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30年前红遍中国的祖师奶奶级名媛ldq


本文由蓝小姐和黄小姐(huang)授权作家文摘转载

作者:伊莎贝拉黄小姐

《姐姐》三公之后,金莎被淘汰了。

▲金莎的扇子不停地往下掉,让整个演出大打折扣。

我们在《姐姐们的撕之往事(这里可回顾)》里提到过金莎的故事,但其实金莎和姐姐里的第一贵妇黄圣依也有交集,还记得么?第一期女明星们见面寒暄,黄圣依和金莎一见面就聊起了二十年前的往事——“二十年前,我们是一个比赛里出来的。”这个在年举办的“羽西之梦——新千年《灿烂星河》电影MJ主持大赛。”比赛规模并不大,由上海有线电视戏剧频道举办,但就是在那个比赛出了金莎、黄圣依和范湉湉这些个后来在娱乐圈掀起一番风浪的人物。现在我们要来讲讲这个比赛的冠名商,“羽西”。

从八十年代成名,一直到如今,四十年了,这位生命力无比旺盛的女士依然活跃在中美两国的娱乐圈和社交界,她的派对上依然是名人云集,星光熠熠,经她手不知道促成了多少合作。

而她个人,也是独立女性的典型代表,八十年代,她的出现告诉人们原来女人可以如此张扬和鲜艳地活着,可以很晚结婚,可以没有孩子,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活着,她的名字叫靳羽西。

也许年轻一代对她的名字已经渐渐陌生,但毫不夸张地说,她是影响了一代中国女性的女人。

最典型的例子,从年到年,几乎每年的春节晚会她都会坐在第一排,镜头也会给她很多特写,这代表着她在某些领域里的非凡成就。

作为一个活跃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名人,靳羽西到现在依然影响力巨大,美国的名流几乎都和她熟稔,而中国的明星、名人,也都以能去羽西的家里做客为荣。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位纵横四十年,在中美两国的娱乐界、传媒界、商界、时尚界都颇具能量的祖师奶奶级名媛靳羽西。

八十年代名主持“第一人”

靳羽西达到今天的成就,和时代是分不开的。不得不说,她是个极其聪明的人,她聪明地嗅到了中国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种种契机,并且勇敢地全部投身其中。事实证明,个人奋斗如果完美地契合了时代的曲线,那么所带来的收获将会被无限放大,靳羽西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个规律。第一件事,她打开了中国望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在这一点上,她选择了一个厉害的武器——传媒。这和她的成长背景也有关系。靳羽西祖籍在广西桂林,爸爸是岭南派著名画家,年全家移民香港。▲功成名就的靳羽西回到家乡桂林建了小学。羽西家刚到香港时没什么财产,但她有一个特别明智的妈妈,妈妈来到香港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子。投资房产让靳羽西家收获了可观的财富,也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我刚到香港时,受到的是二等公民的待遇”,但是没过几年,他们家就从平民阶层跃升到中产。年我家从搬到了香港,随身并没有带很多财产。但我的母亲十分善于理财,她总能使我们觉得自己很富有。她把大笔钱投资到房地产中,当我准备到美国读大学时,母亲就出售了她投资的其中一套房子。

这也影响到了羽西的理财观念,她在自己的书里多次提到“拥有不动产无疑是个好靠山”。

当我有足够的钱来付首付时,我就立即买下了自己的公寓。那时我只有二十多岁,这是我做的最明智的事情之一。

童年在内地,少年在香港,成年之后到了美国读书。多地的生活带来广阔视野,多种文化背景的交织让靳羽西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她懂东方、也懂西方。▲七十年代的靳羽西,那时她还在寻找自己的路。在美国毕业后,靳羽西短暂地做过对外贸易,随后她在曼哈顿的一家电视台做记者和主持人。也是在那个时候,她积累了一些媒体经验,利用自己的东方背景,在美国公共电视网(也就是现在的PBS,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公司)制作了一个王牌节目《看东方》。▲《看东方》节目中,羽西和东北一家人坐在火炕上吃饭。▲采访中国农民。对于当时的西方来说,中国是个极其神秘的国度,西方人好奇地想窥探一下东方世界。而靳羽西利用自己的人文背景,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向西方展示着古老中国的样子。于是我们看到在一片灰黑色的、未经开放的国度中,出现了一个非常鲜亮的女人,她梳着经典的波波发型,穿着亮色的时髦衣服,化着妆,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穿梭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中西方文化产生碰撞,一些东西在冲突,也在萌芽。“我来中国拍外景时,还是改革之初,很多地方没有人拍过,而且是不让拍,但国人对我是蛮好的,让我顺利拿到许可证。”▲在纪录片里,靳羽西还展示过当年拿到了各地政府的许可证,这些文件都被她仔细装裱、珍藏。▲那时羽西的时装穿着让沉浸在灰白黑中的中国人感到特别新鲜和时髦,她到哪里,哪里就是焦点。《看东方》做了八年,在美国产生很大影响力,羽西因此成为著名的主持人、制片人。国庆35周年时,羽西在美国公共电视网全程直播了国庆大典。与此同时,国内媒体看到了她的影响力,也邀请她回国做节目。年,那时的CCTV只有一个频道,而在这仅有的频道里出现了一个新鲜的、非常洋气的节目,叫《世界各地》,主持人就是靳羽西。《世界各地》当年在中国造成了极大震动,很多国人是通过这个节目第一次了解到外国是什么样子。靳羽西本人也极努力,她有西方的视野,有先进的传播理念,又舍得花钱,坚持用最好的团队——“我坚持用一流的摄影师、一流的制片、一流的团队,所以整个节目的费用非常高。”▲《世界各地》拍摄团队,有中国人也有美国人,大家团结一心,要把节目做好。

她花钱请最贵的语言老师来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其中包括一位英语谈话专家,以及两位普通话老师。

在我找的专家中,最有名的多萝西·萨诺芙(DorothSarnoff),她每小时收费美元,连布什总统等许多政治家都在她那里上过课。

靳羽西采访了非常多的名人,锻炼了她的社交能力,奠定了她最初的人脉基础。▲采访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与查尔斯王子交谈。《世界各地》与《看东方》两档节目同时发展,羽西成了穿梭在中美两地的热点人物,她几乎与所有的中美名人都打过交道。也因此,作为中国官方媒体的好朋友,靳羽西身份特殊,影响力很大,在春晚的观众席一坐就是二十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九十年代时尚名媛“第一人”

八十年代,国门渐开,靳羽西充当了那不可替代的文化交流的一份子。时间进入九十年代后,靳羽西嗅觉敏锐在开始了她的事业第二春,那就是在中国内地对时尚一片空白的时候,开始做她的化妆品生意。这个决定在当年还是很有争议的,中国的商业环境并不完善,商人的身份显然不如CCTV的知名主持人更体面,而且商业更苦更累:“如果说做电视的难度是一百,那么做商业的难度是一万。”但靳羽西给出的原因是“我做了几千几万期节目,什么奖都拿过了,什么人都采访过了,我需要挑战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在商业社会时尚圈浸淫了多年的名女人,她看到了中国女性在那个年代的贫乏与封闭,没有人懂得化妆、也不敢化妆,市面上没有任何化妆工具,很大一部分女人在压抑自己爱美的天性。我记得去过一所名校开讲座,谈了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可以利用工具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你不用化妆品,那也没有问题;如果真的要用,那我们就要用好它。讲座完后整个会场沸腾了,分成两大派。一半的人说,我们永远素面朝天,不需要打扮。另一半则说,我们应该知道如何打扮得更现代化,更漂亮,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演变。那时还有这种辩论,现在已经绝迹。于是,靳羽西开创了自己的化妆品品牌,并且成为中国女性的“美丽启蒙人”,时代的“第一次”又被她赶上了。▲上海街头的羽西画像和真实的羽西,黑白灰的中间一抹鲜亮的红色。她到各地举办讲座、出书,普及化妆技巧和色彩知识,手把手地教大家怎样才能看起来更美,普及女性基本的礼仪和社交规范。她提炼出了一整套针对亚洲人的美丽诀窍,比如黄皮肤穿红色衣服最好看,比如耳饰是最重要的首饰,比如口红是生活的必需品等等。九十年代的羽西,无疑为无数中国女性的精神层面来了一次空前的大改革。国外媒体把镜头对准了她,说她“用化妆品打开了中国”。▲九十年代法国报纸画的漫画,意指羽西的口红像是大炮一样。从那开始,羽西几十年来都在和“美丽”这件事打交道。

她有着超强的商业头脑和洞察力,太懂得“美”能带来的生产力价值,也明白几乎全世界所有女性都在追求一件事,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看。这其中的能量太大了。

美貌的市场价值不在于美本身,还在于美貌的人从小就得到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yjd/82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