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后康复中心门诊,经常会听到宝妈们这样的问题:“医生,我肚皮好像一团棉花,又黑又松,站起来像怀孕4、5个月,在地铁公交上都有人给我让座位!”
肚子里真有个“大宝贝”吗?NO,NO,NO。松松垮垮的肚子,不止有深藏不露的脂肪,还有分离的腹直肌。
生完宝宝后约有2/3的人有腹直肌分离,1年后仍然有1/3的人分离。
今天我医院专业的产后康复治疗师来源为大家讲讲这腹直肌对孕妈妈们的各种“不友好”。
来源
医院产后康复治疗师,从事产后康复工作12年,擅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疗,哺乳期乳腺常见问题,以及腹直肌分离的治疗。
腹直肌为什么会分离?
妊娠期女性由于受体内激素的变化,促使结缔组织弹性改变,腹白线被拉伸变薄,使原本平行并列的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处的位置分开,此种现象称之为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有什么危害?
01
疼痛(腰背部,骨盆痛)
02
腹壁松弛
03
影响美观
04
腹壁疝
05
盆腹脏器下垂
06
悬垂腹
腹直肌分离偏爱哪些人群?
01
双胎或多胎妊娠
02
高龄产妇
03
剖腹产
04
多次妊娠
05
胎儿体重过大
06
妊娠期体重增加超标
宝妈们可以“扪腹自查”
嘱患者仰卧位,双膝弯曲约90度,脚掌平放,脚跟与坐骨对齐,全身放松。
检查医师将单手手指置于患者肚脐位置,患者双手放在头后,头和肩轻轻抬离床面约30度。
腹壁肌肉收缩,医师手指轻轻下压,检查是否有腹直肌分离,并用游标卡尺测量脐中水平线与两侧腹直肌內缘交点肌肉间隙,在脐中、脐上和脐下4cm处进行评估。
如果测量值≤2厘米,大家可以在家里练习腹式呼吸,自行锻炼即可恢复。如下图:
具体步骤:
1.采取仰卧舒适体位,髋膝轻度屈曲;
2.把腹部想象成气球,用鼻吸气,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略停1-2秒;
3.缩唇呼气,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4.吸气、呼气时间比保持在1:2,刚开始每次训练1-2分钟,慢慢延长至10-15分钟;
每日练习腹式呼吸两次即可。
如果测量值≥2厘米则为腹直肌分离;2-3厘米为轻度;3-4厘米为中度;≥4厘米为重度。
据此进一步分为脐上分离型,脐下分离型,脐部分离型,全部分离型。
患者站立,腹部自然放松,用软尺测量脐中腹围,脐上和脐下4cm处腹围。
当腹直肌分离2cm时,我们一般采取物理康复法--神经肌肉刺激:
01
改善腹直肌筋膜营养
02
加强腹直肌耐力
03
改善腹直肌张力
04
加强深层腹横肌的收缩
同时配合传统的手法推拿,疏通经络,增强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疲劳,增强腹肌耐力。帮助宝妈纠正腹直肌分离的同时,松垮的皮肤也变紧致了。
温馨提醒
不要过分依恋收腹带塑身衣,不但对分离无用,反而会加重盆底损伤。
不要盲目的踏入腹直肌锻炼盲区,如仰卧起坐、卷腹,这些都会加重你的盆底肌和腹直肌的损伤。
产后康复中心
医院产后康复中心拥有一支专业的治疗团队,以新的服务理念为数以万计妇女提供科学、规范及人性化的服务。现已开展盆底康复治疗、腹直肌康复治疗、产后催乳/疏通治疗、产后腹部形体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产后腰背疼痛治疗等业务。-(曲江)-(后宰门)
科室专家?刘小英
医院产后康复中心主任医师,负责人。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康复医学分会第二届盆底康复学组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盆底与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科研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妇幼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4次获得国家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年9月至年11月远赴苏丹执行援外任务,医院康复科工作。年5月至今带领科室人员开展腹直肌分离、子宫内膜薄治疗等新业务。承担2项省级科研课题,发表论文10余篇。擅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性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原作:来源
改编:李林蒿
审核:刘小英
排版:李林蒿
责编:杨娜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告知
相关阅读:
我带娃查的这个项目,和未来是否近视密切相关!
我才刚生娃,咋又怀了呢?
抽动,发呆,发育迟缓,宝宝做的脑电图检查你知多少?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