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与非洲叛军头目面对面苏丹往事6


几十年前共产党初创,"打土豪、分田地"吸引了一无所有的千万贫苦大众,而"中华崛起"、"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感召了周恩来、叶挺等民族精英,毁家纾难、抛头颅、洒热血,终成伟业。

换作今天的团队激励,就是要给真正的精英谈谈情怀。

人人都有故事

这是有故事的人发表的第个作品

作者:COLLEON

(一)

去任务区之前,就听说办公室有两名政府军和两个派别的反政府军代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叛军"。

提起"叛军",容易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联想起来。为此家里人很有些担心,于是安慰他们说:会同他们搞好关系,经常请他们喝喝咖啡、聊聊天什么的。

这也是当时比较真实的想法。年曾有两名中国工人被叛军绑架,但几天后就被释放,而当时办公室通过"叛军"代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任务区后得知,办公室的最早的"叛军"代表来自达尔富尔主要反政府武装之一的"解放与公正运动"。该组织已签署《多哈协议》加入和平进程,所以现在有代表在联合国任务区协调解除武装、人员安置等问题。

此外当地还有其他简直数不清的非政府武装组织,既有国际上都赫赫有名"解放与公正运动"等,也有七八条枪十几个人就拉起一支队伍的小股土匪。

一般人对此应感觉十分陌生,但我倒是觉得这很像约一百年前大小军阀割据,山头林立的中国。

(二)

周二上午晨会结束后,在约旦中校法瓦兹和翻译哈亚亚的带领下,直奔"叛军"代表办公室。

"叛军"北战区首席代表巴哈比及其副手已在办公室等。办公室几乎一无所有,只有一台空调、两张桌子、两把椅子,本还有一台电脑,但前段时间被偷走,新的还未申领下来,简陋程度有些超出想象。

巴哈比和副手起身连连让座,但座少人多,一番客套之后,我坐了其中一把椅子,巴哈比坐我对面,翻译侧坐在哈身后桌子上,约旦中校选择了站在一边,巴哈比的副手则直接离开办公室。

坐定后,巴哈比直接开口就讲阿拉伯语,这又有些超出想象。

曾经同巴哈比简单聊过,知道他能讲很好的英语。而之所以还带翻译,是考虑到是第一次正式拜访,与叛军代表之间又是一种类似外交关系。

外交场合说母语应是基本规范。

当然中间穿插几句东道主的语言,用"Hello"、"你好"打个招呼已是大家很熟悉的外交技巧了,常常引来东道主们满堂的轻松笑声。

我没想到的是,被视为蛮夷、凶恶的"叛军"也十分通晓这一规范。

(三)

条件十分有限,但谈话仍一板一眼。我讲一句英语,哈亚亚翻译成阿拉伯语,巴哈比再讲一句阿拉伯语,哈亚亚再翻成英语,周而复始。虽然巴哈比完全能听懂我的话,但仍等哈亚亚翻译完才讲另一句。

巴哈比说:"非常感谢你亲自到我办公室来,你是第一个到我办公室的停火委员会主任。"

我说:"我应该来,并且早计划来了,但时间一直没安排开,刚来很忙。"曾经安排过,但因时间冲突取消。

"来主要是看你们有什么意见、建议和需要。虽然能力有限,但我们一定会尽力。"

于是巴哈比就说了一些办公条件的事。有的已经在办,有的有困难,我一一回复解释。

巴哈比又说:"关于乘坐班机的事,我很理解。"

因为经费消减,联非达团压缩了飞机班次,非因公乘机连联非达团都变得十分困难,但政府军代表一直纠缠此事。而巴哈比却主动表示理解,有点出乎意外。

正事谈完了,又说客套话。巴哈比再次表示感谢,而我决定将谈话提升一下高度。

(四)

我说:"中国和苏丹两国有着非常友好的关系,两国之间有着许多合作。"

这是实情。苏丹总统曾因达尔富尔问题被西方国家谴责,并被国际法庭通缉,其间却到中国正式访问。中国在苏丹有不少援建项目,著名的有"六路一桥",其中一条路被命名为"西部救国路",可见其重要性。

我接着说:"两国友好交往有着很悠久的历史。"

中国和苏丹有着一段特殊渊源。太平天国期间,协助清军李鸿章与太平天国作战的洋人"常胜军"头目叫查理·乔治·戈登。电影《投名状》有一个清军"杀降"的情节,找清军将领庞青云(李连杰饰)决斗的洋人原型就是戈登。

戈登之前还参与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是火烧圆明园的凶手之一。戈登后来又到苏丹作殖民地总督,最后在著名的马赫迪起义中被苏丹人用长矛刺死。

我大体讲了上面的故事,但一下子却说不出戈登的名字,而翻译哈亚亚脱口而出,明显很熟悉这段典故。

哈亚亚对我讲这个故事显得挺高兴,但巴哈比却看不出什么反映。

我接着说:"希望以后在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今天只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会常来,不光谈工作,也喝喝咖啡、聊聊天,也欢迎你到我办公室去。我们因为工作关系而认识,但会结下私人友谊。"

巴哈比再次表示感谢。该说的都说了,宾主相谈甚欢,拜访达到"增进友谊、加深理解、促进合作"的目的,于是起身告辞。

本人多年深受新闻联播熏陶,也爱读书看报,不知不觉中对会见外宾场景台词耳熟能详,此刻感觉有板有眼、应付自如,一进入状态就有点刹不住车。

(五)

同事曾告诉过我,巴哈比人很好,拜访印证了这一点。巴哈比谦和有礼、言语举止得体,又能说很好的英语,完全不是原先想象的凶神恶煞般,只会杀人放火的乌合之众。

体制、政府不能容纳巴哈比这样的人,或巴哈比们不屑于委身政府,只能转而投身体制外,甚至成为反对体制的力量。

不能如唐太宗一样,使"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几番落第的黄巢就"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给了唐王朝沉重一击。

鸡鸣狗盗之辈充斥庙堂,则正直有识之士、一代枭雄就会蛰伏江湖。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

洪秀全秀才落第,无缘体制,而以其一代枭雄的资质,自然不甘心一辈子当个乡村教书先生,最终走向了反抗清庭、对抗体制的道路。

而任何组织要吸引大批巴哈比这样的精英加入,并不能仅仅依靠"胡萝卡加大棒",一定要有自己的信念追求,才能产生道义上的感召力。

《水浒传》中,"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吸引了李逵这样的流氓无产者,而"替天行道"却能感召鲁智深、林冲等身怀绝技、品行高洁者。

几十年前共产党初创,"打土豪、分田地"吸引了一无所有的千万贫苦大众,而"中华崛起"、"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感召了周恩来、叶挺等民族精英,毁家纾难、抛头颅、洒热血,终成伟业。

换作今天的团队激励,就是要给真正的精英谈谈情怀。

作者:COLLEON(个人公信号:海外力量,ID:haiwai-liliang)曾赴黎巴嫩、苏丹达尔富尔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现服务于一大型企业。

责编:糖糖

本文版权归属有故事的人,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阅读更多故事,请







































白癜风带的中药验方
河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syg/10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