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时间中讲述故事小亚细亚的前世今生建筑与艺术学生会
学过初中地理的我们,
知道亚洲的全称是亚细亚洲,
可你知道在欧亚交界的土耳其,
还有一个小亚细亚半岛吗?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
小亚细亚的前世今生。
今天的旅游胜地
亚细亚半岛今天所属土耳其共和国,
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小亚细亚拥有众多的宗教和人文旅游资源,
除了爱琴海这样的自然景点,
世界七大奇迹中两个都在这里,
这里还盛产土耳其烤肉和葡萄酒。
(以及调皮的土耳其冰激凌)
爱琴海沿岸
人文景色
地理位置
小亚细亚半岛,又称安纳托利亚半岛,是亚洲西部的半岛,位于土耳其境内,主要由安纳托利亚高原和土耳其西部低矮山地组成,陆地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
图上箭头处为小亚细亚半岛
亚洲西部半岛。位于土耳其境内。北临黑海,西临爱琴海,南濒地中海,东接亚美尼亚高原。
亚细亚半岛与亚洲
亚细亚洲的来历,源于古闪米特人的一支腓尼基人。腓尼基人生活在今天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地中海沿海地区,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相当于我国的西周时期。
当地自然风光
腓尼基人善于航海和经商,为了辨别方位,把爱琴海以东地区称为“日出之地”(Asu),爱琴海以西地区称为“日落之地”(Ereb),这便是亚洲(Asia)和欧洲(Europe)的由来
灿烂辉煌的早期
小亚细亚半岛临近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文明发源较早,
一度创建了数个辉煌灿烂的文明。
同时攻伐不断,
消灭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两个。
赫梯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民族。公元前年,赫梯人进入小亚细亚半岛,建立了赫梯王国。前年,赫梯人南下消灭了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
赫梯王国王都遗址
随着赫梯王国战乱,亚述帝国顺势崛起,公元前8世纪,赫梯王国被亚述消灭,同时,亚述也消灭了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埃兰文明。
亚述浮雕
再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崛起,将整个小亚细亚纳入了帝国版图。阿拉伯人称小亚细亚为“罗姆”,罗姆就是“罗马人的地方”之意。
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建立了著名东正教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
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
战乱不断的晚期
拜占庭帝国衰微,
东北亚迁徙所至的突厥人崛起,
小亚细亚半岛宗教和文化和欧洲分离,
欧洲地区不断发动十字军重夺半岛,
战乱与宗教纷争不断。
突厥人从东北亚迁徙到西亚,攻陷君士坦丁堡,生擒拜占庭皇帝,建立了塞尔柱帝国,塞尔柱帝国衰弱后,分裂成罗姆苏丹国,罗姆苏丹国中的一个诸侯国,吞并其他国家,成立了奥斯曼帝国。
为了彰显伊斯兰教,打击东正教,奥斯曼帝国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对面,仿照圣索菲亚大教堂,建造了规模更加宏大的蓝色清真寺。
蓝色清真寺
别树一帜的特色建筑
小亚细亚半岛建筑深受其历史影响,
历史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格,
尤其宗教色彩浓重。
毫无疑问的是,
小亚细亚半岛建筑在历史的沉淀下,
具有着别样的魅力。
小亚细亚处于东西方交界处,兼具东西方的一些特点,又有自身的韵味,形体厚重厚实一些,色彩或炽烈或质朴温暖,有人情味,应该是土耳其一贯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汇处的延续。
小亚细亚半岛建筑受到传统的地中海建筑风格影响,突出了建筑的色彩变化。但不同于地中海建筑的白墙黄顶,该地建筑多采用白墙蓝顶,海岸屋顶的颜色衬托着湛蓝海湾,形成了协调的美感。
意大利佛罗伦萨(白墙黄顶)
达达尼尔海峡与爱琴海(白墙蓝顶)
在宗教建筑上,无论是圣索菲亚大教堂还是蓝色清真寺,都有着宏大的规模和众多宣理塔(尖塔)同时,该地圆形穹顶的建筑形式逐步传入欧洲,影响了欧洲的教堂制式。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教堂圆形穹顶受小亚细亚半岛建筑风格影响,带有浓重的西亚色彩。
莫斯科圣巴索大教堂
圣巴索大教堂的洋葱头,被认为是圆形穹顶的变种。
得益于纷繁复杂的历史历程,以及宗教与文化的碰撞,如今的小亚细亚半岛融合了西亚与南欧的传统文化,逐渐演变出了独属于自己的亚细亚文化。
异域山水、独特人文,对于这片神奇的土地,你有没有心驰神往呢?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就去看看吧!
编辑人:高天翼、赵浚潮、帅琦
审核人:吕剑霄、霍昕玥、杨成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syg/9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