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守护整个夏天


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第一次直接面对书籍开箱查验,是在一个县城邮局。乡村图书馆的馆长临时不在,作为代馆长,接到电话,我只能去面对。

心善又懂行的外界朋友寄来的书,其实并无敏感,他们谨慎选择着既合适中学生年龄,又能稍微开启他们心智的读物。除去那些为着自我营销寄来自印自传的人,以及那些试图处理其他图书馆无用陈书的人,基本上捐赠者们都饱含学识和善意,如若没有这一道查验,几乎不需要筛选,我愿意一本本接过这些远方递来的书,再在每一个稍微凉爽的夏夜里,分享给来到图书馆的孩子们听。

越偏远,越谨慎。这成为了某种默许的灰色真理。在这个小城里,有着与大城市不遑多让的生活物价,文化活动却几近干涸。即便如此,但凡那小小的图书馆有一举一动,都得在当地文化部门那里多赔几次笑脸,甚至签下某些莫须有的保证协议。

邮局的那次开箱,书籍有哪些,记不真切了,工作人员的手上确实有一份长书单,他们就这样拆包,翻看,比照,我只能看着——行使“监督权”?——然后等待他们木然的脸孔稍稍舒展,点头,允许我拿走。

对不起,我不能说图书馆里就没有他们想查找的“毒草”。馆长与我是如此过度“敏锐”,如此洞悉“游击战”的真谛。每次在他们“登门拜访”之前,就会“暗度陈仓”一批去到不远处的住所。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陋室里,我们冷得瑟瑟发抖,精神高度戒备,可心里滚烫——毕竟,我们守着那一摞“杨显惠”。

《廷巴克图》的开局,这个叫阿卜杜勒·卡迪尔·海达拉的年轻人恐怕也怀着类似的心情。某些东西虎视眈眈,某些动作不容有失,群狼环伺,为了能让后世有书可读,有史可依,任何冒险,都有一份超越性的意义。

一开始,你可能会期待读到这位海达拉保护了什么了不起的书籍,却可能要轻微失望:左不过是一些经书法典、天文地理、爱情故事或者诗歌,甚至还有写写绿茶这种生活小物的零碎文字。要说“吸睛”,比起什么大逆不道的言论,这里有一本《男女行房私密手册》,可能都能称得上“刺激”。这些东西值得去守护吗?

在质疑值不值得前,先问一句:假使渡渡鸟蠢萌无用,它,就该被灭绝吗?

正因为世间的文明,不应以一国一君一言堂为准绳,所以记录下人民生息绵延,饮食爱欲的所有,都值得被保存。我们的脑中不应该仅存单一线性的进步史观,甚至螺旋式上升也可质疑:没有一种文明可以凌驾于另一种,因此不应当存在一声令下就该化为灰烬的书籍。

我不知道大家听不听TheType旗下的“字谈字畅”节目,每一次主持人穷尽语言极限向我们描述陌生字体之美时,你就好期待这是一档视频而非音频节目。廷巴克图手稿之美,也是如此,不仅在内容驳杂恢弘,而且也在形式优美无穷。

书里这样写道:

抄写员们会各种不同且复杂的书法字体:西非传统的豪萨文,以粗笔画为显著标志;来自波斯的库菲体,有着夸张的横线和棱角分明的字母,弯曲和倾斜,好像在真主面前俯首一样;还有最受欢迎的马格里布体,其特点是圆形、碗形的字母和广泛使用的曲线和圆圈。传统中东书法家一般使用一整条芦苇枝,将其削尖,因此写出来的字母非常干脆,有着坚硬的边缘线,与之不同的是,马格里布抄写员则用钝刀将芦苇切成厚条,两端钝而圆,因而写出的字更加圆润、柔和和容易辨认,对许多人来说,也更加赏心悦目。还有书法家使用当地的灌木树枝或鸟的羽毛做成的笔来书写。

从字体到工具,多元多样的手稿呈现方式仍未穷尽,在后面的描写里,与欧洲中世纪手抄本可媲美的彩色墨水、烫金、绘画……等各种手法接踵登场,纷扬的叙说直让人对那句苏丹谚语频频点头:

盐来自北方,黄金来自南方,白银源自白人的国度,但神的教诲和智慧的珍宝却只能在廷巴克图找到。

这样盛大的文明,这样宝贵的手稿,重担压在了一位本想从商的小伙子身上,海达拉本来的人生,因为一次允诺,全然改变……

为图书馆工作可是个苦差事,特别是那种百废待兴的图书馆。海达拉的工作主要是三大块:搜集、保护和修复。哪一类都需要专业知识,而年的海达拉,才刚刚二十岁。

在三四十岁可能都觉得自己是“宝宝”的当代人看来,二十岁,几乎乳臭未干,而负担一个族群智慧的事情,怎么也得让七八十岁的老人去干。不过他们的长者们可不这么看。正因为年轻,海达拉代表着非权威非强势的力量,他也没有政府机构的沉重背景,这样的“孩子”,更能博得手稿守护者的信任。

从跌跌撞撞地说错话,到开始熟练与手稿持有者打交道,他这一路过关斩将,终于也有面对“大boss”的一天——卡扎菲派人来和他斡旋,要求重金买下这些手稿。

“不卖。”这是他的回答。可能从某个时刻起,海达拉已经忘记了年少时的不情愿,已经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了解到这项事业的价值,他守护这些手稿,如珠如宝,甚至如同珍视自己的眼睛。当然,故事到这里才进展了一小半,他的一生,也远不止一次穿越撒哈拉的冒险,甚至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几年之前……

读这本书有时候像看一部谍战大片,可你会匪夷所思:这是在21世纪的语境下,主角用“低科技”的方式面对盘查、劫掠乃至大火等险阻,最终迎来“没有一卷手稿被破坏,所有手稿都安然无恙”的金手指结局。真正的“好莱坞都不敢这么写”。但他就是做到了,这几乎是天意。

每个人都可以复述一遍传奇,但几乎很少人能践行这样的传奇。我喜欢海达拉,是因为我知道自己在乡村图书馆少得可怜又意蕴深远的经验,或许也与他的故事有某些遥遥并轨的部分,那些想阻止我们的事物,让我们踽踽独行的脚步踩得更深更稳,那些想买通我们走其他路的人,将我们选择的路,变成更加接近正确的一边。

是的,那一天,书箱里没有一本被没收,我们在那守护的整个夏天,馆里的书,亦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syg/1373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