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动态与趋势关注疫情冲击下的贫困人口


                            

原创杨海霞中国投资参考

导读

许多过去刚刚摆脱贫困的人极有可能再度陷入贫困。世界上大多数面临贫困和粮食不足的人生活在农村地区,要采取措施减轻疫情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

●潜在粮食危机

●采取措施减轻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各国和地区,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失去生计,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和朝鲜代表马文森(VincentMartin)在接受《中国投资》杂志采访时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之前,全球约有7.34亿极端贫困人口,限制货物和人员的流动虽然对于阻断疾病传播十分必要,但往往会导致市场链和农产品贸易的中断,给依赖这些产品的人口造成重大的潜在影响。

为了减轻这些影响,粮农组织敦促为弱势农村贫困人口的生计提供支持,改善以现金、关怀援助、医疗保险和具体的劳动保障形式的社会援助,支持季节性工人、移民和非正式工人以及农村妇女、土著人民和老年人,提供具体的干预措施。

潜在粮食危机

《中国投资》:先前的危机告诉我们,全球粮食供应可以养活全球人口,而人为因素往往导致饥荒和危机?在当前的COVID-19疫情中是否可能发生粮食危机?

马文森(VincentMartin):加强粮食系统对于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至关重要。然而,武装冲突、极端天气、病虫害和传染病爆发,以及其他紧急情况引发的全球危机状态下,就会给这些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冲击粮食安全的四大要素——供应、可获取性、稳定性和利用率。

毫无疑问,目前世界粮食市场供应充足。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一期《粮食展望》显示,年底,世界小麦产量约达到7.65亿吨,创历史新高。预计年,谷类总产量至少将达到14.25亿吨,为历史第二高的水平。这是两种重要的主食粮食。-年出现过粮食危机,主要是由于库存低迷和适销对路的粮食过剩导致消费价格飙升,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情况与之前不同。许多人失去了生计,无力获取粮食。各国为防控疫情所采取的封锁措施,给物流带来了挑战,影响了粮食的可获取性,尤其是那些高价值商品——如新鲜水果和蔬菜、肉类和鱼类等。保持国内和国际价值链的运转,是提高粮食可获取性,避免潜在粮食短缺的关键。除非在地方和全球范围内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粮食供应链不被打乱,确保人们有能力获得粮食,否则,在脆弱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可能会出现地区性的粮食短缺,甚至是潜在的粮食危机。

《中国投资》:您认为,当疫情继续蔓延时,哪些因素会影响全球粮食供应链?从目前的角度来看,有这样的迹象吗?我们如何预防呢?如果疫情持续到明年,那么粮食的物流和供应将受到多大影响?

马文森(VincentMartin):虽然没有必要恐慌,因为世界上有足够的粮食供应来养活每个人,但我们可以看到,有迹象表明,这场大流行病已经影响到整个粮食系统,最重要的是粮食供应链。

为了防止大流行病的蔓延,大多数国家都关闭了边境,中止了运输环节,并实施了各种限制措施,迫使人们留在国内,经济活动停滞不前,给当地,以及全球粮食供应链物流运输带来了巨大挑战。过去20多年来,迅猛发展的全球化也延长了大洲间的粮食供应链。

对农业劳动力流动和投资品供应的限制也对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挑战,危及弱势群体的粮食安全。

同样重要的是,要确保限制贸易的短期措施等政策不会扭曲全球市场。必须维持全球粮食贸易,因为人们消耗的卡路里中,五分之一是进口产品提供的,比40年前增加了50%以上。-年粮食价格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恐慌性的政策应对措施,如出口禁令和通过短期大幅增加进口,建立战略粮食储备,将加剧市场混乱,特别是对低收入缺粮国家,还会给人道主义组织为穷人和弱势群体采购物资带来巨大困难。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大流行病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大量人员失业、收入减少、本地市场粮食供应有限,可能会对粮食获取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政府致力于应对这些挑战。例如,在中国,对于那些因防控措施返回老家,并因此滞留在农村地区的农民工,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措施支持他们,为他们提供了能力提升培训、补贴计划、金融服务和其他优惠支持措施。印度正在推出交易软件,基于仓库进行食品买卖,以减少农民在批发市场售卖造成的拥挤风险。波兰正在提供补贴贷款,以保持食品加工场所的运转。南苏丹允许餐馆提供外卖服务。俄罗斯联邦于4月开始实行封锁措施,该国正在向有孩子的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补贴。

《中国投资》:您认为世界上哪些地区可能成为粮食安全的高风险地区?如果粮食价格上涨,非洲将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吗?世界各国应如何应对这一可能的危机?

马文森(VincentMartin):不言而喻,存在人道主义危机的国家特别容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目前这种疫情状况下,最脆弱的国家往往在生命和生计的损失上受到的影响最大。

根据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欧盟、美国国际开发署、人道协调厅联合发布的《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截至年年底,按照综合粮食安全阶段性分类,55个国家和地区有1.35亿人经历了严重的粮食不足状况。在该报告所涵盖的1.35亿人中,超过一半(万)生活在非洲。

这种流行病不分国界。如果在某一个地方不加以控制,整个人类社会就会面临危险。没有“一刀切”的解决方案,但有许多举措可以激发出适应性政策,快速启动,帮助民众解决问题。在此背景下,粮农组织推出了粮食和农业政策决策分析系统(FAPDA),以辅助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危机期间的智能决策。FAPDA现已可以免费使用,它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可以查询世界各地的决策者为应对和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其国内展开的工作。各国和各大洲之间迅速沟通和分享经验,对于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做法和政策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做法和政策已经证明,在大流行病的影响下仍能切实维持有效的粮食系统运作。

采取措施减轻影响

《中国投资》:疫情会加剧贫困吗?您对此趋势有何看法?对此如何应对?

马文森(VincentMartin):新冠肺炎疫情还没有结束,今年一年都可能会一直持续,波及各国和地区,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失去生计。许多过去刚刚摆脱贫困的人极有可能再度陷入贫困。世界上大多数面临贫困和粮食不足的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在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之前,约有7.34亿极端贫困人口,其中80%生活在农村地区。76%从事农业工作。虽然物理距离、相对隔离和人口密度较低,对农村地区控制疫情扩散有利,但随着疫情的蔓延,农村地区特别容易受到大流行病的间接影响。

从历史和类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看,限制货物和人员的流动,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社会经济影响,远不止对健康的直接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到最脆弱的群体。虽然这些限制措施对于阻断疾病传播十分必要,但往往会导致市场链和农产品贸易的中断,给依赖这些产品为生的人口,及粮食和营养安全造成重大的潜在影响。

为了减轻这一流行病对粮食和农业的影响,粮农组织敦促:1)立即为弱势农村贫困人口,包括农民工和非正规工人的生计提供就业支持;2)确认新冠肺炎疫情对小规模生产者和企业可能造成哪些严重影响,并推动包容性经济复苏进程;3)改善以现金、关怀援助、医疗保险和具体的劳动保障形式的社会援助,以促进社会保护;4)支持季节性工人、移民和非正式工人,确保他们获得公共服务,并确保他们的工作环境安全,以限制病毒的传播;5)认识到农村妇女、土著人民和老年人面临的具体制约因素,及其在农业粮食系统中的作用,并提供具体干预措施。

《中国投资》:您认为在粮食安全方面进行国际合作是否有障碍?国际组织在确保世界粮食安全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挑战是什么?

马文森(VincentMartin):《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加强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方面的全球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新冠肺炎大流行病对各国政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即既要继续专注于全球合作,同时又需要紧急应对国内的挑战,阻止疫情的传播,确保粮食供应。在设计应对政策的同时,我们需要牢记,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yjd/139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