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7日上午,
在“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线上发布会上,
评委会宣布
绘本《苏丹的犀角》
获得了
第七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
作为拥有获奖体质的绘本,《苏丹的犀角》此前曾经获得过多个奖项:
·年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少儿类推荐图书
·年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我最喜爱的童书”铜奖
·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奖
·年大鹏自然童书奖新人奖
·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图画书创作
研究中心年度原创图书排行榜TOP10
·年父母必读红泥巴童书TOP10排行榜书单
……
此次获得“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再次证明了这是一本货真价实的宝藏绘本。
“
关于“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
为了让全球华语儿童可以在优质华文图画书的滋养下成长,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一直鼓励业界创作优秀的华文原创图画书,并通过评审委员严谨而专业的角度每两年一次为儿童评选优质图画书作品。第七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选自年1月至年12月期间初版的繁体或简体原创华文儿童图画书。本届书奖共收到件符合资格的参选作品,其中来自大陆件、香港23件、台湾件、马来西亚2件、意大利1件。评委会经过反复阅读与讨论后,评选出首奖一名,佳作奖四名。评审委员以儿童为本,对适龄、趣味、视野、想象力、真诚的情感与创意等角度加以考量,同时兼顾图文叙事规律、文学技巧、艺术表现、图像诠释、版面编排、书籍设计等要素,进而甄选获奖作品。从年至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共评选出42本优秀华文原创图画书,这些作品获得国际图画书评选机构、图书馆等领域及读者的广泛认可。
那么,《苏丹的犀角》是一本怎样的绘本呢?
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
世界上最孤独的犀牛
本次被选为首奖的绘本《苏丹的犀角》,讲述的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的故事。
而苏丹已经于年3月19日去世。
“
03/19
本书的创作背景即围绕着苏丹传奇的一生展开。
在苏丹小时候,曾经目睹母亲被盗猎者杀害之后取走了犀角。
在七十年代一次迁移非洲濒危动物的行动中,3岁的苏丹在苏丹共和国境内被捕获并送往捷克的Dv?rKrálové动物园。
并在那里度过了三十多年的岁月。
苏丹被捕获并送往捷克
不幸的是,年北白犀在野外绝种。
年,为了提高北白犀自然繁衍的机会,人们把已经38岁的苏丹和另外三只北白犀一起送回了非洲,居住在肯尼亚的OlPejeta自然保护区,苏丹得以在暮年回归故乡。
他们都已经丧失了繁衍后代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即将亲眼目睹这一物种的灭绝......
被送回肯尼亚的苏丹
本书以苏丹的真实经历和童话的笔法回顾了他的一生,故事中有三次断角:第一次是苏丹在童年目睹了妈妈被偷猎者断角、屠戮的过程;
在苏丹的童年阶段,李星明老师选择了热烈的橙红色调来表现。
橙色代表的是温暖的母爱,红色代表的是偷猎者的残暴。
其中苏丹的妈妈被射杀那一幕,没有画血迹,而是选用了太阳在水中的倒影和大量的红云来隐喻。
第二次是苏丹在捷克动物园。
苏丹不小心在木栅栏上撞断犀角,犀角重新长出来。
但是因为不需要挖草根、不需要战斗,犀角慢慢老化成一个圈。
在这一阶段,老师选择了蓝色调。
因为捷克的冬天非常寒冷,虽然苏丹在这里得到保护,但是同时也慢慢迷失了自己。
“我想只有蓝色才能表现出它失去自我和自由的悲伤。”李星明老师写道。
第三次是苏丹回到非洲,自然保护区的人为了防止偷猎者杀害苏丹而先行锯掉了苏丹的犀角。
犀角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每一只犀牛都是自己领地里的国王,而犀角就是他们的王冠。
而苏丹最大的悲伤,就是象征他身份和骄傲的犀角,不能和他的身体完整地共存。
接下来的日子里,40名持枪守卫和18名饲养员不分昼夜轮流看护最后三头北白犀。
在绘本的这一部分,老师选择淡淡的黄绿色调来表现出安逸地躺在草地里晒太阳那种慵懒的感觉。
世界上最孤独的犀牛
年3月19日,45岁的苏丹(相当于人类的90岁)健康状况严重恶化。
其肌肉和骨骼已经老化和病变,并且皮肤上伴有大面积伤口,甚至已经无法站立。
在其生命的最后24小时里,苏丹遭受了极大的痛苦,因此保护区最终选择为它实施安乐死。
“而最后一页,是我自己想象的:粉色的夕阳,是梦境的颜色,传达苏丹想作为一只真正犀牛的美好夙愿。
我们都不忍心在结尾写下苏丹离世,这个物种行将灭绝的事实。”
本书图画作者李星明老师写道。
“
远赴肯尼亚
为了写好苏丹的故事,本书的文字作者戴芸老师和图画作者李星明老师曾在年9月亲赴肯尼亚。
创作团队来到OlPejeta自然保护区近距离接触苏丹,并采访了为保护苏丹而努力的众多工作人员。
肯尼亚OlPejeta自然保护区
戴芸老师采访苏丹的饲养员
正在为苏丹写生的李星明老师
“这里的守卫者们虽然握着冰冷的步枪,但是他们摸苏丹肚子的时候,手是软软的、热乎乎的。”
图为戴芸老师采访苏丹的“保镖”
此次的肯尼亚之行,让创作团队的所有人都印象深刻。
在肯尼亚,我看到过一座小小的“土堆”。不过,这个“土堆”并不是由土堆成的,而是吨象牙和1.35吨犀角焚烧之后留下的灰烬。
戴芸老师回忆到。
这些象牙、犀角,已经和滋养它们的头大象以及头犀牛各自安息。我留不住这些生命,但是可以借《苏丹的犀角》,努力留住它们的故事。
《苏丹的犀角》获得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可以让更多的读者能够了解到这部绘本。
通过这本书了解苏丹的传奇一生,并把苏丹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正如本书的文字作者戴芸所写,
“苏丹已逝,但是地球上仍有万千物种,生生不息。一个故事种一颗种子。
等到种子成荫那一天,愿地球上每一个生命的标志都能够与它所代表的生命同在。”
点击播放
《苏丹的犀角》创作过程纪录短片
#延伸阅读#蒲蒲兰“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历年获奖作品
《荷花镇的早市》
文/图:周翔
年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
《迷戏》
文/图:姚红
年第二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审奖
《林桃奶奶的桃子树》
文/图:汤姆牛
年第五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佳作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xzqh/11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