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富顺知青争朝夕文化促进中心诗文作品选七


单吃中药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24579.html
五千余载大华夏命运转折,共和国初诞正值弱冠;六十年代新中国坎坷艰难,众列强环伺欲扼摇篮。世界潮流波诡云谲,列强亡我虎视眈眈。我党坚强领袖英明,战略调整布局内迁。西部大漠研发两弹,西南后方入洞进山。为此宁静小城起烽烟迎千军驻扎,从此温情沱江荡清波饮万马备战。曾经工运英雄抗战老将,如今领命挂帅经略三线。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财,造就大后方巩固大西南。拜别父母挥泪妻儿远离故乡,一路风尘风餐露宿奔向四川。迎来高校上千学子军转战士英雄首长,云集全国廿四院所最优工人科技人员;六五年誓师回澜塔下雒水之滨,仅一载建起巍峨挺拔化工城垣。高分子化工材料与国家一道初创,硅氟合成及加工同国运息息相关。绘宏图哪有一挥而就,创伟业岂不历尽艰难。渴饮稻田之水挥汗如雨砌下一砖一瓦,饥餐乡土之粮意志如钢造就百千釜罐。碎石砌成干打垒斗室成家数口相拥窗含风雨,钢铁铸就生产线十里为营众志成城一往无前。建设大军夜以继日进行没有硝烟的战斗,富顺百姓箪食壶浆相助确是坚强的后援。时蔬鲜美鱼虾滋养豆花香辣供养学者科研,文化交融科技传播人情相亲推动进步发展。从此富顺依晨光而更富更顺锦上添花,于此晨光靠富顺而更强更壮攻关不断。拥有优秀之人才坚强之队伍方能缔造伟业,焕发团结之力量奉献之精神定可创造辉煌。虽来自五湖四海东南西北工农兵学,却能够步调一致同心同德纪律如钢。大事业绝非个人所为可以功成,小成就也需团队协力各展所长。一个一个平凡的日夜,奉献最美好的青春和智慧;一个一个坚固的堡垒,攻破才迎来了成功与荣光。数家珍五百余项科研成果灿烂罗列,论功勋六千余人团结奋斗抒写华章。质量闻名业内在于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大国工匠,产品为此可以上天揽月下海徜徉;成果蜚声海外全凭殚精竭虑争先恐后智慧光芒,硅氟凭此方可占领高地雄霸一方。化工城半个世纪从未熄灭夜以继日机声轰鸣明灯闪烁,晨光人寒来暑往一直坚守夙兴夜寐宵衣旰食追逐梦想。回首往事号角激荡犹在耳畔汗流浃背实干兴邦,瞩目今朝塔釜管线矗立目前自动智能园林工厂。今日之晨光远非昨日可比,昨日之晨光奠定今日辉煌。乘改革东风转制中没有掉队,扬前进风帆科技上继续领航。漫长的奋力的拼博,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伟业;默默的无私的奉献,作的是隐姓埋名的栋梁。四代人传承一种精神,五十年共筑一个梦想。献了青春献子孙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为了中华家与国矢志不移代代担当。铁打的营盘必有前仆后继坚强斗士,无畏的精神一定开花结果代代传扬。人虽变物亦非唯独梦想依旧,志未移情依旧还是初心不忘。当年的创业者将骨灰洒在这片热土上寄托英灵的期盼,如今的奋斗者更远见卓识坚守阵地上红旗永远地飘扬!晨光人永远深爱曾经奉献过的晨光,晨光永远承载晨光人的追求与热望!回澜塔下我们与晨光有缘同呼吸奋力拼搏生生不息,沱江之畔晨光有我们同程共命运坚定不移奔向理想。晨光-----我们想您!一直与您同在不离不弃岁月同长!我们爱您-----晨光!愿您自主独立愿景实现再创辉煌!注:作者曾在晨光工作多年。辣椒原产墨西哥、秘鲁等地,最早种植和食用辣椒的是印第安人。年哥伦布探险,才从西半球带回令东部世界为之一震的美洲辣椒。明代文学家高濂的《遵生八笺》载:“番椒,丛生,白花,子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子种。”此书成于年明代万历年间。清康熙二十三年()十月,朝廷开海禁,允许百姓海上捕鱼、贸易,四年后即年,陈淏子的《花镜》一书出版,有了我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详细记载:“番椒,一名海疯藤,俗名辣茄。本高一二尺,丛生白花,深秋结子,俨如秃笔头倒垂,初绿后朱红,悬挂可观。其味最辣,人多采用。研极细,冬月取代胡椒,收子待来春再种。”但当时主要是把辣椒当做花卉来观赏。直到汪灏等受康熙之命编著的《广群芳谱》年出版时,才将“番椒”作为“花椒”的附录,列入“蔬谱”。可见,辣椒从海外传入我国后,从花卉到蔬菜到调味品,至少经历了20多年。这时期,汤显祖《牡丹亭》、徐光启《农政全书》、刘若愚《明宫史》、蒲松龄《农桑经》、朱彝尊《食宪鸿秘》等书中,也有了关于辣椒的记载。

^辣椒花

清朝人称辣椒为“番椒”,四川人则把辣椒叫成“海椒”,两种称法,都道出此物来自海外。嘉庆年间,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地区,辣椒已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宣统元年()刊印的傅崇榘编撰的《成都通览》,就记述了晚清成都农家普遍种植辣椒的情况。还记有什邡的朱红辣椒和鲜红小海椒,江安的蔊椒,南江的满天星和牛角椒,金堂的高树辣椒,内江威远的七星朝天椒,万县的树辣椒,乐至的灯笼海椒,华阳的朝天椒、大红袍和纽子辣椒等。辣椒既然是由海路传入我国,为什么不是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普遍种辣椒吃辣椒,而是长江中上游的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及云南、贵州、陕西大种大吃辣椒呢?这恐怕与这些地区以谷物为主的食俗、多雨潮湿的气候以及丘陵山地适宜栽种辣椒之故有关。因为吃辣椒可以开胃振食,促进食欲;同时辣椒具有驱寒、祛风之功能,自然吃的人多。吃的人多且土壤气候又易于栽种,于是就形成了产销的良性循环。自贡的鲜辣椒可以从夏初吃到秋末初冬。大量上市时的青椒价贱,小户人家就煎“虎皮海椒”吃。少量清油,猛火煎整只整只的青肉椒,直到椒皮起泡,状如虎皮,故名“虎皮海椒”,拌上酱油、米醋,味道鲜香酸辣,极佐饭。如果将肉椒放在柴火灰堆里煨熟,或放在明火上燎熟,撕去黑皮,加盐,拌皮蛋,淋上熟油辣椒、米醋,那就是苦夏难得的美食了。青椒炒肉丝则要有客人时才能吃到。自贡盐帮菜中有款独特菜家常菜叫“假鱼海椒”,就是菜籽油烧熟后,放入剁碎的泡海椒、泡姜、泡蒜、泡酸菜炒香,再放入剁碎的青辣椒煸炒,然后放点猪油,加上嫩姜丝,端上桌时再撒点鱼香丝儿,吃起来真如家常鱼——只是无鱼,令人食欲大振。^虎皮海椒在自贡,秋末,家庭主妇们就将微红、半黄及绿者的鲜辣椒舂碎,同经蒸熟后发酵的胡豆瓣、井盐、花椒、八角、三奈等搅和在一起,装入细口坛内,烈日下暴晒十天半月,制成胡豆瓣辣酱,当做来年的调味品。中秋节前,家家就要泡上一两坛辣椒——大多是扯辣椒杆杆的杂椒,有青有红、有大有小、有老有嫩,这种辣椒价便宜。冬天菜枯且贵,一家老小就常常以泡辣椒佐饭。能吃辣的就一两口一只,不能吃辣的就四五口一只,但一口辣椒就能佐一口饭。一顿泡辣椒佐红苕稀饭下来,常常是浑身冒汗,大口嘘气,舒服酣畅,不亚于而今吃火锅。^泡海椒少年不识五味,我常常误以为只要放了辣椒,就什么都变成辣的了。年长后,才品出辣椒的风范来。川菜的基本味为咸、甜、麻、辣、酸,五味调百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辣是川菜基本味之一。辣椒与什么食材都匹配,荤类如鸡鸭兔、猪牛羊、鱼虾蛙等;素类如豇豆茄子、青菜萝卜、豆角瓜类等。辣椒盖味不受味,就是加入辣椒后,能吃出辣味,但细品,又能品出主料的味道来。比如辣子鸡丁与青椒肉丝,都同样具有辣,但辣子鸡丁的复合香味与青椒肉丝的复合香味、辣子鸡丁的辣味与青椒肉丝的辣味又迥然不一。所以说,辣椒具有君子的相容性,又有独立性。自贡盐帮菜之所以能在川菜中有一席之地,就因为善用椒、姜,自贡“鲜锅兔”的鲜辣,就是巧用了鲜辣椒、子姜的结果。早在汉代,四川人就已形成“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风尚。当时受调味品的局限,好尚的“滋味”主要不过咸鲜和甘甜;好尚的“辛香”主要还是姜、花椒、食茱萸之类种植调味料之辛辣和香气。胡椒是宋代时入川的。当明末清初四川大量种植辣椒后,川菜味道才有了划时代的变化而成为全国之冠,才有了“味在四川”的说法。所以说,辣椒在川菜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调味中的灵魂之物。人们对于辣味的感觉,很奇妙。因为这感觉不仅由味蕾引起,也是同嗅觉、肤觉、热觉、痛觉相联系的,是人体整个味分析器统一活动的结果。食用过程,你可以直接感觉到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促进胃的运动,强烈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温暖感,引起强烈的食欲。辣椒一入口咀嚼,立刻引起强烈的爆炸感,接着是浑身发热,口腔有烧灼感,可是待稍平静后,你又是一种温暖的感觉。这就使你停不下来,继续吃下去,又是爆炸感、浑身发热、口腔烧灼、接着是浑身舒坦……周而复始。^红油火锅其实,单辣就有许多种辣法,鲜辣椒与干辣椒的辣法不一,泡辣椒与油辣椒的辣法又不一。川菜中就有酸辣、麻辣、油辣、香辣、糊辣、鲜辣、脆辣、甜辣、苦辣等之分。虽然,“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然而,川菜也并非什么都辣,川菜有多种菜肴,带辣味的菜不到30%;《湖南菜谱》收名菜多,其中辣味菜只10%多一点。辣椒还被人们制成众多的调味品,如辣豆瓣、辣椒酱、辣椒油、辣椒糊、辣椒面、辣椒汁、辣椒干、辣豆豉、腌辣椒、泡辣椒、醋渍辣椒、虾油辣椒、辣椒盐等。自贡生产的香辣酱,一年产值10亿元。干辣椒富含VC,能预防坏血病,自古以来,美洲、欧洲的商人外出经商就必备此物。辣椒中的生物碱辣椒素是一种高热刺激剂,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时,就人人都备有干辣椒驱寒。现代科学认为,这种高热刺激剂能促进脂肪的新陈代谢,因此辣椒具有减肥作用。而今,辣椒不但川渝湘鄂云贵陕人离不开,在全国大多地方也都成了时髦调味品。自贡盐帮菜离不开威远新店子的七星朝天椒,“新店海椒”也产于自贡、荣县一带。另外,永川的尖尖椒、泸州的单子朝天椒、攀枝花和凉山的小米椒等,都与“新店海椒”齐名,被称为川渝“四大名椒”。威远新店子的七星朝天椒为什么那么辣?除品种原因外,地域是重要原因。^七星朝天椒樵斧年出版的《自流井》(第一集),有“自流井之食品”一章,其中写道:“辣椒之最烈者,为七星椒,其力倍于鸡心钮子等椒,长寸许,每攒七枚,如标梅七实,故名七星,每十斤一千一二百文,新店子地方所出,距井四十余里。”当时,好的猪肉才卖二百文一斤呢。樵斧真名叫傅崇榘(—年),四川简阳人,成都报人先驱,代表作为《成都通览》。七星朝天椒就是七枚椒果为一撮生长在一个果蔸上,朝天(朝上或者斜朝上)生长的辣椒,产于威远、荣县一带,以威远县新店子产的为最佳。年,干海椒被列为省管三类产品,自贡市供销社从新都县引进海椒良种,组织农村发展海椒生产,实行计划收购。年,自贡市干海椒产量就达到10万斤。年,在兴隆、仲权、新胜、九洪、联络等5个公社建立了海椒基地。年,自贡干海椒产量达到万斤。改革开放后,自贡成立了辣椒协会,年,自贡辣椒协会被四川省农业厅、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畜牧食品局、省科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林业厅评为全省“百强协会”。富顺县人杨世聪成立了杨世聪杂交辣椒研究所,先后培育出了辣椒杂交一代系列新品种84个,年正式注册了“蜀研牌”商标。年,杨世聪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世界有条“辣带”,古巴、委内瑞拉、墨西哥、美国、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意大利、西班牙、埃及、苏丹、尼日利亚和我国都属于“辣带”中的国家。我国也有一条“辣带”,贵州、湖南、江西、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等省市都在这条“辣带”中。而今,不但“辣带”地区的人吃辣椒,不是“辣带”地区的人也吃辣椒了,现代人,谁不“尚滋味”“好辛香”呢?——载《食话实说》(《食话实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年4月出版,页,定价39.00元。)烟雨柳江,活色生香。五月三日,我们一家人自驾到柳江古镇玩耍。进入古镇,明清时代的建筑映入眼帘。泊好小车,找了一家干净幽雅的民宿后,我们沿着杨村河边的石板路游览。只见一座座木板房吊脚楼依江而建,“山水阁”算是较有名的一家客栈了。三层高的木楼房,古朴典雅,屋基用硕大的鹅卵石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排列夯实,很有特色。从楼门正中分别下左右石阶梯,可到门下面的石板路上。一楼有“美人靠”的廊道,可倚看沿江风景。一棵千年古榕树,屹立在古榕码头,榕树上缠满了红布条,是善男信女祈求神树的庇佑吧?码头边有一个八卦形的拦水坝,也曰“重力坝”,为古镇一个有名景点。由许多大石墩组成,蜿蜒着到对岸。从一个个间距有点宽的石墩上迈过去,有点恍惚,大权牵着我的手,才敢过去。绿莹莹的河水从石墩的缝隙流淌到坝下,坝下是一平坦的河滩,有许多孩童和大人在玩耍戏水游泳。有的人胆大,贴身靠在坝上水流处,享受着流水淌过全身的惬意。羽航拿起水枪,也汇入了这个欢乐的人群,嬉闹着,欢笑着,全然不顾头顶上的烈日炎炎。过了重力坝,这里是休息的好去处。河水在这里被引入了好几条小渠,小渠里摆满了麻将桌椅,人们赤脚放入水中,享受着河水的清凉冲刷,手上玩着麻将,小桌上摆着香茶,一副悠然自得的市井图画!这里还有一个小型水上游乐园,有独木桥,吊桥,铁索桥,秋千桥……,羽航每种桥都去玩一遍。走独木桥时,还有点害怕,后由海儿保护,方才过去。秋千桥是最好玩的,众多小朋友在上面晃荡,一不留神就摔入水中,爬起来又上桥,用水枪互相喷射,溅起无数的水花。乐此不疲地尽情追逐着,嬉戏着,挥洒孩童的天真烂漫,留下调皮可爱的靓影和无拘无束的笑声飞扬。横跨杨村河,连接洲心岛的廊桥,小巧而精致。坐在廊桥上,两岸风光尽收眼底,凉风阵阵,很是清爽。洲心岛上,有柳江古镇书画院和雅纸体验馆,均是中式庭院建筑,古色古香。造纸鼻祖蔡伦的铜塑像屹立在馆前的左边地上。我们现场观赏了造纸工匠用网状的特制筛子,从木质的拌桶形状的大纸浆桶里,沥出一层薄薄的纸絮状的东西,再将它从筛子中抽离,平铺在一块大理石上,一层层的铺上,待稍干后,再几张几张的糊在大理石墙上干透,再一张张的揭下来,雅纸就算出品了。还有造纸工具:纸榨,纸臼,篁桶等。长见识了!我对羽航说:每一样东西的出品,要经过无数人的努力,我们唯有珍惜。书画院里有洪雅知名人士的书法,画作,诗词展览,这里就不赘述了。清晨起床到河边呼吸新鲜空气。只见一层轻纱似的薄雾,笼罩在杨村河上,岸边的木屋啊,榕树啊,石墩啊,牌坊啊,古亭啊,都在这薄雾里若隐若现,有雾里看花之美感。杨村河的水也不似昨日绿,而是清澈见底了,河里游的小鱼亦清晰可见。心情好,去看看曾家园吧!从洲心岛迈过另一座石墩桥,就到曾家园了。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建筑五千多平方米的曾家园,有近百年历史,庭院清幽,古朴精致,处处都有诗词楹联悬挂,很浓的书卷气。大门口的楹联:萧楼映日开诗酒,米舫横渡驾书山。是不是很豪气干云?在书房的旁边,沿着河边的二层木楼上,有长长的走廊,廊上都有“美人靠",靠在上面可欣赏古码头的景色,也可观往来的行人。试想当时的佳丽们,不能出大门,只能在这里看看外面的世界,宛如金丝雀一般,还是觉得可怜。当今女性,独立自强,可游历名山大川,岂不是喜逢盛世?曾家园几重院落均有戏台,佣人看的戏台和主人的不一样,可见等级有多森严!曾艺澄和红樱桃的卧室里梳妆台旁,洗脸架上有一乾隆年间的铜脸盆,盒外有镌刻的花卉龙凤图案,盆内沿上竟刻有密密麻麻的隶书体唐诗!可能有好几首吧,记不太清了。真的是珍品啊!在木质结构的中式建筑群中,有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式楼房,窗棂仿西式天主教堂式样,内嵌中式窗花,矗在第三重院落中央。门柱上的楹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阅尽眼前景色;笑谈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知门外尘寰。这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刘禹锡的《陋室铭》,加句后挂在这里,让我看到了园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生活从容而又多姿的情趣。杨村河边的一棵榕树上,竟然长出了心形的树干,树木亦有情。柳江古镇的夜晚是璀璨而又热闹的,沿江的饭店客栈人满为患。江边步道上,游人络绎不绝,烧烤的香味,弥漫了很远很远。人们肆意开怀地笑着,吃喝着,还能听到萨克斯的激情演奏,看到游客们合着音乐的歌声舞影。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在成浩客栈门口,唱了一支深情的张信哲的歌,得到了众人热烈的掌声。我们也陶醉其中,羽航也随着酒吧里放出来的音乐,舞动身躯,扭动双胯,挥舞双手,怡然自得地在河边跳舞。充满烟火气的夜晚,驱散了疫情的阴霾,生活重归美好。无论是千年古榕树,还是百年建筑,还是在这一方热土的人们,在时光的流转中,默默地倾诉着古老的故事,书写着令人怀古幽情的诗章,抒发着立志复兴中华的豪情。赋诗寄怀:柳江烟雨雾轻柔,八卦石墩布阵周。榕树有情连爱结,落花无意逐波流。杨村河畔童玩水,古镇牌坊曲绕喉。雅纸廊桥书画展,楹联庭院诵诗悠。

最近,富顺海尔集团的员工胡云川徒手救女童的事迹在富顺家喻户晓,人人称赞,并获得重奖,他可谓名利双收。这是他的造化,他的努力,这是给他应有的回报,给他的嘉奖是对英雄的赞誉,是对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我们为他自豪,向他祝贺,向他学习。

胡云川的事迹,使我联想到四十三年前的惊险一幕。

那是一九七七年的秋天,我还插队在乡下担任民办教师。那一天秋高气爽,沱江公社全体小学教师在红光大队民小搞教研活动。红光民小位于沱江小学出来往赵化中渡口走的公路旁边,小地名叫观音堂。从沱江小学出来到渡口,大约走一百多米就一直下坡,其中,开始下坡那段公路最陡,也就是红光小学旁边那段。那天,我们紧张的教研活动过后,背朝马路坐在操场上观看孩子们的节目表演。我们被孩子们的精彩表演所吸引,正看得起劲,突然公路上传来马的嘶叫,人们也惊呼起来:惊马了!惊马了!听到声音,我回头向公路上望去,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箭步如飞,冲向一辆正在飞奔的马车,敏捷的抓住马头上的缰绳,嘎的一声,马车停下来了。这时大家才回过神来,纷纷走向马车。那个抓住马的缰绳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和我们一起参加教研活动的红色大队民小老师――何为勋。这时,他已经把车夫扶了起来,车夫身上流着血,马车上装的坛坛罐罐,堆得高高的,车的右边两个轮子已悬在崖边,好险啊!一旦没抓住,就会车毁人亡。这时走在前面的几辆车的人回头赶来了,谁也没说话,他们扶着受伤的同伴,赶着车走了。

听何老师说,他听到汽车喇叭声,无意间回头看,只见一辆客车正上坡,马车正下坡,喇叭一响,马受到惊吓,一边嘶叫,一边飞跑起来,他就本能地跳上公路去拦截马车,当时由不得多想能否成功,就一个劲冲了过去,还幸运真把马控制住了,车夫被摔下车,却紧紧抓住缰绳,所以被马拖着跑受了伤。当时我只是在心里暗暗佩服:真勇敢!

何为勋老师奋不顾身救下一个人,救了一匹马,保了一车货,没有感谢信,没有奖励,甚至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就这样默默无闻。如果何为勋老师当时差把力气,没有把马控制住,随车摔下崖身亡,也许就成了被歌颂的英雄,就成了学习的榜样。

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看到此事的人甚多,如今还记得这件事的人有多少,不得而知。也不知别人怎么看待这件事,不管别人是否认为他是英雄,但在我心中何老师就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他箭步如飞抓住缰绳的那惊险的一幕,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脑海中抹之不掉,挥之不去。在当今社会,看到很多人利欲熏心,金钱至上,何老师本来就高大的身影在我心中就越显高大。如今他虽已白发苍苍,颤颤巍巍,但在我心中永远是那么矫健有力!

提起英雄,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了不起!甚至都想见见英雄的尊容,看看英雄的光辉形象,但是都觉得英雄离我们很远,遥不可及。其实往往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只是不曾发现。何老师就是我们身边当之无愧的无名英雄。

他箭步如飞,冲向马车,抓住缰绳的那惊险一幕,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就是一幅永不退色的图画定格在我心中,永不消失。

附诗一首,以记其事:

化险为夷

狂奔车马临崖坎,

勇士冲锋气概佳。

化险为夷人雀跃,

英雄形象美如花。

主编:袁林编辑:张树玉谢民柱陈尔康审核:陈英聂敬伟丁信友程永红制作:张树玉

富顺知青争朝夕文化促进中心诗文作品选(一)

富顺知青争朝夕文化促进中心诗文作品选(二)1

富顺知青争朝夕文化促进中心诗文作品选(二)2

富顺知青争朝夕文化促进中心诗文作品选(二)3

富顺知青争朝夕文化促进中心诗文作品选(三)

富顺知青争朝夕文化促进中心诗文作品选(四)

富顺知青争朝夕文化促进中心诗文作品选(五)

富顺知青争朝夕文化促进中心诗文作品选(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syg/64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