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m.39.net/pf/a_6159813.html在第一次刚果战争中卡比拉借助卢旺达、乌干达、安哥拉等国的支持,推翻了蒙博托政权,控制了刚果(金)大局。上台执政的卡比拉对迟迟不肯撤离的卢旺达驻军渐生猜忌,双方矛盾日深,在试图强制其撤出后,卢旺达势力开始把枪口转向了卡比拉政权。战争在年爆发,至年交战双方达成和解并共同组建刚果民主共和国过渡政府才结束。
刚果(金)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哪些非洲国家卷入到了这场战争中?它们参战的原因分别又是什么?
卢旺达:支持刚果(金)的反政府武装,用武力推翻卡比拉政权,建立一个对卢旺达友善的刚果(金)政权以维护两国边境安全和稳定。
卢旺达虽是小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却有成为地区强国的野心,为此卢旺达希望借刚果(金)战争,从刚果(金)攫取领土。
卢旺达觊觎刚果(金)丰富的矿产资源,掠夺刚果(金)的矿产,也是其出兵刚果(金)的重要原因。
打击活动在刚果(金)东部境内的胡图族民兵组织,因为此组织对卢旺达新生政权(图西族建立,胡图族和图西族是世仇)构成了严重威胁。
乌干达:支持刚果(金)反政府武装,力图用武力推翻卡比拉政权。
清剿刚果(金)境内的乌干达反政府武装—“民主力量联盟”,消除边境安全隐患。
借出兵刚果(金),掠夺占领区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乌干达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
乌干达是东非强国,不仅想成为东非联邦的领袖,也想称霸大湖地区。而刚果(金)历来是中部非洲和大湖地区的盟主。乌干达介入刚果(金)战争,一方面想以此削弱刚果(金)的实力,另一方面想借此称霸大湖区。(大湖地区指的是非洲中东部东非大裂谷周围的一些国家)
布隆迪:支持刚果金反政府武装,反对卡比拉政权。
出兵原因与卢旺达、乌干达大体相似。
苏丹:支持卡比拉政权。
苏丹与乌干达关系不和,双方互相支持对方国内的反政府武装。乌干达反对刚果(金)卡比拉政权,苏丹自然是支持卡比拉政权。
如乌干达支持苏丹国内的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军。作为报复苏丹则支持乌干达的反政府武装—民主力量联盟。
防止曾是刚果(金)卡比拉政权盟友的苏丹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军再次与卡比拉结盟,以便保持一张对抗乌干达的王牌。
苏丹想要在刚果(金)开辟战场,与乌干达直接较量。这样既可以帮助卡比拉与乌干达、卢旺达军队直接对抗,又可部分牵制乌干达对苏丹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军的支持。
津巴布韦:支持卡比拉政权。
津巴布韦参加第二次刚果战争,支持卡比拉政权,有经济、政治两方面的原因。
经济方面:
在卡比拉推翻蒙博托政权的战争中津巴布韦就曾提供了几百万美元的贷款,而且津巴布韦在刚果(金)的投资就高达2.4亿美金。
津巴布韦的军火工业也向卡比拉的军队赊售了万美元的军火、食品、服装。若卡比拉垮台,津巴布韦则无法收回这些债务。这次津巴布韦直接干预就是防止刚果(金)的债务打水漂。
由于刚果(金)矿产资源丰源,津巴布韦当局希望借此大举投资投资刚果(金)的矿产业,获得刚果(金)丰富的矿产资源,以摆脱本国的经济困境。
政治方面:
津巴布韦的穆加贝总统面对国内反对势力的质疑和不满,希望通过在刚果(金)的军事行动来转移国内外的视线,重振自身的声望。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出于和南非总统曼德拉争夺南部非洲领袖地位的心理,反对南非对刚果(金)战事提出的各方和谈建议,所以对刚果(金)内战高调介入,并以此展现津巴布韦地区大国角色,打压南非在南部非洲的影响力。
安哥拉:支持卡比拉政权。
追击虽然是安哥拉国内的反政府武装但却在刚果(金)建有后方基地的萨文比领导的“安盟”势力,并以此切断“安盟”在后方的补给线。
保护本国在下刚果一带的石油设施。
在金沙萨维持一个友好的、服从安哥拉利益需求的政权,而卡比拉政权正符合安哥拉的需求。
谋求获取刚果(金)的矿产资源,获得丰厚经济回报。
纳米比亚:支持卡比拉政权。
维护和扩大自己在刚果(金)的矿产利益。
乍得:支持卡比拉政权。
想获得在非洲法语国家的影响力。
利比亚:支持卡比拉政权。
想借机改变“洛克比空难”后自己在国际上的孤立地位。
刚果(金)与周边邻国
以上就是卷入第二次刚果战争的各国参战的原因。这些国家的卷入恶化了刚果(金)的局势,成为刚果金和平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更加重了这场战争的激烈程度,加深了刚果(金)人民的苦难。截止年4月统计,刚果(金)战争以及战后的持续冲突,总计造成的人口损失达万。
第二次刚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地区最大规模的地方冲突,参与国家之多、投入兵力之巨、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道主义灾难之重在非洲历史上都尚属首次,因此第二次刚果战争又被称为“非洲的世界大战”。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syg/1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