却在婚礼前夕死于阑尾炎发作。 正在恩里克仍然为给伊莎贝尔安排亲事而忙碌的时候,阿拉贡的胡安二世国王悄悄找到伊莎贝尔,向她推荐自己的儿子费尔南多。虽然胡安二世看中的只是卡斯蒂利亚的土地,但对于伊莎贝尔来说,年龄与之相仿的费尔南多显然好过其他众多候选人。在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这位王子勇敢机智、懂得打仗之后,伊莎贝尔心意已定。对于费尔南多来说,正当妙龄、长着一头金发、碧绿的眼睛、白皙的皮肤,身段优雅、知书达理的伊莎贝尔显然也是众人向往的理想人选。不过两人想要结为夫妻,还必须解决一个问题:两人是堂姐弟(伊莎贝尔的爷爷恩里克三世与费尔南多的爷爷费尔南多一世是亲兄弟),根据当时的法规,除非得到罗马教皇的圣谕,解除二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否则不得成婚。但当时的教皇却出于种种担心,以及害怕其他求婚者的报复,不敢答应他们的请求。这让伊莎贝尔一度担忧不已。不过事情很快有了转机,教皇尽管不敢亲手签发圣谕,却还是偏向他们这一对的结合的。他派出当时的红衣主教唐?罗德里戈?博尔吉亚(DonRodrigodeBorja,后来于年成为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为特使来到西班牙,在唐?罗德里戈的默认下,两位年轻人提供了一份以上任教皇之名颁发的所谓圣谕,其中允许费尔南多与三代以内血缘关系的任意一位公主结婚。年1月7日,伊莎贝尔公主的代表与费尔南多在塞维利亚(Sevilla)签订了婚约。不过要真正结为夫妻,还必须举行婚礼,在此之前,两人订婚的事必须不能让恩里克四世以及其他人发现,而伊莎贝尔此时正处在严密的监视中。终于有一天,伊莎贝尔找了一个借口(一说是以祭访阿方索之墓为由而谎称要去阿维拉,一说是趁恩里克四世赶往安达卢西亚之时),从她被监视的住地逃了出去,另一边,费尔南多乔装成商队的赶骡者,和仅有的几个随从一起日夜兼程,历尽艰难险阻赶往卡斯蒂利亚,两人最终在巴利亚多利德(Valladolid)会合。10月19日,两人在巴利亚多利德的比维罗府(PalaciodelosVivero)举行了婚礼。恩里克四世得知此事后大为光火,与其妹妹的关系更进一步恶化,甚至意图撤销这桩婚姻及剥夺伊莎贝尔的王位继承权,他对公众声明“贝尔特兰的女儿”胡安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并立胡安娜为王位继承人。但是伊莎贝尔和费尔南多的婚姻还是得到了后任教皇的承认。
两人的“结婚证件照”,出自15世纪某佚名画家之手。
塞哥维亚城堡中的壁画重现了伊莎贝尔当年的加冕场景,由塞哥维亚当代艺术家CarlosMu?ozdePablos绘制。背景为圣米盖尔教堂(IglesiadeSanMiguel)。
年12月11日,恩里克四世于马德里驾崩,遗嘱却不知所踪。支持伊莎贝尔的那一派人则声称,前国王没有留下遗嘱。而那一边,身在塞哥维亚的伊莎贝尔在得知哥哥的死讯后,几乎一刻都没有耽搁,次日就在贵族们的支持下于圣米盖尔教堂(IglesiadeSanMiguel)宣誓,抢先一步登上王位。伊莎贝尔这么急切地采取行动,正是担心那位被扣上“私生女”帽子的侄女胡安娜如愿继承父亲的王国。而实际上,性格向来逆来顺受的胡安娜,在历史上却始终扮演着一个悲情的角色。在伊莎贝尔与费尔南多秘密结婚之后,无法继续摆布妹妹婚姻的恩里克转而将自己亲生女儿的终生大事当作谋求利益的工具。最终,胡安娜被嫁给了她生母的亲哥哥——也就是她的亲舅舅——比她年长30岁的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AlfonsoVdePortugal)。父亲恩里克去世后,已经“远嫁”到葡萄牙的胡安娜被再次卷入政治斗争之中。尽管多数贵族都支持伊莎贝尔,但仍然有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站在胡安娜一边。此外,阿方索五世也对卡斯蒂利亚的大片土地眼红不已,于是卡斯蒂利亚王位继承战争爆发。费尔南多作为伊莎贝尔的丈夫、卡斯蒂利亚的共治亲王,率兵迎战葡萄牙国王的军队。这场战争打了4年,其中最关键的托罗一役(BatalladeToro),尽管是由于萨莫拉(Zamora)地区冬日里寒冷而恶劣的天气,交战双方不了了之,但却成了战争的转折点,支持胡安娜的一方开始逐渐往葡萄牙退缩。年西葡双方终于以签协议的方式和平地结束了这场战争,胡安娜放弃对王位的竞争。此时胡安娜早已被外界的纷争伤透了心,她从出生起就被认为是私生女,生活在贵族们的监视之下,被安排的政治婚姻毫无感情可言,除了成为一个被人利用的工具,她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在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胡安娜把自己关进科英布拉的圣克拉拉修道院,选择在清静中度过余生。
一幅16世纪手抄本插图中的胡安娜公主。这本绘有精美的家族谱系的巨幅手抄本因其订制人——葡萄牙王子费尔南多的突然离世而未能完工,下方的菱形空白处原本应该画上对应的纹章。
塞维利亚的西班牙广场,萨莫拉省的瓷砖画上展现的正是托罗一役的胜利。头戴王冠、身披铠甲的费尔南多正将一根象征胜利的绿色布条系在萨莫拉的旗帜上。旗帜原来由八根红布条组成,象征卢西塔尼亚人对抗罗马人取得的八场胜利。
同样在年,费尔南多的父亲胡安二世过世,费尔南多继位。至此,二人终于如愿继承了各自王国的土地。在卡斯蒂利亚这边,费尔南多依照塞哥维亚协议(ConcordiadeSegovia)得到了卡斯蒂利亚国王的称号,在卡斯蒂利亚称费尔南多五世(FernandoVdeCastilla),与伊莎贝尔拥有同样的权利(但有作者指出,费尔南多很少有机会真正得到这些权利,王国实际上仍由伊莎贝尔控制);在阿拉贡那边,由于法规不支持,伊莎贝尔并没能得到阿拉贡女王的称号,而只能作为阿拉贡的共治王后。两人相互协助,共同治理着彼此的国家,不过由于历史上长期的分离,两个国家已经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政治体系,这些都没有由于这一场婚姻而简单地合并,两国的边界也依旧存在。
塞哥维亚城堡中两位国王的王座
在伊莎贝尔统治时期的卡斯蒂利亚,诞生了一种被称作“伊莎贝尔哥特式”(Góticoisabelino)的独有建筑样式,其显著的特征是位于建筑正立面的巨大纹章以及纷繁复杂的装饰。上图中的萨拉曼卡大学便是其中一例典型。
伊莎贝尔的王位得以稳固之后,两人立刻着手继续祖辈们的光复大业,目标是穆斯林王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最后一座堡垒格拉纳达(Granada)。彼时的格拉纳达王国比如今的格拉纳达市的范围要大得多,这艰苦而漫长的一仗一打又是十年。与这十年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琐碎事情相比,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一场发生在摩尔宫廷中的宫斗大戏——尽管由于史料的缺失,这场戏到底有几分真实、几分传说,还很难说。这场内斗发生在当时的苏丹哈桑(MulayHasan)的两位妻子之间。阿耶莎(Aisha,在西班牙语里称Aixa)是哈桑的近亲,在他还年轻时就嫁给了他,此时已是年老色衰;另一位与女王同名的卡斯蒂利亚贵族伊莎贝尔(IsabeldeSolís)——她有另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索拉雅”(Soraya),意思是“晨星”——据传说描述是一位非常漂亮迷人的年轻姑娘,出生于天主教家庭,可能后来改信了伊斯兰教,并在哈桑年老的时候成为了他最宠爱的妻子。索拉雅原本是一名俘虏,结果却成功地俘获了老苏丹的心。哈桑与阿耶莎育有两个儿子,与索拉雅同样是两个。两个女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登上王位,这场不和直接导致宫廷内分为两大派系,一派支持已经失宠的王后阿耶莎以及她的长子波伯迪尔(Boabdil),另一派则坚决拥护哈桑和索拉雅。尽管从结果来说,阿耶莎如愿以偿,哈桑死了,波伯迪尔也终于成了唯一的苏丹,但他们还来不及庆祝,就发现天主教的军队已经借着这场内乱步步逼近,此时已是兵临城下。格拉纳达是一座坚固的城池,不过费尔南多和伊莎贝尔却不急于强攻,而是开始在格拉纳达山下的平原上修建起一座城市来。这座城市被取名圣塔菲(SantaFe),意思是神圣的信念。当圣塔菲城一天一天兴盛起来时,格拉纳达城里的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最终,波伯迪尔选择了向两位天主教国王投降。年1月2日,随着格拉纳达的收复,光复运动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幅由西班牙画家ManuelGómez-Moreno于年完成的油画表现的正是波伯迪尔一家收拾行装,准备离开阿尔罕布拉宫时的场景。位于画面正中、身披白色斗篷,唯一倔强地没有表露出悲伤情绪的女子就是波伯迪尔的母亲阿耶莎。
这幅名为《格拉纳达的投降》的油画事实上描绘的并不是投降的那一刻,而是交接的那一刻——或者说,是一个“投降仪式”。在前一年,也就是年的11月25日,波伯迪尔就已经在投降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天主教国王们留给他和他的臣民们两个月的时间准备,不过最后还是将交接日期定在了年1月2日。当这一天到来时,波伯迪尔如约而至,亲手将格拉纳达城的城门钥匙交到两位天主教国王手中。这幅油画由西班牙参议院委托画家FranciscoPradilla于年绘制完成。
完成了交接仪式后,依照先前投降协议的约定,波伯迪尔需要带着他的家人和随从离开阿尔罕布拉宫,移居阿尔普哈拉斯山谷(lasAlpujarras)。在到达最后一个可以看得见格拉纳达城的隘口时,队伍停下脚步。遥望着远处的格拉纳达,波伯迪尔刚要发出叹息,话未出口,不禁悲从心中来,失声痛哭起来。而他那位恨铁不成钢的强势母亲阿耶莎看到这一幕,则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你像个女人一样哭泣,是因为你不懂得像男人一样去捍卫”。波伯迪尔当年停留的这个隘口,后来便被命名为“摩尔人的叹息”(PuertodelSuspirodelMoro)。这幅画同样出自FranciscoPradilla之手。
在对格拉纳达王国的逐步征服过程中,天主教军队也陆续解救了在各地被囚禁的天主教徒俘虏。一部分他们当时佩戴的镣铐后来被带回托莱多(Toledo),悬挂在了圣胡安皇家修道院(MonasteriodeSanJuandelosReyes)的外墙上,至今它们仍在那里。
无疑将成为西班牙史上最值得被记住的年份,同年的10月12日,哥伦布(西班牙语里称Colón)的船队经过总共70天艰苦的旅程,终于到达了新大陆,这也为后来的西班牙带来大量的财富。尽管关于伊莎贝尔用自己的珠宝首饰资助哥伦布的传闻已被历史学家认定为毫无依据,但不可否认的是哥伦布确实在屡屡上书各国君主失败后,最终在费尔南多和伊莎贝尔这里达成了愿望。
马德里王宫中的伊莎贝尔石像手中握着她的首饰盒。这个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为这个冒险故事增添了一份传奇色彩。事实上,虽然连年战争确实几乎耗空了国库,但还没到需要女王本人拿出“私房钱”的时候。最后,由两位国王作保,阿拉贡的司库桑坦赫尔(LuisdeSantángel)提供了最大的一笔赞助。哥伦布另外再借了一些钱,加上女王提供的船只、水手、以及被派去充当水手的囚犯,最终实现了这次航行。
《在女王面前的哥伦布》,由德国画家EmanuelLeutze于年完成。
还是在年,另一件大事正在哥伦布为出航做准备期间发生,那就是驱逐犹太人。8月3日,船队起锚的这一天,恰是国王下令驱逐犹太人离境的最后期限。驱逐犹太人有复杂的历史和宗教原因,同时又有更为现实的经济原因——国家需要钱,而犹太人正好有钱。不愿改宗的犹太人被迫离开家园,不得带走他们的个人财产,而这些财产最后则到了天主教徒手中。那些为了留下而同意改信天主教的犹太人则在今后的日子里面临着宗教裁判所的严厉监视,一旦被发现他们只是阳奉阴违,则将受到残酷的处罚:被绑在火刑架上活活烧死,或是遭受酷刑,或是被流放。宗教裁判所的设立加强了教会的势力,也使两位国王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持。同时,宗教上的统一也加速了半岛的统一。
在这幅由西班牙画家EmilioSala于年完成的油画中,多明我会牧师托尔奎马达(TomásdeTorquemada)正在两位国王面前姿态夸张地控诉着犹太人。多明我会实际肩负着宗教裁判所审判员的任务,托尔奎马达本人也是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第一任审判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伊莎贝尔女王的告解牧师,因此在这幅画中,费尔南多一脸震惊地瞪大双眼,而一旁的伊莎贝尔则双目低垂,面无表情,似乎早已对这位老人家的作风习以为常。?MuseoNacionaldelPrado
尽管宗教裁判所在今日已然被认定为极不人道,然而以历史的眼光看来,宗教迫害自有其形成的原因,并且欧洲许多国家都曾有过驱逐犹太人以及残酷对待异教徒的历史,因此伊莎贝尔并没有被看成是一个心狠手辣的恶妇,正相反,历史学家和评论家大多都相信伊莎贝尔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有主见、有学识、懂得教育子女的人。年12月19日,伊莎贝尔和费尔南多一起从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就是先前在结婚办假证一事上帮过他们一把的那位罗德里戈?博尔吉亚——那里得到了“天主教国王”(ReyCatólico)的封号,这个封号此后被一代一代继承下去,包括后来的哈布斯堡及波旁王室。现任国王菲利佩六世(FelipeVI)同样享有此荣誉。 虽然到此时,这对夫妇既得土地又得人心,看似已经过上让众人羡慕的生活,然而随后发生在子女身上的一连串不幸事件,却让后人常常发出诸多感慨。这些事件不知是要预示命运的公平,还是意味着因为某事而得到惩罚?先是长子胡安(Juan)在年,年方19岁时死于结核,那一年他才刚刚结婚。他的妻子怀着他的遗腹子,但生下时却已经死亡。长女伊莎贝尔(Isabel)先是嫁给葡萄牙王储阿方索,但随后阿方索死于意外,伊莎贝尔又嫁给了未来的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ManuelIdePortugal),但就在弟弟胡安去世后的一年,伊莎贝尔也因难产而死。她产下的婴儿米盖尔(Miguel)原本将成为葡萄牙王室及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王室的继承人,但小米盖尔却还没能活过两岁。伊莎贝尔死后,她的妹妹,也是国王夫妇的第四个孩子玛丽亚(María)嫁给了姐夫曼努埃尔一世,为这位国王生下十个孩子,但玛丽亚也只活到35岁便去世了。次女胡安娜(Juana)嫁给了哈布斯堡王室的继承人菲利佩(FelipeelHermosodeHabsburgo,人称“美男子菲利佩”),但菲利佩风流成性,经常冷落胡安娜,这使胡安娜伤心不已,渐渐地竟显现出和伊莎贝尔女王的母亲相类似的精神病症状,被称为“疯女胡安娜”(JuanalaLoca)。国王夫妇的小女儿卡塔琳娜(CatalinadeAragón,在英语里称“阿拉贡的凯瑟琳”CatherineofAragon)被安排嫁到英国的都铎王室,先是嫁给王储亚瑟(Arthur),但婚后不久亚瑟便病逝,卡塔琳娜又被安排嫁给亚瑟的弟弟,未来的亨利八世(HenryVIII)。亨利八世即位后便急切地想得到一位男性继承人,但卡塔琳娜生下的几个孩子几乎都在幼年夭折,只剩下一女玛丽(Mary)。在一直没能得到想要的王子后,亨利八世另结新欢,休掉了王后卡塔琳娜,玛丽也被贬为私生女。两位国王的最后一个孩子佩德罗刚出世不久后便夭折了。
《胡安王子的教育情况》,由西班牙画家SalvadorMartínezCubells完成于年。?MuseoNacionaldelPrado
胡安娜(右)和让她为之疯狂的丈夫“美男子菲利佩”,绘制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背景是布鲁塞尔城堡花园。这两幅画还曾出现在比利时发行的邮票上。
卡塔琳娜之女玛丽后来登上王位,成为了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MaryIofEngland),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血腥玛丽”(BloodyMary)。她后来还与“疯女胡安娜”之孙,也就是自己表哥的儿子,西班牙的菲力佩二世(FelipeIIdeEspa?a)成婚,但并没有如愿诞下子嗣。这幅肖像由尼德兰画家AntonisMor完成于年。?MuseoNacionaldelPrado
《伊莎贝尔口述遗嘱》,由西班牙画家EduardoRosales完成于年。?MuseoNacionaldelPrado
年伊莎贝尔女王病逝,死时只有53岁。在生命最后的岁月里伊莎贝尔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经常身穿丧服,但她却坚强地相信一切都是主的旨意。伊莎贝尔去世后,由于前两个孩子均已先于其死亡,卡斯蒂利亚的王位只能传给胡安娜,但胡安娜患有间歇性的精神疾病,根本不适合治理国家,此时费尔南多便欲以摄政王的名义统治卡斯蒂利亚(也有观点认为,胡安娜也许根本没疯。尽管她有时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说她是疯子也许只是她那野心勃勃的父亲以及她的儿子意图以摄政的名义得到王国实际统治权的借口),而胡安娜的丈夫“美男子菲利佩”也想得到卡斯蒂利亚的土地,两人之间的纠纷几乎要引发内战。后来经过谈判,费尔南多让位与菲利佩,但菲利佩才刚刚即位不到一个月却突然发病猝死。不管菲利佩的死是否与费尔南多有关,这件事显然给胡安娜造成了如同天塌一般的打击。后来的许多画家和作家都热衷于描绘胡安娜对于这位花心丈夫的痴爱和绝望。菲利佩的突然去世让原本就表现出精神疾病的胡安娜彻底失常,人们很长时间都无法将胡安娜与他的尸体分开。
有关“疯女胡安娜”的两幅油画。均由之前提到过的《格拉纳达的投降》的作者,西班牙画家FranciscoPradilla完成。在第一幅画里,胡安娜身着丧服守在“美男子菲利佩”的灵柩前,跟随送葬的队伍一路从丈夫去世的北方城市布尔戈斯(Burgos)徒步(有时是骑马)走到南方的格拉纳达落葬。胡安娜的腹部已经隆起,她发现自己还怀有她和丈夫的最后一个孩子。第二幅画讲述的则是胡安娜被父亲囚禁在托尔德西亚斯(Tordesillas)的城堡里,身边的小女孩正是她最后生下的小公主卡塔琳娜(CatalinadeAustria)。?MuseoNacionaldelPrado
胡安娜的长子、费尔南多和伊莎贝尔的外孙卡洛斯(Carlos)后来还继承了祖父马克西米利安(Maximilian)的神圣罗马帝国王位,称卡尔五世(KarlV),国内通常翻译成查理五世。在西班牙,他是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CarlosIdeEspa?a),不过他更喜欢称自己为“卡洛斯五世”。这幅画与他的其它几幅著名肖像都出自意大利大师提香(Tiziano)之手。?MuseoNacionaldelPrado
费尔南多对于谋求领地的野心在后来的日子里越发明显,为了得到卡斯蒂利亚的控制权,他不惜囚禁已经发疯的女儿胡安娜,继续以摄政的名义统治着卡斯蒂利亚。伊莎贝尔去世后一年,费尔南多又娶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二(LouisXII)的外甥女杰曼?德?福瓦(GermainedeFoix),取得了那不勒斯的王位,此举招致了卡斯蒂利亚贵族的极大不满。这场婚姻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再生一位合法的男性继承人。尽管费尔南多与伊莎贝尔曾有“私定终身,一同私奔”的看似浪漫情节,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是他的唯一真爱。事实上,在与伊莎贝尔结婚之后,费尔南多还与多位女贵族有过私生子,其中一些甚至还成为了大主教、修道院院长这样的高级神职人员,但是他们都无法继承王位。费尔南多在位期间还收复了其父亲割让给法国的鲁西永和塞尔达尼两地,后来又吞并了纳瓦拉。但直至年去世,他都没能等到他想要的儿子,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的王位最终还是由“疯女胡安娜”以及她的儿子卡洛斯继承。然而被囚禁的胡安娜仅仅是名义上的女王,王国的实际控制权还是掌握在卡洛斯手中。此时,西班牙才真正的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直至今天。
Hola,有小伙伴看到这里吗?有的话,应该是爱学习的好孩子了。主菜单加大米良目录,拉你进西班牙冷知识群。伊神公益写那么扎实的科普,宽裕的小伙伴,欢迎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