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超乎想象的伊朗黑袍之下,越禁忌,越美


(以下图文来自穷游er越林帆)

波斯,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拜火教,小昭……这些词汇自幼萦绕在脑海,使伊朗成为记忆中神秘的向往之地。十一长假,天高气朗,酝酿已久的波斯之行终于起航。来回20小时的飞行,从伊朗历年回到公元年,一路向南走过德黑兰、卡尚、伊斯法罕、亚兹德、设拉子5个城市,平安落地。

雷锋国度不落虚名,一路遇到热心人无数,牵手带路,主动问询是否需要帮助,满街的Hello,微笑俯拾皆是。在战争和封闭的刻板印象下,波斯古国的内核是富丽、友善。黑袍之下,越禁忌,越美丽。

-温暖德黑兰-

[偶遇洋娃娃般的伊朗宝宝]

封闭与热情的撞击,黑袍裹挟着对这个世界的敬畏和不甘;头巾下五花八门的染发烫发,浓重的眼影和口红呐喊着一个女人的天性。主动问询是否需要帮助,见到中国人如明星般的好奇、激动、热议、合影,洋溢着这个文明古国的友善襟怀。

▍1元钱随便坐的地铁

在伊朗,公共交通的确便民实惠,地铁单程票只要六七毛钱,往返仅1元多,大巴5个小时居然只收20元,还送一堆吃的,简直不可思议!地铁有专门的女性车厢,贩卖各种食物、指甲油、化妆品、Bra。

波斯MM极度热情,怕我们坐过站,不断提醒ImamSquare站人潮拥挤。我们生怕在人群中挤不出去,幸而得到几个美女“push”一把,才顺利出站。波斯姑娘都是人美心善一朵花好嘛!

地铁内的女性车厢

▍原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涂鸦墙

坐地铁1号线到Taleqani站,便是原美国大使馆涂鸦墙,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发生地,著名的星条旗手枪、骷髅头自由女神像字画所在地。

DOWNWITHUSA这样的字眼彰显强硬骨气之余,亦淌出一些幽默戏谑。从吞并三大文明古国的伟大帝国,到今日中东一隅的内陆国家,凭石油资源敢和美帝抗衡的气度叫人侧目。

*小编注:这里的围墙上布满了监控摄像头,最好在马路对面拍照,否则可能被里面的革命卫队扣留。

▍萨德阿巴德

打了个小巴到萨德阿巴德王宫(SadAbadMuseum)门口,车上结识了四位波斯姑娘,真是银铃般的笑声。波斯人见到中国人一般会有两个问题:你从哪里来?你对伊朗印象如何?果然,也中招被她们问道。

我们说伊朗美丽人民热情,希望她们到中国做客。不过她们一致回答:“太贵了!”在伊朗,男性出国要服兵役才有护照,女性的难度更可想而知。

王宫的绿化很好,面积很大,成为许多恋人漫步、家庭聚会的场所。我们选择了白宫和绿宫参观。

绿宫内部贴满镜面,凡是贴镜子的宫殿,如古列斯坦宫、灯王墓,都不允许拍照,只能用眼睛回忆那份绚烂了。

白宫门口巴列维的塑像已被人割去上半身,只留下一双腿。当然,出门又是各种被邀合影。我们也邀请了王宫的大兵们一起合影。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和那些洋娃娃真人版——伊朗宝宝们合影。大眼睛、长睫毛、卷头发,亮亮的眼神、浅浅的笑容,一下就诠释出天使两个字的含义。

千真万确,伊朗宝宝没有一个难看的,每个都让人萌化。当然,好客的伊朗人民大方地答应了合影要求。

-情迷卡尚-

[波斯浴室如同外星球]

从德黑兰向卡尚去的车要去南部车站坐车,切记!去卡尚的车次很多,大约3个小时车程,车费合一个人20来块钱,会发很多吃的,大巴上还会放波斯电影。

经历3个小时的路程,终于来到了卡尚,这个精致小城。卡尚又称“玫瑰之城”,每年的4月,这里的玫瑰全城绽放。萨法维王朝的创始人阿巴斯大帝死后坚持葬于卡尚,而非他生前的帝国都城伊斯法罕,可见这个玲珑小城的魅力。

黄沙漫漫,小城还保持着古朴风貌。

▍塔巴塔巴依宅院和布鲁杰迪宅院

卡尚有几个精致的小庭院,穹顶精致、水池华丽、院落深深,楼梯穹洞中穿行,每换一步就换了不同的风景。

塔巴塔巴依宅院(Khan-eTabatabei)是传统波斯宅院,建于19世纪末,主人是富甲一方的大商人赛义德·塔巴塔巴依。

布鲁杰迪宅院(Khan-eBoroujerdi)与塔巴塔巴依宅院位于同一区域,主人是地毯商,与塔巴塔巴依是亲家关系,这座豪宅就是供其女儿出嫁后居住的。

富商巨贾的宅院为了嫁女儿和娶媳妇而坐拥如此府弟,不禁让人幻想,那久远年代的波斯千金在彩色玻璃映照下戴上头纱的模样。

出了庭院遇到的波斯兄弟俩:

▍艾哈迈德苏丹浴室:外星人的穹顶

艾哈迈德苏丹浴室(Hammam-eSultanMirAhmad)是传统的波斯浴室,历史已有多年。复杂的几何图纹和蓝色瓷砖令人眼花缭乱。

浴室顶部形制特别,如同置身外星球。一个个凸起的穹顶仿佛一个个谜一样的眼睛。

波斯人的大门都有讲究,左右两扇门的门栓不一样,分别是棍型和环型,男女客人需要用不同的门栓敲门,里边的主人根据判断来选择开不开门。礼制外化成特别的建筑形式,真是神秘又亲切。

-奥比扬奈村-

[动画片里的谐趣村落]

今天的重头戏是包车一日游。我们从卡尚出发,一路经过奥比扬奈、纳坦兹到伊斯法罕,联系的包车司机叫做阿里,车费大约人均人民币90元。阿里是个很风趣的司机,英语不错,一路上和我们说说笑笑。

▍费恩花园

第一站先到了费恩花园(FinGarden),一座很精致的波斯花园。伊朗的旅游景点即使再小,也会有饮用水,感觉这点很好。起码国内许多景点做不到。

恺加王朝总理大臣AmirKabir在费恩花园的一间浴室遭暗杀。他是改革派却被排挤,被囚禁在费恩花园,有人说他被暗杀,也有说他割腕自尽。这段往事给这个今日光辉灿烂的波斯园林增添了一丝悲戚。年,费恩花园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奥比扬奈村

从费恩花园出来,一行人向奥比扬奈村开去。这一路上要经过许多尘土飞扬的道路,两边有些是军事基地,绝对不可以拍照。

奥比扬奈村(Abyaneh)地处山谷,已经有年的历史,居民曾长期与世隔绝,至今仍讲古语,据说伊朗人自己都听不懂。

这里的男人穿黑色灯笼裤,女人则无一例外披着白色碎花的披巾。居民在黄土矮墙背景下走过,有一种回到儿时动画片场景的感觉,古朴又童话。

老奶奶们坐在自家门口,向游客推销盛产的苹果,骑着小驴晃过,得意的笑~这里像极了动画片里的谐趣村落。时光泯没,记忆中那一星半点的火花却仍如老友故人般骚动着你的神经。

▍纳坦兹:千年小城的陨落

从奥比扬奈村出来驱车开往纳坦兹,相比上一个旅游景点的热络人气,这里显得要孤清许多。纳坦兹(Natanz)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小城,如今的陨落不由让人感到落寞。

虽然也是荒凉的黄土堆,小镇街道却有许多鲜花的佐衬,干净整洁,店铺有序,行人稀少,让人有身在欧洲的错觉。

▍33孔桥:幽幽暗夜缕缕梦光

纳坦兹游览完毕已是黄昏。驱车在夕阳时分的公路上,天光溢泄,洒出漫漫红霞,放着音乐,如同行驶在美国公路上。

傍晚时分来到伊斯法罕,看到街道的满目琳琅,就觉得千年前的繁华依旧,这里仍是那个光华满载的历史重镇和悠悠小城。吃饱喝足散步,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33孔桥(Bridgeof33Arches),这几乎成了清真寺以外伊朗最具代表性的景点。

干水期的大桥裸架在湖底,夜晚泛出幽幽梦光。穿行一个洞穴,似乎就能看见一个故事,如同呓人、艺术家、疯子、浪人。这里是梦的世界。

-伊斯法罕-

[《LP伊朗》封面的拍摄地]

▍伊玛目广场

伊玛目广场(ImamSquare)始建于17世纪的萨法维王朝,整洁雄伟,是曾经的世界第二大广场。不时有马车绕场一周,蹄声叮当,不由让人回忆起久远年代这个丝路重镇曾经的商贸宏图和繁华景象。

广场南面是伊玛目清真寺,西面是阿里卡普宫,东面是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阿巴斯大帝在这里临朝阅政,检阅队伍,观看马球赛。

在广场碰到一个法国帅哥,正在执行一个“crazy80days”的计划——不带钱去旅行,一路上靠各路驴友和当地人民的帮助完成旅行。真是佩服!他邀请我们用中国话为他录视频加油打气~

▍伊玛目清真寺

伊玛目清真寺(Masjed-eEmam)原名沙阿清真寺,个人觉得它是广场所有清真寺中最具代表性的了。繁复而悦目的蓝色穹顶带出华丽之气,脚下的红色地毯是虔诚礼拜所要接触的沉静,窗格透出的光斑圣洁满溢。

需要提醒的是,伊朗的清真寺每周五均不开放,来时一定要计划好时间。

▍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

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Masjed-eSheikhLotfollah)又叫国王清真寺,是以阿巴斯大帝的岳父命名的。清真寺不大,最值得称道的是粉红色的穹顶和窗格透出的光线。据说,穹顶外部的颜色会随着太阳光线变化,到傍晚就会从乳白色慢慢变成粉红色,所以日落时分观赏是最合适的。

那一道窗棂的光线就是《LP伊朗》封面的拍摄地,真是让所有人瞬间沉静,伸出双手抚触和拥抱这道圣洁的光。

▍四十柱宫

四十柱宫(ChehelSotunPalace)是阿巴斯二世接见外国使节和享乐的地方。宫殿本来只有20根柱子,因水池的倒影才叫四十柱宫。这个宫殿最大的不同是木质结构,看上去虽然大气,却没那么喧闹,多了一份古朴。殿内的壁画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场景,印度王胡马雍在伊朗避难的场景也被记录了下来。

▍亚美尼亚区凡克主教堂

除了伊斯兰清真寺,伊斯法罕还有一座伊斯兰世界罕见的教堂——亚美尼亚区凡克主教堂(St.JosephofArimatheaChurch)。一场大屠杀使亚美尼亚人几遭灭族,他们逃到伊朗境内,幸得庇佑,在这里建起教堂。基督徒的教堂有着伊斯兰的穹顶,两种文化的冲撞和交融,在这里迸发出和静之美。

教堂外有一家咖啡厅,红茶非常不错,配着焦糖吃食,最适合在行走后放松休憩。

-寂静亚兹德-

[夕阳时分的归魂之地]

今日的路程是去往亚兹德。清晨的伊斯法罕在黑夜中渐渐苏醒,大街杳无人烟,一道红霞为城市晕染上血色与活力,这是多么难得的体验。清晨出发,既赏景又节省时间。

▍亚兹德古城:千年遗迹黄沙漫漫

中午时分抵达亚兹德,干热风扑面而来。亚兹德有些像新疆的喀什,迷踪般曲折的小巷,风干泥土垒制的院墙,无处不在的坎儿井和风塔,将沙漠中50多度的高温天气变成舒爽的世界,把世俗隔绝于外。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我们目见的无异于历史真迹。

▍寂静塔:千年寂静,归于幻灭

寂静塔(TowersofSilence)是拜火教的天葬台,和我们藏族的天葬习俗相似。琐罗亚兹德教教徒去世后,会被放在山顶,秃鹰吃完人肉后,剩下的骨头就会被埋在中间的圆坑中,以此为洁净归途。

如今这个习俗已废弃,可黄沙中的几座土丘仍让人感到荒凉。步至山顶,可眺望全城,夕阳时分来最合适不过。

爬上那个归魂之地,恰可俯瞰古城全貌,如圣徒登宵之渺于云烟。千年寂静,归于幻灭;如逝如斯,明明落落。

-觅源拜火教-

[业界良心的可爱包车大哥]

▍恰克恰克

吃完午饭两个男同伴选择了呼呼大睡,三个女生选择包车游览恰克恰克和梅伯德。不想恰克恰克十分遥远,地理位置如同荒郊野岭,加上汽车数次抛锚,使我们心底直发毛——荒郊僻岭的,连个人烟也没有,要是男司机意图不轨,可怎么办好啊?

而到达目的地后,我们才知深深的误会了可爱的包车大哥。下了车我们才发现,他腿脚有些残疾,走路有点微跛,但还是坚持帮我们背包拎行李,还在我们攀登阶梯累得快岔气时不时鼓励我们勇攀高峰,拉手相助。旅程快结束时还给我们买冰淇淋吃,最后我们多给小费他却执意不要,真是业界良心啊!

恰克恰克(Chakchak)是拜火教的圣地,位于亚兹德东北72公里处,一路荒无人烟,两边尽是干涸的山川土地。相传,萨珊王朝的公主为了躲避阿拉伯人的侵袭而逃难,躲到了这个荒郊僻岭。为了取得珍贵水源,公主将饰物扔向峭壁,不想一股清泉汩汩流出,滴答滴答的水声就是“恰克恰克”。

据说,拜火教的核心教义是善恶二元对立论。据说,一周七天的星际命名法,戒指的由来,都和拜火教有关。

▍梅赫伯德

梅赫伯德(Meybod)又叫美堡,位于亚兹德西北50公里处,距今已有超过年的历史。古城附近有几处珍贵的历史遗迹,如老邮局、萨法维王朝时期的冰屋,及萨珊时期的石榴城堡等。碍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去了城堡。

夕阳西下时分,漫看全城实在太适合不过。个人感觉寂静塔有些圣徒归天尘世渺渺的凄凉,美堡古城看落日则会感观到夕阳晕染下,这座城市无言的美,以及个人之微渺。

-情迷设拉子-

[夜莺和诗人的王国,最接近“天方夜谭”的地方]

终于要到旅行的重头戏了,最期待的一站就是设拉子,相信看过粉红清真寺照片的人都会对这里心生向往吧。设拉子被称“夜莺和诗人的王国”,这里几乎是最切近那个“天方夜谭”的地方。

粉红清真寺的迷醉,灯王墓的璀璨,哈菲兹墓的算卦人用鹦鹉叼字牌为游客卜卦……种种美好让人真像是漫游在幻梦里。

粉红清真寺又称莫克清真寺(Nasir-al-MolkMosque)。多少旅行者是因为看了粉红清真寺的美丽决定来波斯的?楼主就是。当阳光透过玻璃,折射出斑斓万千,身入其中,犹如穿行迷幻世界。随手一揩,就是谜一样的光影组合。

地方虽小,却是呆上几个小时不嫌多。当然,阳光倾洒有时,一天之中也只有清晨到上午的时段,这里是最美的。我们以为8点钟到达不算晚,哪知新的开门时间是7:30,果然一到达已被汹汹游客大军包围。排队抢地点拍照,不时要因为遮挡入境要让路,还要赶在阳光溜走以前创作,真是斗智斗勇啊!

穷游er越林帆的伊朗之行到这里还没有结束,余下的几天里,他们还去了一代帝王的苍凉陵寝、设拉子美丽的天堂花园、还有热闹的大巴扎!想知道更多关于伊朗旅行的细枝末节,就戳阅读原文吧~~

-版权信息-

本文为穷游网用户越林帆原创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回复“目录+以下关键词”,如:,收看往期内容。

亚洲

欧洲

南美洲

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香港

台湾

日本

韩国

泰国

斯里兰卡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土耳其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英国

西班牙

美国

加拿大

海岛

户外

自驾

火车邮轮

购物

美食

酒店

摄影

签证

技巧

旅人

盘点

谈资

大家帮大家

以自己的视角和方式体验世界

QYER.COM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73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