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地缘政治田文林大国博弈与中间地带的动


白癜风诚信单位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5291.html

点击上方蓝色“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可订阅学习

学人简介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关键词:权力转移;中间地带;战略博弈;地缘政治

内容提要

国际权力转移激化大国矛盾。历史经验表明,大国权力转移的交替期,往往是地缘政治危机的高发期。由于世界主要大国都拥有核武器,所以大国间爆发战争变得不可能。大国间的结构性矛盾,主要通过除军事对抗之外的其他领域和手段体现出来,这其中,“中间地带”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因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沦为霸权主义的牺牲品。中国必须强化地缘政治意识。

冷战结束以来,位于大国之间的“中间地带”日趋成为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近些年炙手可热的国际热点问题,如伊朗核问题、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危机、朝核危机等等,同样集中在这一区域。“中间地带”动荡与冲突到底折射出怎样一种国际现实?大国博弈为何热衷于争夺“中间地带”?中国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1国际权力转移激化大国矛盾

发展不平衡是国际政治、经济的永恒规律。荷兰历史学家曾说过:“在发达程度极高的新的文明阶段,处于领先地位的任何国家达到一个临界点或界线时,要超越这一界线向前发展是极其困难的。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的下一步不得不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迈出。”纵观20世纪,由于国际权力转型,国际体系经历了三次较大转变:第一次是“一战”结束后,从“维也纳体系”转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是“二战”结束后,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转向“雅尔塔体系”。第三次是20世纪90年代“苏东阵营”解体后,“雅尔塔体系”部分瓦解,国际权力体系处于“将转未转”的状态。近些年,国际格局最突出的特征力量对比是“南升北降”,国际体系面临新一轮转型。

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相对衰落趋势明显。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国际权力体系中一枝独秀,美国更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领域均占据压倒性优势。然而,随着西方过剩资本大量流入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产业空心化趋势日趋明显。西方世界整体实力明显下降。—年,西方七国集团(G7)占世界经济比重从52.8%降至46.08%。

美国仍是世界第一,但经济指标明显今不如过去:GDP占全球的份额,冷战结束时为30%,目前已减到20%左右。制造业在GDP的份额,已从“二战”后的40%至50%减少到12%,服务业则攀升至70%。这意味着美国经济空心化、泡沫化趋势明显。而经济金融化历来是强国由盛转衰的征兆。沃勒斯坦认为,美国的资本积累和地缘扩张均已到达自偿点,之后就是最大的下滑。当前美国出现了类似19世纪中期的英国的缓慢衰落。彭博社年一项民调显示,58%受访的美国人认为,美国作为世界领导人正在衰落。

尤其是在“9·11事件”后,美国接连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进一步加剧美国衰落趋势。根据知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等人统计,美国仅在伊拉克战争费用保守估计是3—5万亿美元。两场战争使美国至少耗费6万亿美元。沉重的战争负担,使美国财政状况由盈转亏。在软硬实力严重受损背景下,美国被迫进行战略收缩。这一趋势在奥巴马政府时期表现十分明显。年1月新上台的特朗普总统,孤立主义倾向明显,并一再表示,加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主要任务。这实际是一种变相的战略收缩态势。

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相对崛起态势明显。在国际经济竞争中,“随着新商品和新生产工艺的知识从一国传播到另一国,领先国家在某个时间被他国在‘赶超’过程中赶上,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抓住时代机遇,利用外国投资和先进技术,使本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并涌现出“金砖五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薄荷四国”(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和土耳其)、“灵猫六国”(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土耳其与南非)、“新钻十一国”等等。

年,发展中国家GDP数百年来首次超过西方国家。由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组成的“金砖五国”,领土占世界领土总面积2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3%,GDP占全球总量20%,贸易占全球贸易额1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50%。据预计,—年,G20中发展中国家成员GDP年均增长4.6%,比发达国家成员快一倍多,G20实际GDP将从38.3万亿美元增至万亿美元,60%以上增量来自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六个新兴经济体。

这其中,中国崛起态势尤其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82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