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小偏方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639543.html这是为您推送的第篇文章
在苏丹首都喀士穆的郊外
有一座用管道建设剩余钢管建成的纪念碑
它为何会在这大漠戈壁的风沙中傲然而立?
它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苏丹管道建设纪念碑
年,在南半球的非洲国家苏丹,多名管道人正战天斗地,以最大的毅力、最快的速度建设着非洲大地第一条输油大动脉。
▲苏丹管道工程
当时的苏丹,经济贫困、物资奇缺、社会动荡。先期抵达的勘测、设计人员,因为物资供给困难,住的是房顶看得见天的土房子,吃饭常常有上顿没下顿。
白天高达53摄氏度的热浪滚滚袭来,炽烈难奈;夜晚又要忍受10摄氏度的低温和风沙的侵扰,彻夜难眠。更加危险的是,当地武装冲突不断。
▲苏丹人民为管道建设欢呼
一年多时间里,在这片被称为“世界上最不安定国家”的土地上,管道人创造了世界管道建设史上的新纪录,也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博物馆的历史见证
在建设过程中,身为副总调度长的张立福在身体带病、极度疲劳的状态下,坚持进入沙漠和热带雨林选择管道运输路线,不幸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生命定格在管线勘察的途中。
年11月14日,苏丹首都喀土穆口郊外的戈壁上,由4根巨大的管道和5根小管道组成的苏丹管道建设纪念碑正式落成。
这5根小管道,象征着在苏丹献身的5名中国员工为代表的中国石油管道人。
碑文深情地写道:“该工程在苏丹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已成为中苏友谊的象征。中国管道工人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代价,张立福、郑德宝、徐庆、吕焕仁、老士敏5位员工长眠于此,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
这座用管道建设剩余钢管建成的纪念碑
是中苏友谊之碑
更是记录管道局拓展海外市场的里程碑
刻印管道人开拓进取
无私无畏精神的丰碑
文图
张秋娟宁一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策划
杨婧瀚
编辑
刘竞言
审读
刘立岩
我们从“八三”走来,一起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7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