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本中的高考知识
(-年北京卷)
全国卷的理科考生,也应该参考各地的高考卷。
就像自主命题的地区也要参考全国卷一样
所谓见多识广,可以遇事不慌。
不过所有的考查出发点都是源自于课本。
所谓夯实基础,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1.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象如图。
对此图象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在图象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答案
点击空白处获得答案和解析(可上下滑动)
B
显微镜的操作是先低倍镜观察清楚物像,然后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换成高倍镜观察。箭头所示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没有细胞核。图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由于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料结合能力不同,故能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年(北京卷)生物
2.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答案
点击空白处获得答案和解析(可上下滑动)
B
盐酸只能使植物细胞相互分离开来。使用高倍显微镜时,需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观察清楚,再换成高倍镜。在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没有断裂,染色体在后期才加倍。细胞板只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
必修一54页
必修一页
必修一页
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3.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答案
点击空白处获得答案和解析(可上下滑动)
B
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说明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年(北京卷)生物
4.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
(1)在小鼠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单次强刺激,传入纤维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出现一个膜电位变化。
(2)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胞内,Ca2+与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使C酶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
神经递质易化扩散或协助扩散钙调蛋白空间结构Ⅱ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导的过程中,传入纤维末梢会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相关受体。突触后膜外的Ca2+浓度高,膜内Ca2+的浓度低,并且其运输需要借助于细胞膜上的N受体,因此运输方式属于易化扩散或协助扩散。图中显示,Ca2+进入细胞后与钙调蛋白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球形变成多边形),C酶被激活。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必修三19-21页
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5.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菌种
菌落直径:C(mm)
透明圈直径:H(mm)
H/C
细菌Ⅰ
5.1
11.2
2.2
细菌Ⅱ
8.1
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答案
点击空白处获得答案和解析(可上下滑动)
C
筛选淀粉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淀粉提供碳源外,还需要氮源、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筛选分离淀粉分解菌时需要将菌液进行一定程度的稀释才能涂布培养。据图分析可知,两个菌落均产生了透明圈,说明两种细菌均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据表分析可知,H/C值越大,分解淀粉能力越强,该值的大小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选修一28页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
7.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A.Na+B.二氧化碳C.RNAD.胰岛素
答案
点击空白处获得答案和解析(可上下滑动)
B
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二氧化碳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特点是不需要载体和能量。RNA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通过细胞膜。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通过细胞膜。
必修一42页
必修一70页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
8.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答案
点击空白处获得答案和解析(可上下滑动)
C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复制、转录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的场所,也是ATP合成的场所。蛋白质的合成在核糖体上进行,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消化分解细胞内失去功能或损伤的细胞组分。
必修一45-46页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
9.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答案
点击空白处获得答案和解析(可上下滑动)
A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不能将发酵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应该留有约1/3的空间,一是可以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增殖,二是防止发酵时液体溢出而造成杂菌污染。鉴定DNA时,将丝状物溶解再放入二苯胺试剂检测,进行沸水浴。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呈现橘黄色。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呈现紫色。
选修一4页
选修一55页
必修一18页
必修一18页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
10.用XhoⅠ和SalⅠ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
C.泳道①中是用SalⅠ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
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
答案
点击空白处获得答案和解析(可上下滑动)
D
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限制酶识别并切割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分析图1,限制酶SalⅠ有三处切割位点,切割后产生4个DNA片段,泳道①中是用SalⅠ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双链DNA,限制酶识别的是双链DNA分子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如下图红线处)。
选修三4页
必修二58页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
11.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D.用分子杂交方法检测C基因是否整合到菊花染色体上
答案
点击空白处获得答案和解析(可上下滑动)
C
据图可知,在目的基因的两端、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都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的切割位点,因此可以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切割目的基因和运载体,之后再用DNA连接酶连接形成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图2中显示标记基因是潮霉素抗性基因,应该在培养基中添加潮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选修三4-5页
选修三12页
选修三6页
选修三14页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距离高考还剩70来天,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想要在生物学科上再提分,课本就是你手中的“砍柴刀”,心态要稳,瞪大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考查到的知识点(包括选修),相信你就是自己高考奋斗路上最大的赢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syg/1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