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历史思考英国旅行者笔下,真实的奥斯曼帝国


擅长临床白癜风研究的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引言

历史思考:英国旅行者笔下,真实的奥斯曼帝国是什么样的?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英国旅行者布朗特指出了奥斯曼军队中存在的问题。布朗特记述了奥斯曼帝国军队中的几位将军是如何带着豪华行李行进的。“他们每人有—4匹骆驼,还有5—6辆马车来驮行李,他们的马车铺着金布或华丽的挂毯,用来搭载他们的妻子,有些人带着12个甚至16个妻子。”

军队中的性道德

对此,布朗特没有表示惊讶或道德评判,他说:“除了这些妻子,每位将军都有同样多甚至更多的娈童,这是他们的挚爱;而他们的妻子则被用来给他们做饭、洗衣服等等。”同样地,布朗特也没有对利用男孩获取性快感的做法做出任何评论。

相反,布朗特描述了他们的样子,以及他们是如何从侧面说明了将军的财富、权力和威望的:“这些男孩子大的有12、14岁,小的最多9、10岁,他们通常穿着丝绒或鲜红色的衣服,拿着罪恶的镰刀,勇敢地骑着马,带着豪华的设备,他们身边各派了一个士兵,牵着缰绳,保护他们的安全。”布朗特没有对这些男孩的性功能作进一步解释,而是指出这些男孩是如何有效地服务于多种目的。

莫里吉奥·卡尔比对此评价到,“在布朗特的记述中,东方鸡奸被描述为与军事力量相连的事物,而不是作为其对立面存在的。”在17世纪0年代,西方的传统观点认为,大多数土耳其人是那些在东方、非洲及伊斯兰民族中过度沉溺于各种不虔诚的性行为的人,这是一种普遍持有的观点。

如在年,爱德华·格里梅斯通过赞同米歇尔·鲍迪尔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即他认为要了解奥斯曼帝国,就需要看看“世界上最骄傲、最强大的君主是如何因性腐败而崩溃的,即可以根据苏丹的性行为来评估奥斯曼帝国的实力及其稳定性,奥斯曼帝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制于苏丹的个人行为和他的宫廷的性文化”,但布朗特认为这是一派胡言,他旅行的首要目标就是重新判断奥斯曼人的道德。

据布朗特个人的经历与学识,他知道不能通过统治者的个人习惯来判断一个帝国,也不能根据宫廷的性文化来评价一个政治体系。布朗特忽略了关于性行为的道德争论,只描述他认为不可忽视的军队的重要特征。布朗特对“娈童”的命名和描述是《黎凡特之旅》中第一次直接提到性行为。

之后,布朗特继续说:“在他们的宗教中有4个不同的修会,都对基督徒怀有恶意;除此之外,我并没有认为他们是邪恶的,他们宣扬的鸡奸,这在黎凡特并没有被视为是罪恶的。”布朗特并没有谴责“鸡奸”,而是把道德“恶习”看作一个文化差异问题。

埃及社会

对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布朗特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由于奥斯曼人认为埃及人是“恶毒的、奸诈的,因此是危险的,不适合拥有武装或任何其他信任”,所以需要实施比奥斯曼帝国的其他地方“更频繁,更可怕的刑罚”,如刺穿、活剥、用烧红的熨斗切断腰部、在阳光下涂蜂蜜、在燃烧的石灰中焚烧等。

为了“破坏埃及人的精神”,奥斯曼帝国让埃及比其他任何穆斯林国家都要贫穷,通过各种形式勒索压迫穷人和剥削“所有富人”,让农民失去土地,陷入贫困。布朗特总结了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人的生存状况,称:“埃及人要么生活在奥斯曼人的奴役之下,要么作为叛国者享受着妥协下的奢侈生活。”

布朗特认为,当代埃及人由于被“频繁的压迫”导致他们必然走向堕落,他们丢失了古代的知识成就。在外国帝国主义的统治下,埃及人只能在奥斯曼法律中最极端的手段下维持生活。在埃及的历史遗迹比比皆是,布朗特还参观了埃及的金字塔,骑马去了底比斯,并考察了古墓及里面的木乃伊。

所有这些古老的遗迹都让布朗特思考了埃及古代文化的衰败,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在他看来,古代的学问已经被两次帝国主义浪潮所摧毁,首先是马穆鲁克人,现在是奥斯曼人。他总结道,“埃及古老的虔诚之光几乎完全消失了”,奥斯曼帝国的权威在这里是至高无上。

目睹被压迫的埃及人民、他们腐朽的学识和落着灰尘的纪念碑,布朗特只在阿斯勒马的血统中发现了埃及昔日辉煌的痕迹。

通过与开罗精英的讨论,以及在这座城市生活和访问,布朗特记载了许多在当地发生的其他的事情,布朗特指出:“在这里,疾病主要发生在冬天,比如最近的瘟疫夺去了“8万多”的生命,而冬天那股臭气熏天的南风,只要一吹,就能让人便秘长达10天之久。还有‘许多稀有生物’,包括音乐蛇。”

在考虑奥斯曼帝国的“武装、宗教、司法和道德习俗”时,布朗特不会像“大多数人”那样,仅仅“定下他们应该成为什么,”并“通过他们自己愚蠢的教育”来判断。相反,布朗特承诺“记住土耳其的制度”,他只会根据这一条简单的规则来判断它们。

总之,布朗特在对奥斯曼帝国的记述中,极力倡导和推进文化包容,顺应跨文化的需求,而不是重复进行传统的价值判断。布朗特在异国他乡遇到人类同伴时,他并没有得出草率的结论,而是尊重不同种族的特性,“没有人能说,大自然有意让一种人服从,另一种人去统治,因为如果大自然有意,那么用我们的模式来论证它们是虚荣的。”

布朗特声称他的旅程是为了收集关于奥斯曼帝国的第一手资料,“就是我们所知的土耳其人的方式,或者说是另一种文明,虽与我们的文明不同,但丝毫不虚伪。”布朗特强调,至关重要的是不按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其他文化,正是因为如此,布朗特对奥斯曼帝国的叙述是非常客观的,他让我们接触到了一个真实的奥斯曼帝国。

彼得·芒迪眼中的奥斯曼帝国

年英国黎凡特公司成立后,公司的“土耳其商人”可以在伊斯坦布尔永久定居。彼得·芒迪就是在伊斯坦布尔定居的“土耳其商人”之一。这些商人的存在产生了大量的文书资料,包括商品清单、提货单、航海日志、收据、海关文件等,这些文件必须送到在伦敦的公司总部保存,并按要求送到奥斯曼帝国当局备份。

其中航海日志是商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汇编的关于当地情况和风俗的实用手册,在他们的同事和新员工之间传播使用。在英国,它们的价值得到了地理学家理查德·哈克卢伊特的肯定和认同,他于年编纂并出版了一本16卷的旅行指南集。土耳其商人彼得·芒迪的《彼得·芒迪游记》(以下简称《游记》)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彼得·芒迪出生在英国康沃尔郡,是一位基督新教徒。他富有同情心,热衷于和周围的世界打交道,并渴望分享他的知识和见解父亲理查德·芒迪是一位成功的沙丁鱼商人,芒迪于年前往伊斯坦布尔,在黎凡特公司开始他的职业生涯。

芒迪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商人,能说流利的法语和西班牙语,且很快就学会了意大利语,这是地中海地区主要的商业语言,后来又学会了一些土耳其语。他与詹姆斯·威奇一起航行,乘坐皇家商船,经里戈霍恩、赞特到达阿勒颇的入口港——伊斯肯德隆。

芒迪还是一位技艺精湛、极具观察力的艺术家,他将他漫长的职业生涯记录了下来,即《彼得·芒迪游记》。芒迪的手稿共页,其中有幅是旅行地的景物、事件、鸟类和动物的插图。这些插图大多数是在年之后由彼得·芒迪绘制,芒迪在绘制其画册时,精心挑选高质量的画纸,并在图片的上方和下方以及空白页上写下自己的笔记。

除此之外,《游记》中还包含6幅版画及6幅由地理学家亨德里克·洪迪乌斯一世绘制的双页地图,“芒迪还在上面标出了自己旅行的路线”。芒迪将手稿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他从年到0年在伊斯坦布尔的工作;第二部分叙述了0年5月至9月,他通过陆路穿越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地区回到英国伦敦的旅程。

芒迪的手稿不仅仅是一份私人日记,而是一本旅行杂志,但不是为了公开出版,他预期《游记》会被其他对国外旅行和贸易感兴趣的朋友或亲戚阅读。在《游记》中,芒迪几乎没有直接透露他的想法和感受,或者记录他的私生活。芒迪在至年期间,对其《游记》中的第一部分进行了大量的补编工作,例如他对奥斯曼帝国首都的记述部分进行了修补,他将早期版本的记述斥为“只是一些关于航海的内容”。

结语

总的来说,桑德森的书以奥斯曼帝国首都的详细版画和地图为特色,而布朗特的游记则是对土耳其文化最新的记录。通过对二手资料的使用,芒迪实际上创造了一本关于奥斯曼帝国的简短参考指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xzqh/1445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