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早上好!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
今天迎来了“大雪”节气
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大家一定注意防寒保暖~~
今天,小编带你认识一位维和女警
她的故事还要从下面这张照片说起
照片上有两只手,一只是维和女警廖洁的手;另一只是南苏丹首都朱巴一位居民的手。两只手都指向同一点:新冠病毒防范指南。照片无意拍摄,当时廖洁正给当地居民讲解防疫知识。
廖洁,中国第八支赴南苏丹维和警队队员,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民警。年12月,廖洁主动请缨前往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收集国内抗疫经验,主笔撰写《朱巴战区新冠病毒抗疫工作指南》,向世界推广中国抗疫经验,广获赞誉。快满一年,廖洁没离开过南苏丹,没休过假。在联合国考核中,她的优异表现获得“非常优秀”评价(任务区仅有百分之二的维和警察才能得到),她也是朱巴战区唯一两获嘉奖的维和警察,在联合国半年考评中得到“杰出”等次评价。
闪着光的女警
中国与南苏丹时差近五个小时。11月26日晚7点(北京时间),廖洁刚忙完新警察培训,还没来得及吃午饭。她说,早上喝了一碗稀饭,现在天太热,没胃口。她喝了一杯豆浆。条件是很艰苦的,几乎没有蔬菜,一天凑合着吃两顿,方便面是奢侈品,常常鸡蛋煮挂面。
廖洁出生在渝中区。大学时,她去泰国支教,汉语言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投身对她来说相对陌生的警界。
年3月,廖洁报名参加维和选拔。她说:“最初是为了维和警察这个光荣的头衔,一腔热血,看看自己能走多远。”
廖洁经过两个月的学习,通过了联合国甄选考试,再经层层审核,最终获得了通往南苏丹任务区的“通行证”,“维和警察,从此这四个字在我的生活中开始被赋予非比寻常的意义。从那时起,我就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名警察,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维和,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让自己不负组织的信任,不负同志们的帮助,不负亲人的理解,让自己配得上维和警察这个光荣的称号。”
12月16日,廖洁带着光荣和使命到达南苏丹。她衣服左边是五星红旗图案,右边印有她的名字。从此南苏丹有了一位闪亮而又了不起的漂亮姑娘。外国同事亲切称廖洁“shiny”(闪着光),他们谈起她来,常常会说这样两句英文:“Sheissoshiny”(她多么闪亮),“Sheisamazing”(她真了不起)。
几天前,埃及警察克里姆(Krim)准备回国。他是廖洁的搭档。临行前,克里姆崇敬般地告诉廖洁:“你真了不起,你衣服上的五星红旗也了不起。”
了不起的贡献
现在廖洁是南苏丹朱巴战区后勤管理官。11月27日,她开完早会,立即和防暴队队员一起去取已批准发放的桌椅板凳,再给当地派出所送去;下午又跟工程部门的负责人讨论整修当地派出所的事项,争取拿到审批手续。
“目前条件好多了,比开始来的时候好多了。”廖洁还是一说一笑。初到任务区,廖洁和另三名女警挤在一个狭小的集装箱里,条件极差。由于水土不服,第三天廖洁开始发烧咳嗽,接着爆发疱疹,整整一月。廖洁说,那个时候不敢跟家里讲,不敢视频聊天,怕父母看到了会担心。
廖洁坚持和外国同事一起在难民营巡逻执勤。她发现难民营管理存在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得以解决;了解妇女儿童情况,积极参与维护当地妇女权益的活动。廖洁的爱心、执著、坚强以及专业精神感动了周围所有人,他们都说从没见过一位姑娘如此坚强。
回忆起那一个月,廖洁说:“当时我真的只是想着我是中国维和女警,双肩承载的是祖国和人民的重托,面对困难不能退缩,更不能因为自己是女同志就被区别对待,给组织给同事拖后腿。”
一个月后,廖洁竞聘到后勤岗位。白天处理、协调各种纷繁琐碎,询问、掌握各方需求;晚上留在办公室整理台账,清理资产和文件……廖洁迅速改变了朱巴战区管理混乱问题,得到任务区内部考评部门的高度评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廖洁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xzqh/14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