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耶路撒冷


张老师讲生活

世界十个苦难,有九个在耶路撒冷

世间之美若有十,九分在耶路撒冷

众神博弈的棋盘,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心中的圣城

昨天,有读者要我写篇关于耶路撒冷的文章,天啊天,耶路撒冷,这是一个多么宏观的话题啊,再多的笔触也无法写出耶路撒冷独特的沉重和美好。

怀着深深的敬畏,张老师的内心充满了忐忑,勉强写下了本篇文章。

耶路撒冷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正好处于巴勒斯坦狭长地带的正中。北方是生机勃勃的欧亚大陆、南边是当时富裕强盛的埃及,西边是蔚蓝的地中海,东边是广袤的阿拉伯沙漠。

耶路撒冷是东西方交界地、海洋与沙漠中间、欧亚非往来交通必经之地、地中海沿岸通向阿拉伯沙漠的要冲。

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耶路撒冷处于历史纷争漩涡的宿命。

各种古代文明在这里冲撞、交融;各种宗教、文化在这里诞生、碰撞;无数民族在这里争夺、厮杀。

几千年来,耶路撒冷先后被38次占领,18次重建,经历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弹丸之地的耶路撒冷,承载了过于厚重的历史与沧桑。

要理解耶路撒冷,就要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认可的先知亚伯拉罕开始说起,因为耶路撒冷是一个把三大宗教与世俗历史搅拌在一起的神奇地方。

亚伯拉罕

公元年前,一位名叫亚伯兰的人从两河流域南部的乌尔迁徙到被称作迦南的地方(即耶路撒冷),几经辗转后定居在别是巴。《圣经》描述,亚伯兰的这次迁徙乃是受上帝指使的:“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王,你也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

亚伯拉罕85岁时,夏甲生下亚伯拉罕的第一个儿子,取名为以实玛利。

在亚伯兰99岁时,耶和华又与他立约,令其子孙繁多,并赐迦南地为他们永久的基业。此后,亚伯兰更名亚伯拉罕。撒拉生下了亚伯拉罕第二个儿子以撒。

《圣经》旧约中的创世纪和《古兰经》中皆记载以撒是犹太民族的祖先、以实玛利是阿拉伯民族的祖先。

亚伯拉罕是传说中希伯来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等民族的共同祖先,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先知,是上帝从地上众生中所拣选并给予祝福的人。

亚伯拉罕远去了,他的子孙后代则开始演绎了几千年的悲惨历史。耶路撒冷,希伯来语的意思是“和平之城”,现实却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几千年来这个饱受摧残的城市几乎就没有和平过,有关它的纷争、争议也一直连绵至今。

.圣殿时期的耶路撒冷

据希伯来圣经记载,逃出埃及的犹太人在与耶路撒冷当地人混战了多年之后,公元前左右,终于在大卫王的带领下打下了这座要塞,并将犹太王国定都于此,定犹太教为国教,大卫还把犹太教最重要的宝贝“约柜”(犹太人与上帝之约)运到了这里,并开始了耶路撒冷的城市建设。

公元前年,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王动用20万人,开始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亚山(圣殿山)修建了圣殿,这就是第一圣殿,用以朝拜和祭奠犹太教的主神,并存放约柜(内置刻有十戒的两块石板)、诺亚方舟等圣物,于公元前年竣工。建成后的圣殿长30米、宽10米、高15米,雄伟非常,号称是天主的所在。

第一圣殿的兴建奠定了耶路撒冷在犹太教徒心目中的地位。

所罗门之后,犹太王国一分为二,分裂为以色列国和犹大国。以色列国很快被亚述王国消灭。公元前年,耶路撒冷被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破,圣殿被毁灭。犹太人开始了第一次流亡之旅,许多犹太精英被掳到了巴比伦,也就是著名的巴比伦之囚。

大约公元前年,新巴比伦被波斯帝国灭掉,波斯国王允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所以一部分犹太人又跑回耶路撒冷,并重修了圣殿,又被称为第二圣殿。

公元前年左右,古希腊的马其顿王国迅速崛起,战争机器--亚历山大大帝率领军队,又把波斯人给打跑了,希腊人经常刁难犹太人,后来犹太人发动了马卡比起义(今天以色列的各种运动队还都喜欢起这个名字),打跑了古希腊人。

罗马帝国时期的耶路撒冷

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在犹太行省耶路撒冷设置了代理王--希律王,耶路撒冷及周边的统治权落到了希律王的手中,名义上犹太人还掌握着耶路撒冷。

在罗马统治下,当时的犹太人觉得处处受制,积压的矛盾越来越大,就想复制一次马卡比起义,当然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力量搞罗马人,完全是自寻死路,起义被强悍的罗马军队残酷镇压。而且更悲剧的是,犹太人的第二圣殿还是被杀得兴起的罗马士兵给一把火烧掉了。

犹太人都被搞懵了。惊慌失措的犹太人也开始了第二次大流亡。

后来,罗马帝国在哈德良做皇帝的时候,彻底忍不了耶路撒冷犹太人没完没了的反抗,干脆把耶路撒冷整个儿铲平了。

但是,这个时期中,一个影响世界至今的人物诞生了---耶稣。

公元1世纪,耶稣在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创立了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圣经》和许多文化传统,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

根据圣经新约记载,耶稣是神的儿子,出生于以色列的伯利恒,三十岁左右开始传道,三十三岁时在总督本丢彼拉多执政时受难、为了全人类的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复活、并向门徒显现四十天后升天,坐在全能天父的右边,他必要在世界穷尽的审判之日在光荣中降来,建立荣耀的天国,给善带来最后的胜利。

基督教发展初期的二百多年中,经历了无数次打压、逼迫与及民众暴力的对待,不少基督徒因此而殉道,幸运的是在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推动下,基督教居然演变成了古罗马的国教,真是造化弄人啊!

基督教被立为国教后,罗马人对耶路撒冷又开始了重建,使之变成了一座基督教城市。公元年,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到耶路撒冷,在耶稣的墓地上修建了一座复活教堂,又称圣墓教堂,因此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地。

小知识:公元,即公历纪元,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耶稣出生前的年代叫公元前。

阿拉伯帝国时期的耶路撒冷

公元年,另一个影响世界至今的人物在阿拉伯半岛出生了,他就是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兴起后,各阿拉伯部落在伊斯兰教旗帜下完成统一后,迅速向外扩张。在穆罕默德之后,穆斯林在四大正统哈里发的率领下开始了波澜壮阔地横扫欧亚非三大洲的历程。

公元年,第二任正统哈里发奥马尔攻占了耶路撒冷。在圣殿山上新建了一座小型祷告室并进行了朝拜。将近半个世纪之后,伍麦叶王朝的第五任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在前人的基础上在圣殿山开始修建了著名的——并且让后世打得不可开交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

四大正统哈里发之后的伍麦叶与阿巴斯两个王朝统治时期,耶路撒冷一直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穆斯林的统治者展现出了让今人钦佩的宽容,允许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居住和朝拜,估计犹太人内心可能有一丝感激吧。

十字军东征时期的耶路撒冷

在阿巴斯王朝分崩离析之后,来自埃及的法蒂玛王朝统治了这个区域。法蒂玛王朝的六任哈里发哈基姆做事有点太疯狂,为了争夺穆斯林世界的正统地位,放弃之前宗教宽容政策,开始残酷迫害犹太人和基督教徒,最离谱的是在年把耶路撒冷城内的所有教堂(包括圣墓教堂)拆得一干二净——基督徒被彻底激怒了。

这件事也被认为是十字军东征的诱因之一。十字军,是由天主教士兵组成的军队,曾参加十字军东征,士兵都佩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

11世纪末,罗马教皇和欧洲的君主们以“收复圣城”的名义,多次发动十字军东征,年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基督教徒经常在胜利后不分年龄、信仰或性别对居民进行屠杀,名声因而大坏。随后在此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延续近一个世纪。

既然打着上帝的旗号而来,被毁坏的教堂就必须要重建,不仅圣墓教堂的规模有增无减,就连圣殿山上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都被改成基督教场所了,这下轮到阿拉伯人懵掉了。

萨拉丁时代的耶路撒冷

正当十字军横行之时,一位穆斯林世界不世出的伟大英雄萨拉丁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萨拉丁其实是一位库尔德人,年,萨拉丁在哈丁地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不仅俘虏了耶路撒冷国王和圣殿骑士团团长,而且很快收复圣城耶路撒冷。更重要的是,萨拉丁入城之后不仅不杀俘虏,而且还重新把耶路撒冷向所有宗教的朝圣者敞开大门,这样一对照,一下子就把十字军的道德操守打到了地平线以下。。。

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耶路撒冷

再伟大的萨拉丁,也无法给耶路撒冷带来持久的和平,很快十字军卷土重来,理查和萨拉丁在耶路撒冷城外展开了震古烁今的连番会战,最后打了个平手,两人英雄相惜,于是郑重决定——各自回家。

此后的三百来年,耶路撒冷不断易手,比较有名的老板包括了神圣罗马帝国、花剌子模、以及埃及奴隶骑兵集团马木鲁克。。。

直到年,新崛起的奥斯曼帝国攻占了耶路撒冷,这个苦难的城市终于有点喘息的机会了。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耶路撒冷一直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

奥斯曼统治下的耶路撒冷经历了缓慢的复兴,苏莱曼大帝重建了圆顶清真寺和城墙,他还曾经非常天真地认为,如果封闭了传说中耶稣/弥赛亚在世界末日进入耶路撒冷的金门,耶稣/弥赛亚就进不了城,那么基督教和犹太教教义中的世界末日就永远无法实现,大家就只能皈依伊斯兰教了——所以今天如果大家去参观金门,就会发现那里依然被砖瓦封堵着。。。

重新建国

求人不如求己。真正改变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命运的,还是要靠犹太人自己!

自从古罗马时期犹太人四处逃散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一直被不断驱逐、饱受欺凌,对犹太人来说,20世纪的欧洲是杀害犹太人最残酷的中心,反犹主义达到历史的最高点,对犹太人的迫害,也是历史上任何反犹行动所无法比拟的。譬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爆发的苏—波边界战争,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处于集体迫害之中或被杀害,或是被赶走,各地的犹太人被迫回到巴勒斯坦地区。

先是信奉正统犹太教、相信弥赛亚救赎的宗教人士大量涌入耶路撒冷慢慢地改变了这座城市的人口比例,之后,随着犹太复国主义的诞生,越来越多年轻的东欧犹太人也来到了巴勒斯坦地区。在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统治下,当地的阿拉伯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新来的犹太移民保持着相对良好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联军终于干翻了奥斯曼帝国,年成功进入耶路撒冷。年起耶路撒冷由英国“托管”,一直到年,英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实行的一直是委任统治,而从伦敦派过来的高级专员的所在地就位于耶路撒冷。

正是在这个时期,耶路撒冷老城内部的四大居民区正式成型,简单来说,就是穆斯林靠着圣殿山和圆顶清真寺,犹太人靠着哭墙/西墙,大部分基督徒靠着圣墓教堂,而被挤到一边的亚美尼亚基督徒则靠着锡安门。

年,英国人被二战彻底整伤了筋骨,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大撤退。不过在匆忙跑路的同时,英国人将巴勒斯坦地区划分为三块,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各占一块,而耶路撒冷交给联合国,也就是国际社会共同管辖。

年5月14日下午4时,以色列国第一任总理戴维·本-古里安宣读了以色列的建国宣言,一个现代的犹太国家建立,定都地中海边的特拉维夫。

犹太民族,在流浪年被屠杀上千万,散居数十个国家,最终神话般地成功复国。然而,犹太民族刚刚建立的以色列国没有迎来片刻和平,而是围绕巴以冲突展开的著名的中东战争和地区冲突,并且延续至今。

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的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但隶属约旦的阿拉伯军团却没让以色列占到什么便宜,成功地把犹太人都赶出了老城,犹太人只能勉强守住了老城西面的新城,到了年正式停火时,耶路撒冷在以色列和约旦手中分治的局面得以形成,以色列胜!

第二次中东战争:年,由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以色列发动战争与埃及争夺通行权,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航行权,以色列胜!

第三次中东战争:戈兰高地的叙军向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以色列全面获胜。耶路撒冷全城落入以色列手中,正式重新统一,以色列胜!

统一后的耶路撒冷基本上保持了对各种宗教的开放,当然作为穆斯林首先如何进入以色列是个大问题。。。而因为担心激化矛盾,以色列政府也规定犹太人一般情况下不得登上圣殿山顶部,以免他们在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附近和穆斯林发生冲突

第四次中东战争:

年10月,埃、叙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科威特、突尼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遣部队或飞机参与作战。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以色列胜!

年,以色列立法认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目前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实际控制。

第五次中东战争:

年6月6日。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这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期间发生了著名的贝鲁特大屠杀。

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企图在黎巴嫩建立一个亲以政权,赶走叙利亚在黎驻军。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以色列胜!

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国的首都。耶路撒冷被两个国家定义为自己的首都,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啊。

今天的以色列

今天的以色列是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

以色列大部分国土是荒漠,缺少水源。但是以色列人不仅生存下来,而且把这片土地改造得越来越美,靠的就是科技。以色列的农业、水、医疗、高新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科技水平都是世界一流。

以色列现有万人口,国土面积1.49万平方公里,约是北京的1.5倍这么大,其中还充斥着大片的干旱沙漠和贫瘠山区,以及坑爹的死海,既缺水又没油,它的资源很贫乏,而且区域政治的环境很恶劣,在超过两亿敌对的阿拉伯人包围之中。

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总数超过中、日、韩、印四国总和,人均风险投资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30倍,中国的80倍。有全球最高的大学生和工科毕业生比例;全球最高的科技发明比例。是当今世界上最能体现创新与创业精神的国家。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是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因为它奉行科技强国的治国方针。

全球最年轻的富豪榜出炉,前十中有六名是犹太人。

以色列人口仅有全球总人口的0.2%,却出了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占诺贝尔奖总数的20%。

当然,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还存在着难以跨越的思想鸿沟,却都有包容对方、祈求和平的渴望,因为他们已经争斗的太久太久。。。

小知识:住棚节、安息日、塔利特

住棚节是犹太教的节日,每年从犹太教历提市黎月(公历9、10月间)15日开始,为期7天或9天。为纪念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迦南前40天的帐篷生活而设立。

每逢节日,政府派人修剪树木,把剪下的枝条送给信徒搭棚。除病弱者以外,所有犹太人都要住进棚中,献上祭品,以感谢上帝的恩赐。

安息日是犹太教的古老节日,安息日与上帝创世相关,上帝耶和华六天里完成了创世的工作,第7天是休息的日子.

但犹太人的安息日不是星期天,而是从每个星期五的太阳落山开始,到次日的同一时刻截止。在这一天,犹太人不允许做任何工作,专心休息和学习经文。一般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妇点燃蜡烛,颂读燃灯祷文,这标志着安息日的开始。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丰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数教徒自己所属的会堂做礼拜。

所以这一天犹太人餐馆、超市都会关门,连公交车也停止运行,大街上往往空无一人。

塔利特:犹太教规定,13岁以上的犹太男子在平日晨祷、安息日、节日时必须披戴祈祷披巾——塔利特,以时时提醒犹太人与上帝订立的契约和承担的义务。

塔利特为白色亚麻布长方形披巾,长厘米、宽厘米,两边有流苏,四角各有一个小孔,带结的绳穗穿孔而过。一般犹太人只是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披戴塔利特,正统派犹太教徒则整日披戴.

现在的耶路撒冷

从耶路撒冷重新统一以来,以色列政府就加大了对耶路撒冷的投资和建设力度,耶路撒冷市政府管辖范围内的犹太定居点数目和人口一直在稳定增长。

现在的耶路撒冷,包括新旧两个城区。其中,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旧城,位于耶路撒冷的东方,面积仅1平方公里。东邻橄榄山,南邻锡安山。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将旧城尊称为“圣城”。

耶路撒冷老城为四边形,每边约长米。它是大卫王所筑的城池的延续,但因战火频起,历经兴废,先后重修18次之多。据信大卫王所筑城在今老城稍南。现有城墙乃是年前奥斯曼苏丹苏莱曼时代所建,但很大部分利用了所罗门王的旧城遗址,老城内根据宗教区分:东部有穆斯林区,西北部有基督教区,东南部有犹太区,西南部有亚美尼亚区。

有着数千年历史的耶路撒冷老城,现在一共有8个城门。其中7个城门可以随意出入,而老城东侧中部的金门却成为唯一被封死的一道。这座耶路撒冷最古老的城门,虽然只是被简单的砖石封闭,但近年间,从未有人敢轻易打开它,这和世界末日的神秘预言有关。

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世界各地虔诚的圣徒纷至沓来,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各怀情结前往耶路撒冷游览,朝拜。

耶路撒冷主要景点

哭墙

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

远远看去只是一堵高大且古老的石墙。中间屏风相隔,分为左右两区,男左女右。男的进去要戴小圆帽,入口处亦备有纸帽。一般犹太男子用它遮住头顶的一部分,以示对上帝的敬畏。

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必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

一些信徒会将折好的小纸片努力塞进哭墙的石缝中,献给上帝因为人们相信这里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由于石头缝中的纸条太多,会定期清理埋入土中。

圣殿山

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眼中,圣殿山都是耶路撒冷的历史中心和精神中心。

圣殿山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冲突中最敏感的耶路撒冷问题其实就是圣殿山的归属问题。圣殿山周围正是各宗教遗址相互重叠、难分彼此的地方,所以结怨深远、难以化解。宗教和政治地位十分敏感,对阿拉伯人和犹太人都极为重要。

阿拉伯人称它为“尊贵禁地”,因为上面有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阿克萨清真寺,还有几乎成为耶路撒冷标志的金顶清真寺。穆斯林则普遍认为这里是穆罕默德升上天堂之处。

犹太人称它为圣殿山,因为它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第一圣殿和第二圣殿均建于此。犹太人尊它为地球上最神圣的地点:圣殿山上圣殿早已经没有了,但山中央的一块岩石(如今被圆顶清真寺覆盖)据传是亚伯拉罕准备献祭亲子以萨的地方。

基督教称这里是耶稣传道的地方。

目前,虽然整个耶路撒冷在以色列控制下,但圣殿山的管辖权归阿拉伯人,治安则由以色列警方负责。犹太人可以作为普通游客参观圣殿山,但不允许在圣殿山祷告。巴勒斯坦人仍十分担心犹太人会染指圣殿山。

圣墓教堂

圣墓教堂又叫复活教堂,这里既是耶稣受难之地,也是传说中耶稣复活升天的地方。当阳光透过圣墓教堂屋顶的圆窗,照射在耶稣墓上,倾泻而下的那束光,被世人称为耶稣光。

许多基督徒认为,教堂的基址即是《新约》中描述的耶稣基督被钉死的地方,而且据说耶稣的所谓“圣墓”也在其中,他们因而对此地顶礼膜拜。

从西元4世纪开始,教堂即已成为一处朝圣的重要目的地。时至今日,教堂是耶路撒冷牧首的总部,而建筑本身则由三个教会(拉丁礼罗马天主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希腊正教会),六个宗派(罗马天主教会、希腊正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叙利亚正教会、埃塞俄比亚正教会、科普特正教会)共同管理。

苦路

苦路的路线:位于耶路撒冷老城中的东北面,是从狮门进入老城后,从东向西的一条小路。

起点:奥马利亚学校,那里过去被认为是罗马总督彼拉多的衙门,耶稣在此被判处钉十字架。

终点为橄榄山,耶稣在此受难,即现在的圣墓教堂。

在耶路撒冷老城,每天都会有很多的信教徒,扛着十字架一站站地朝圣耶稣受难路,感受他们心中主当时的历练。沿着耶稣受难路踱步前行,一站站的走来,深切的感受着耶稣在这里所受的痛苦与凌辱。

橄榄山

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外面,在宗教上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这里的风景。

橄榄山在基督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旧约》当中的撒迦利亚书,这里是弥赛亚(犹太人所期待的救世主)在审判日回归时,上帝开始拯救亡灵的地方。

基于这个说法,犹太人都希望在死后可以被埋葬在这里,而至今已经有大约15万人长眠于此。通俗点说,山上有众多的墓地,可以看到大片的墓地区,墓形大部分为长方形,这块墓地大部分是第一圣殿时期的耶路撒冷权贵及富人。

圆顶清真寺

圆顶清真寺(又称金顶清真寺、萨赫莱清真寺)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区,是伊斯兰教著名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教的圣地,坐落在耶路撒冷老城东部的伊斯兰教圣地内。

穆斯林称为高贵圣殿,犹太人和基督徒称为圣殿山。它一直是耶路撒冷最著名的标志之一。

公元年到年,由第9任哈里发阿布杜勒·马里克建造。数百年来,欧洲游客称之为奥马尔清真寺。根据犹太教的说法,奥玛寺中的巨石,是亚伯拉罕献以撒的祭坛所在,而按伊斯兰的说法,巨石上有穆罕默德升天时留下的脚印。

在中世纪时,那块巨石被认为是全世界的中心点,也就是传说中的“世界的肚脐”。

阿克萨清真寺

伊斯兰第三大圣寺。地位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位于耶路撒冷东区旧城东部沙里夫内院的西南角。

阿克萨清真寺主体建筑高88米,宽35米。阿拉伯语“阿克萨”,意为“极远”,故又称“远寺”。相传为古代先知苏莱曼所建,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时期(公元年)重修。

大卫城

现在的大卫城是大卫王朝之首都遗址,在耶路撒冷老城之南。

大卫城在旧约是指大卫从耶布斯人夺取的部分耶路撒冷城。

大卫城的标志:一个金黄色的竖琴。大卫城才是耶路撒冷的起源,它在年前就已经在这里了。随处可见的考古场地就是证据,而对这里的挖掘和考古已持续了好几十年之久。

耶路撒冷街景

由于耶路撒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各种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漫步耶路撒冷街头,除了底蕴浓厚的视觉画面外,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购物、休息场所。

耶路撒冷是一个充满艺术感的城市,她自然散发出来的美感无处不在。

我的祈祷

犹太教说,这是上帝赐予的土地,是古犹太王国首都,圣殿山上有宗教圣殿。

基督教说,这是耶稣诞生、传教、牺牲、复活的地方,无可替代的圣地。

伊斯兰教说,这是穆罕默德夜游登宵聆听真主安拉祝福和启示的圣城。

巴勒斯坦人说,耶路撒冷是我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

在耶路撒冷,每段路都有深刻的历史。年来,耶路撒冷被38次占领,18次重建,经历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弹丸之地的耶路撒冷,承载了过于厚重的历史和太多的沧桑,耶路撒冷骨子里面无比坚强。

最后,我深深地祈祷:“主啊!请您降恩这座不堪重负的城市,原谅耶路撒冷发生的一切罪过吧!”

欢迎新朋友







































白殿疯不治 会怎么样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syg/123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