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乳腺癌防治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如果这一趋势保持不变,预计年患者将高达万。
7岁童患乳腺癌?补品造成雌激素过量
一年多前,医院接诊了一例7岁男童乳腺癌患者。孩子右胸上长有包块,检查后确诊为乳腺癌。进行肿瘤切除后,发现其乳腺肿瘤为恶性。
从家长口中得知,孩子小时候身体不好,为了补充营养,到处买来蜂王浆等补品给他吃,其余日常饮食和生活作息与其他儿童没有差别。医生判断,男孩患上乳腺癌可能因为补品造成的雌激素过量。
△蜂王浆
男性患乳腺癌?不要讳疾忌医
42岁的蓝先生是一名中学老师,工作忙碌时喜欢抽烟解压,有段时间每天两三包。后来,蓝先生发现右胸上长了一个不小的包块,但并未重视,大半个月后,包块开始疼痛且变色,医院检查。医生发现,蓝先生右侧乳房三个病灶需要马上切除,所幸手术切除后发现是良性的。
由于肥胖、过度饮酒以及雌激素摄入过多等因素,男性患乳腺癌也并不稀奇。专家提醒,乳腺癌不是女性专属,目前男性乳腺癌发病率约为1/20万,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
很多男性直到乳腺癌晚期,感到疼痛才发现自己罹患乳腺癌,这时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男性一旦自己发现乳房有肿块或出现乳房肥大,要及时就医。
早期治愈率达90%以上要定期做乳腺检查
乳腺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女性患者中发病率最高,但死亡率仅排第5,与肺癌、肝癌等高死亡率癌症不同,乳腺癌患者中每4人不到1人死亡。
大多数乳腺癌可治愈,这是由于乳腺癌位于体表,长出肿块可以摸到,加之乳腺癌的治疗发展得非常快,因此疗效也比较好。临床实践证明,早期发现的乳腺癌治愈率达90%以上,发现一个早期乳腺癌对患者的意义远大于目前任何治疗方案。
在我国,主动进行乳腺检查的并不多,这就给乳腺癌的发生有了可乘之机。应该定期做乳腺检查,尤其是45岁以上的女性,每1至2年做一次正式的乳腺检查非常必要。
乳腺疾病常见症状
①疼痛:剧烈疼痛伴触疼常为乳腺炎症表现,局部疼痛见于乳腺的单纯性增生和囊性增生,乳腺癌病人多为轻微疼痛或无痛。
②肿块:注意部位、大小、肿块的生长速度,表面是否光滑,与周围有无粘连固定,有无压痛,肿块的数目等。结块和肿胀感,是男性与儿童乳腺癌最明显的早期症状。
③腺体局限性增厚,一般多为乳腺增生。但乳腺增生≠乳腺癌,它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④溢液:溢液可为乳汁样、浆液样、水样或血性溢液。
⑤皮肤异常:乳腺癌早期可见乳房皮肤溃疡、皮肤红肿、增厚、桔皮样改变及静脉扩张。
⑥男性一侧或两侧乳房若像女性一样发育、肥大,须提高警惕。
儿童防治乳腺癌重点在饮食
少给孩子吃饲养鸡鸭、黄鳝等各种肉类。这些动物在饲养过程中往往喂食含雌激素、促生产激素的饲料,尤其在特定部位残留较多,比如家禽头颈部腺体和动物内脏。各种抗生素、食物添加剂、蔬菜水果中的催熟剂等,也会不同程度造成儿童性早熟。尽量从天然食物中摄入营养,不要吃含有激素的滋补保健食品,如蜂王浆、人参、毛鸡蛋、冬虫夏草等。严格控制高脂肪油炸类垃圾食品。
另外,家长应注意不让儿童接触到成人内容的电视影像与书籍,以免刺激性腺激素分泌,导致内分泌失调。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速全世界第一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在中国,每十名女性就有一人患有乳腺癌、或者认识患有乳腺癌的朋友。中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速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在全世界排第一。
我国乳腺癌高发年龄主要有两个年龄段,分别是45岁~55岁和70岁~74岁,而在美国,65岁以上女性才是乳腺癌的高发人群。
十类女性易患乳腺癌
①13岁以前即有月经初潮或至50岁还未停经的妇女,得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②晚婚晚育或婚后没有生育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比已生育的高;
③未哺乳或哺乳期过长的,得乳腺癌的机会比正常哺乳者要多;
④独身未婚妇女较已婚妇女易患乳腺癌,且年龄越大这种倾向愈加明显;
⑤乳腺因各种原因反复多次接触放射线者,也会增加患癌的机会;
⑥一侧已得过乳腺癌的,对侧再患癌的机会比正常未得癌的可能性要大;
⑦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的,患癌几率大增;
⑧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⑨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的,容易患乳腺癌;
⑩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明显高于没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远离乳腺癌预防重于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恶性肿瘤可预防,1/3可治疗,1/3可治愈,预防癌症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指出,防癌最简单方法是多吃果蔬、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保持标准体重、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戒烟限酒。只要坚守“预防重于治疗”的第一道防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已知的危险因素,再加上定期筛检的第二道防线,远离乳腺癌并不难。
(来源:央视新闻综合)
本期监制丨宣明栋
主编丨许蓬
编辑丨高楠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yjd/1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