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后西辽王朝简史下


前言   后西辽王朝,这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   中国历史传统上,并没有一个朝代叫“后西辽”,只有辽朝宗室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王朝”。但是,历史教授王治来年论文《关于“后西辽”》里,将伊朗的起儿漫王朝称呼为“后西辽”,我们今天就为大家来介绍下这个神秘的王朝。   起儿漫王朝,又叫克尔曼王朝(Kirmaniddynasty)、忽都鲁汗国(Qutlugh-Khanids)。这是西辽政权覆灭后,西辽人波剌黑·哈只卜(BaraqHajib)于年在伊朗东南部克尔曼(Kirman)地区建立的一个政权,持续八十四年(-年)。

  前天我们介绍了《后西辽王朝简史(中)》。今天我们继续介绍接下来的故事。

正文:下篇   忽都鲁死后,年,帕迪沙又嫁给了新任伊尔汗海合都(Gaykhatu,自己的继子,即阿八哈与其他妃子的儿子),帕迪沙以伊尔汗之名绞死了贾拉丁,给母亲报仇了,并自立为克尔曼的新任女苏丹。

  年,沉迷酒色、昏庸无能的海合都遇刺身亡,帕迪沙再次失势,被新任伊尔汗合赞(GhazanKhan)绞死。在合赞的支持下,穆扎法拉丁当年被丢弃的儿子穆扎法拉丁二世(Muzaffaral-DinII)成为了克尔曼新任苏丹。他当上苏丹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大不里士迎回了自己奶奶忽都鲁与姑姑帕迪沙的遗骨,隆重安葬在克尔曼的王室陵地——古巴·萨布兹陵(Gubba-iSabzMausoleum)。可是贾拉丁的儿子忽都不丁二世(Qutbad-DinII)自认为血脉更纯正,也想要苏丹之位,就撺掇了另外几个兄弟,一同起兵反抗自己的堂兄。无论穆扎法拉丁二世,还是忽都不丁二世,两人都不恤民众、残忍好杀,双方展开了常年的拉锯战,将繁华的克尔曼变成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场,导致国家急剧衰败。

  年,穆扎法拉丁二世死于酗酒,对手忽都不丁二世趁机即位。后者即位后,在克尔曼的统治更加肆无忌惮。年,克尔曼贵族向伊儿汗完者都(?ljaitüKhan)控告忽都不丁二世不按时上缴贡赋,并虐待克尔曼的蒙古人。完者都大怒,招忽都不丁二世赴京,并废黜了他的王位,将其发配到设拉子,另派蒙古总督统治克尔曼。忽都不丁二世在设拉子经商为生,渐积巨富,就此终老。起儿漫王朝也从此被伊儿汗国撤藩。 

  年,伊儿汗国已经解体,在这天下大乱之际,波斯化的阿拉伯贵族穆巴里兹丁(Mubarizal-Din)占据克尔曼,建立了割据一方的穆札法尔王朝(Muzaffariddynasty)。穆巴里兹丁的妻子,正是忽都不丁二世的女儿忽都鲁汗(QutlughkhanMakdumshah)。这也算是起儿漫王朝的血脉在克尔曼的延续吧。

  克尔曼王陵——古巴·萨布兹陵

  起儿漫王朝特产丰富,《马可波罗行记》写到:“此国出产名曰突厥玉之宝石甚多,产于山中,采自某种岩石之内。亦有不少钢及‘翁尼塔克’之矿脉。居民善制骑士军装,如马圈、马鞍、靴刺、剑、弓等物,手艺甚巧,皆适于用。妇女善于女红,善为各色刺绣,绣成鸟、兽、树、花及其他装饰。并为贵人绣帐幕,其妙不可思议。亦绣椅垫、枕、被及其他诸物。”

  起儿漫王朝南方靠海,港口霍尔木兹城汇聚了海外云集而来的珍珠、宝石、纺织物、药材、香料、象牙等名贵商品,再加上本地出口的各色特产,商业十分繁盛,成长为伊儿汗国著名的贸易中心。

  起儿漫王朝的统治阶级虽然是契丹人,但在西域多年,早已突厥化。他们迁入伊朗后,又不可避免的蒙古化和波斯化。为了更好的统治百姓,他们将自己的宗教信仰,也从原籍的藏传佛教转为伊斯兰教逊尼派(伊儿汗国为什叶派)。他们放低姿态,改变语言,与当地人频繁通婚,入乡随俗,使得他们再也不是中国史上传统意义的契丹人,而是演化为了一个新的族群“克尔曼人”,最后被波斯人同化。 

  《马可波罗行记》描述的起儿漫商队

  起儿漫王朝世系

结言   国号:起儿漫王朝/后西辽王朝   起止时间:-年   首都:克尔曼(位于伊朗)   统治民族:蒙古-突厥化的契丹人,最后被波斯化   官方语言:波斯语、蒙古语   官方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   国家制度:君主专制,伊儿汗国藩属   君主头衔:忽都鲁苏丹   后西辽王朝的故事,就为您介绍到这儿吧!

  我们后天即将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95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