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白色,一种无解的灭绝诅咒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txbyjgh.com/m/

如果,北方白犀牛能够再温顺一点,站着让偷猎者把角割掉,不挣扎,该有多好;

如果,白鲟能够像中华鲟一样,对人工环境不那么抗拒,接受人工饲养,该有多好;

如果,白鱀豚能够像邻家小妹般的江豚一样,不那么高冷,不那么挑剔,该有多好。

如果?可惜没有如果!

世上仅剩两头雌性的北方白犀牛

年3月19日,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Sudan),因为年老体衰,被人们安乐死,终年45岁,这一传奇的白犀牛亚种(白犀牛有南方白犀牛和北方白犀牛两个亚种)终于还是走到了悬崖边。

怕偷猎,人们割掉了Sudan的犀角

亚洲地区,特别是越南和中国对犀牛角的非正常需求,成了白犀牛悲剧的源头。在上世纪60年代,上海药材市场上,每克犀角的价格为9.6块,是虫草的倍;在黑市上,犀角的价格更是超过了毒品。白犀牛因为雌雄都有角,而且角是所有犀牛里面最大的,自然也就成了偷猎者的首选目标。

北方白犀牛(以下简称北白犀牛)的悲剧还在于,选错了栖息地——战乱频繁的苏丹和刚果。政局动荡,战乱频繁,各方都需要军火,而猎杀白犀牛来钱比贩毒还快!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北白犀牛野生种群还剩头左右,可过了不到十年,它们的数量就急速锐减。

犀角杯更是不断拍出“天价”

两队救犀主及时赶到

年,来自捷克的队伍,从苏丹捕捉了2公4母共计6只野生北白犀牛回去,养在了王宫镇动物园中,后来又从伦敦动物园引进了一只雌性北白犀牛,也就是说,捷克为北白犀牛的种群保留了火种。

年,美国的凯斯·希尔曼博士团队来到刚果的加兰巴河国家公园时,发现了可能是当时最后的北白犀牛种群,还剩15只!于是马上开展保育工作。

凯斯·希尔曼博士图片来源网络

这两只队伍开始都有好消息传出。凯斯博士团队的精心呵护,让这群最后的北白犀牛的数量恢复到了31只;王宫镇动物园也传来攻克北白犀牛人工繁殖的难关,顺利降生3只健康的宝宝。

可好消息也就到此为止了。

先是苏丹和刚果这两个国家的内战愈演愈烈,凯斯博士保护的北白犀牛种群最后还是没能逃脱战火的波及,最后一只野外的白犀牛在年消失。而承载最后希望的捷克动物园却发现,北白犀牛停止了繁殖。因为失去了野生环境的刺激,雄性北白犀牛无法发情,而雌犀牛如果长期不能生育,繁殖能力也慢慢退化。

远离自然,让它们的犀角也畸形了

到年,王宫动物园中还剩5头北白犀牛,在听取了生物学家的建议下,人们把状态最好的四只送到了它们的故乡非洲,可结果大家都知道了,Sudan最终还是撇下另外两只雌犀牛走了。科学家们也保留了北白犀牛的精子,虽然理论上还有让它们重新繁荣的可能,但是实际操作空间已然非常狭小了。

等我们知道白鲟的时候,它已经不在了

白鲟,如果不是危起伟,这个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研究鲟鱼的水生专家,我们很多人都没法看到这个传说中的鱼类到底长啥样,就连他的很多写白鲟论文的学生都没有真正见过白鲟。

长江所的首席科学家——危起伟

年12月23日,国际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在线发表了推断白鲟灭绝的论文,危起伟正是通讯作者和指导老师。作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长江所)的首席科学家,他也曾参与了“最后的白鲟”的救援。

渔民捕获白鲟时候的场景图片来源网络

同样是鲟鱼,为啥中华鲟还能抢救?因为白鲟有应激反应,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白鲟它无法接受被人工饲养。虽然,国内对于白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syg/134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