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初建阿斯旺高坝时,声称为人民谋福祉,如今


李从悠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6/5464419.html

初建阿斯旺高坝时,声称为人民谋福祉,如今成为破坏遗产的范本

大家好,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了解一下阿斯旺高坝。青、白尼罗河会合后,水量大增,而这主要是青尼罗河的功劳,它提供给整个尼罗河七分之六的水量。当尼罗河经过喀土穆向北流时,尽管前边出现了酷热无比的努比亚大沙漠,雨水稀少,它只是降低了流速,没有被两岸不断逼近的沙漠所吞没,却慷慨地灌溉着极目无垠的棉田。尼罗河有很长的河段流经沙漠,西面有利比亚沙漠,东面有阿拉伯沙漠,南面有努比亚沙漠。像尼罗河这种不是由当地的径流汇聚而成,只是单纯流过的河称为“客河”。虽然只是匆匆的过客,尼罗河却给当地的主人们送上一份大礼。

在尼罗河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色,不远处的沙漠泛滥着毫无生命痕迹的土黄色,尼罗河边却是一片葱绿,高大的油枣树或单棵独立,或几株十几株密集地聚在一起,挺拔地伸向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还有大片的甘蔗和不知名的野草蓬蓬勃勃地蔓延着。尼罗河进入埃及境内后,由于狭窄谷地的约束,一度恢复了它的野性,形成了一连串的急流险滩,还有著名的“尼河六瀑”,尼罗河好似一位无畏的勇士,大踏步地穿越艰难险阻,然后纵身一跃,倾入了蓝色飘带一般的纳赛尔水库。这个水库又名纳赛尔湖,是以埃及前总统纳赛尔的名字命名的。

它长达千米,一端连着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另一端甩到了苏丹境内约70千米。以6平方千米的面积而论,它是世界第二大人工湖,而以米的深度和亿立方米的蓄水量而言,则居世界第一。纳赛尔水库是阿斯旺高坝的姐妹,当大坝将尼罗河拦腰斩断后,尼罗河水被迫向上回流,于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阿斯旺是埃及阿斯旺省的省会,埃及的南大门,世界七大水坝之一的阿斯旺高坝,就筑在城外的尼罗河上。年,为了控制尼罗河的泛滥,提高农业产量,英国人曾在这一带的尼罗河上建成了一座堤坝,长米,高54米。但由于设计有缺陷,这座坝不得不两次加高,到了年仍然发生了洪水几乎漫坝的险情。

年,埃及爆发“七月革命”,法鲁克王朝被推翻,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先任总理,后任总统。纳赛尔总统执政后,决定在阿斯旺水坝上游再建一座阿斯旺大坝,为了与原先的阿斯旺水坝相区别,新建的称高坝,原先建的称低坝。埃及是个穷国,缺少资金,而修建阿斯旺高坝需要巨额投资,纳赛尔总统毅然从英国殖民者手里夺回了苏伊士运河,征用苏伊士运河的通行费来解决建造大坝的经费。此举引起了紧张的国际纷争,酿成了第二次中东战争,如果不是苏联加以干预,这场战争不会轻易了结。

阿斯旺高坝从年开始施工,年7月21日竣工。高坝主体长米,高米,宽40米,耗资约10亿美元,使用建筑材料万立方米,相当于大金字塔的17倍。阿斯旺大坝呈弧形,像铺在水面上的一条宽广的公路,又如横跨在尼罗河上的巨大彩虹。这座大坝在建设期间,得到了苏联政府的援助,为了表示感激之情,埃及人在大坝附近建起了一座埃苏友好纪念塔。阿斯旺高坝东端有观景台,站在这里遥望尼罗河水在翡翠长廊般的河谷夹峙中奔涌而来,带着惊天动地的轰鸣声冲下阿斯旺高坝,不由得使人浮想联翩。

当年埃及政府决定在阿斯旺建造新水坝时,尼罗河两岸努比亚地区的所有古代遗址和文物立即面临没顶之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国际性的救援大行动,40个考古团体一起上阵,赶在水坝完工之前挽救了20多座古代建筑。在这次救援行动中,最为壮观的工程是迁移阿布辛比勒的两座神庙。人们把它们分割成重达20吨的巨块,移到比原址高米的地方。当相当于6层楼高的大巨像安然无恙地重新矗立起来时,全世界热爱古埃及文明的人们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然而,库区内的10万人可以搬迁干净,古代努比亚人的文化遗迹却无法迁走。

在这茫茫水下,不知道有多少遗迹将永无出头之日。阿斯旺高坝建成后,每年发电80亿千瓦,个村庄从此有了光明;尼罗河的洪水受到控制后,从根本上消除了干旱,40万公顷的沙漠化为良田,另有万公顷土地从一年一熟转为两熟甚至三熟,埃及的农业产值因此翻了番。大坝合龙之时,尼罗河两岸站满了成千上万的埃及人,当埃及总统纳赛尔和苏联总理赫鲁晓夫等外国贵宾乘船经过时,人们三呼万岁。纳赛尔总统发表讲话说:“阿斯旺大坝将把埃及带入天堂。”

阿斯旺高坝的确给埃及人民谋取了巨大的福祉,然而光明的背面总会有阴影。大坝修建后,上游大量的含有腐殖质的泥沙冲不到下游,下游的农田因缺乏肥料而逐渐变得贫瘠,当地盛产的优质棉花大量减产。又因为土地肥力的下降,迫使下游农民大量使用化肥,而化肥的残留随灌溉水又流回尼罗河,使河水富营养化,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平均密度从每升毫克上升至毫克。此外,从前传播血吸虫病的水蛇会在旱季死去,而现在全年供水使得水蛇得以成活并迅速繁衍,血吸虫病的发病率由此节节攀升。

如今阿斯旺高坝已经建成几十年了,但埃及并没有被带进天堂,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高坝建成的时候,埃及国内外一片赞扬声,而现在人们却对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西方的中小学环境教科书已经把阿斯旺大坝当做破坏生态环境、破坏文化遗产的范本。看完文章后,大家有什么看法可以积极留言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139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