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苏丹老脸之三


作者简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老脸》之三

?文艺工作者

矿机是文艺工作者的摇篮,甚至还出过两位国家级的文艺明星。因为大企业的文艺宣传工作被提升到了“抓革命、促生产”的政治高度,所以组织文艺表演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生产方式,以它通过改变革命工作者的精神状态来提升革命工作的能力。那个时代的文艺工作既是有计划的也是非常有质量的,只是表演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差一些。

工厂、中学、小学都有各自的文艺团体,不仅表演样板戏、舞蹈、合唱、诗朗诵,还有民乐合奏、独奏、独唱、相声、山东快书等,最厉害的是还有晋剧团,可以表演完整的《十五贯》、《打金枝》等传统剧目。大规模的文艺汇演是既是一种政治安排,也是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由下而上严格的文艺系统,逐一升级。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天赋通过这种层层晋级的方式不断显露,每到此时,他们风采的绽放总会招致潮水般的掌声。

由于矿机文艺组织的活跃度,文艺人才不断被发现,水准也不断提升。每一次文艺汇演的高潮都是那些文艺骨干带动的,他们都是群众念念不忘的社区名人。其中拉二胡的王建宝是当时太原市中学生乐手中的佼佼者,他的二胡独奏《赛马》因难度高、技艺高超而深受观众期待。王也是表演型人才,观众越多他越表现自如。尤其在演奏《赛马》到高潮的时候,他会使用扣弦来制造特殊的的音效,仿佛马蹄声声。无疑这种具象的表现形式是人民群众的最爱,每个人的脸上刹那间都会掠过一丝惊喜的神色,然后就不间歇地热烈鼓掌。男声独唱《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是一个享有盛名的职工歌手的拿手好戏,这首歌难度大,对嗓音和底气要求高,于是歌手的炫技也充分体现于此,最终一鼓作气的讴歌和不间断的掌声形成了竞赛,一个人在挑战自己的极限、一群人在为他高声喝彩。

老脸1–文艺工作者,王宁(绘)

?武术大师

历史上地处边陲和战略要地的缘故,山西习武之人众多。许多拳种也出自山西,比如最具攻击力的形意拳,而外柔内刚的杨氏太极发祥地也在太原。

矿机宿舍区就有许多武术高手,有些隐匿在人群中,另有一些则声势浩荡,每日里在街头巷尾大显身手。早晨是习武者练功的高峰时间,这些人有在犄角旮旯单练的,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花拳绣腿显摆的;有赤手空拳做空翻的,还有耍枪弄棒对练的。此外、灯笼裤的裤腿,红缨枪头的穗儿,大刀手柄上系着的红绸尽是一些强调视觉的元素,非常惹眼。还有发力时的断喝,刀枪棍棒相击发出的轻薄之声,此起彼伏。

李祁富的名气应该是远远超出了宿舍区的空间范畴,他是一名资深武师,徒弟众多。每天跟随他练习武术的徒子徒孙从三四岁的孩童到二三十岁的青年都有,小孩童以蹲马步、打旋风腿、空翻等身体基本功为主,青年以套路表演和对练进行。其实那种点到为止,相互默契的对练和表演也差不多,中看不中用。李祁富身体微胖,戴着厚厚的眼镜,红脸膛,屁股因长期站桩和蹲马步后撅明显,走路略有外八字。关于他的传说也很多,最神的是关于他隐秘的换气能力,可以凭此技能装死。

还有一位回民大爷武功更是了得,他平时不是总住在我们宿舍区,但有时会在在矿机上班的女儿家住一段。这位大爷短住的期间每天早上会在矿机中学前边的空地上习武,他的拳术、刀法和飞镖技艺都非常纯熟,加之他身着白衫、头戴白帽看上去就更加精神。围观的人多的时候有好事者会串掇人群中隐藏的武林高手和大爷过招,这是最精彩的时候。看过一次两人对练穿膛掌法,虽然只是点到为止,但是二人你来我往攻防有序,且出手迅猛、步伐稳健。那是我看到武术爱好者晨练过程中最出彩的一次,不久电影《少林寺》上映,剪辑过的武打片段对现实中的习武动作来说太具杀伤力了,由此我不再围观矿机宿舍里的武术大师,遁入形式主义的空门。

老脸14–武术大师,王宁(绘)

?运动员

国有大型企业的运动员虽然表面上看来自各个车间或者机关部门,但这些人多为退役的专业运动员,甚至就是正在服役中的省代表队成员。企业需要他们争夺荣誉,社区中需要它们的形象和故事成为话题,他们也是这个族群的骄傲。

其中成绩最出色的是矿机男子篮球队,据说最辉煌的时候用替补球员就可以击败省队。篮球运动群众参与度高,所以这项运动也深入人心,每次在灯光球场比赛的时候都是人山人海座无虚席。男篮队员绝大多数有着超常的身体条件,个个人高马大鹤立鸡群,在这些奔跑跳跃的巨人们身影的填充下球场显得小了许多。此外由于训练刻苦,队员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比赛的时候经常展示几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每每赢得满堂喝彩。

矿机男子足球队成绩也不错,而且有更多的拥趸者。但足球运动员在气质上和篮球运动员差异很大,由于更接地气,所以大多数足球运动员都有几分痞气,不太听从教练的管理,球场上不干净的动作也比较多,经常引发球场上的斗殴。

矿机的运动员中有两个人给我留下的印象较为深刻,一个是足球、篮球双料明星王某,外号“二老坏”。此人长相有点像科比,他球艺精湛、体能出色,百米速度十秒多(曾经是太原市百米纪录保持者)。而且在球场上他是个诡计多端的人,经常使坏招戏弄对手。八十年代初期的比赛中,我曾偷听过他中场休息时给队员们布置战术的讲话,几乎全是损人利己的坏招。另一个人是外号“武麻子”的武某,天津人,花式足球技术非常出色,能做各种高难度动作,我想高俅在世也不过如此吧。武麻子最出彩的一次表现是点球决赛,他作为一方守门员竟然接连扑出三记点球,其中还抱住两个,由此名声大振。

那个时候,人们对于体育抱着一种比较本能的热爱,锻炼身体就是为了在民间社会的竞争中获胜,从而赢得尊重。事实上也是如此,有体育特长的人都能成为民间的英雄。我家邻居有一位大哥就是民间的体育英雄,他虽然个子矮小,但一身腱子肉,且继承了他武工队长父亲的天赋,精明、机智、敏捷。他是摔跤场上的高手,我亲眼看到过他把高过自己一头的对手高高扛起,转了几圈扔了出去。此外,在足球场上,他也是马拉多纳式的人物,自发组织过一支少年足球队,还得了太原市中学生足球比赛第二名。到了八十年代初期,他又迷上了马拉松,每天早上沿着太原市主干道单手推着自行车赤膊奔袭几十公里,即使在数九寒天也从不停息。他曾经是我的偶像。

全民热爱体育的社会里,民间的运动员是大家喜爱并尊重的人。他们是清汤寡水的社会生活中值得回味的底料,具有一种较为原始的文化意义。

老脸15–运动员,王宁(绘)

?军代表

军代表是文革的阶段产物,也是国家动荡的一个证明。大规模武斗的原因最终军队接管了一些企业,就派驻军代表行使维稳的特殊权力。

小学的同班同学杨某某就是军代表的孩子,和我们一起上过几年学,大约在二年级的时候随着其父亲结束工作撤离而转学离开了。他的父亲身穿军装神采奕奕的样子我至今还有一点印象,最突出的是领章和帽徽的红色,这三点红色在绿军装的反衬下挺生动的,看到它竟然马上就能联想到光明和正义。那位家长就住在我家相邻的东西向的一座灰楼里,好像每天上下班是有小车接送的,可见其地位不低。由于他着装的特色和孩子们对军装的迷恋,他每天现身楼群的时候我会觉得如突然点亮的一盏明灯,义正言辞地呵斥着陈腐和黑暗。

老脸16–军代表,王宁(绘)

?民兵

民兵是半军事化组织,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就变成了一股准军事化的军事力量。“文革”后期是这支队伍最风光的时候,现实中和银幕上到处都是他们的影子。

且不说《地雷战》《地道战》这些老的战争片中所渲染的形象,后来更是有《海霞》《磐石湾》这样既文艺又硬朗的故事片,生动地刻画出了中国女性飒爽英姿的形象。于是这种非正规化的军事组织战斗力,在人民群众的印象中陡增百倍。民兵的身影一度在城市中到处闪现,他们身背上着刺刀的步枪,扎着武装带,戴着红袖章耀武扬威招摇过市。由于是一股极速膨胀出来的法外编制,民兵自身的问题也是非常多的,以致和本地警察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冲突。

矿机的民兵小分队一度很活跃,他们在宿舍区的据点有两个,一个在灯光球场南边围墙外的一排平房里,一处设在小学教学楼一楼入口门厅左边的房子里。这种地方我没有机会进去,但是听说过一些场景描述。沿着窗户一排大通铺上或躺或坐地一群身穿杂色衣服的壮汉,地当中间一张桌子放着垂头丧气的电话机和喝光的白酒瓶子,居民们生炉子取暖的时候,他们则使用最大功率的电炉在取暖。此外,墙上挂着大幅的太原市地图,地图上方贴着语气凛冽的标语。他们白天操练队列和刺杀动作,晚上在偏僻的地方设伏,但好像没什么太大效果。

一次哥哥的帽子被隔壁机车厂的赖小子抢走了,他回来大哭大闹,爸爸就带他去找民兵小分队讨要公平。在半路上正好遇到那个长得胖胖的小队长,于是父亲这个臭知识分子就像人民的主心骨陈述事实,但是那个喝得两眼惺忪的汉子好像心不在焉,敷衍了一下就把我们支开了。但是有的时候他们也管得蛮宽的,一次邻里间发生冲突,哥哥和另外兄弟两个与旁边一个楼里的一家人大打出手,那一家兄弟姐妹很多,一遇到纠纷就全家出动。但那一次他们家里吃了亏,有一个孩子被打得眼睛充血,于是告状到了民兵小分队。结果晚上一队民兵如临大敌荷枪实弹地来到我们楼,抓走了这三个孩子。记得我当时正在厨房烙饼,突然,身背上着刺刀步枪的一个满脸正气的青年民兵闯将进来,“啪”一个立正,左手一挥,冲着哥哥说:“请跟我们走一趟!”少顷、三个孩子大义凛然地走出了楼门,在众人的簇拥和围观下走向这个非法组织的巢穴。

老脸17–民兵,王宁(绘)

?公安人员

太原矿山机器厂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其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社会系统。治安方面也自成一体,有自己的保卫科(后来改为公安处),以便应对宿舍区和厂区空间范围里的治安情况。因为这样大型的社区本身就是产生治安问题的重要的根源,同时自己的保卫部门对地面上盘根错节的状况比较熟悉。

保卫科的同志们一般不会穿完全正规的警服,但是从着装也能看出他们的身份来。在那个年代警服是蓝色的,到了夏天会换成白色的制服。矿机长保卫科干部们一般不戴大檐的帽子,但是会穿一身制服,制服上也没有领章。这是公安系统人员另外一种显性的特征。穿警服一度成为一种时尚,社会青年们,甚至普通的中学生和高中生也喜欢穿,于是这种情况下就更加难以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警察、谁是流氓。

但是警务人员不仅仅要从衣着上去判断,还要从肤色和举止上去判断。在我的印象中,矿机厂保卫科几个经常和当地的流氓无业青年打交道的警务人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肤色特别黑,黑的发紫。为了炫耀其身份增加其威慑力,有的时候还故意把随身携带的警用器械露出一截,比如闪着寒光的手铐中的一环晃晃荡荡地系在腰间。那个时候的警务人员会随身带一支加长手电筒,明晃晃的手电筒的局部也会从裤兜里面露出半截,这些装备都能增强他们在流氓面前的威慑力。此外,警用的皮带也是他们动粗的武器,经常解下来抽打不良少年。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市里面的公安来到我们宿舍区现场勘查或抓人的时候,会看到大量的身着制服的干警和便衣警察出现。宿舍的百货商店和银行储蓄所时常被盗,这时还会采用专业的侦查手段,比如拍摄脚印的,取指纹的,他们在现场进进出出,我们在外围紧张围观。便衣警察来抓人最有意思,一两位身着中山装的便衣押着人犯步行穿过人口稠密的区域不亚于游街示众,绑人的方式五花八门,罪行不严重的就用一根鞋带采用一种叫“二郎担山”的方式,严重一点的要戴手铐,危险要犯则会用麻绳绑起来押走,但这种情况必须至少有两位警察相互协作,才能处理妥当。

我亲眼目睹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抓捕,就发生在我家楼下。当时我正在院子里玩,突然之间旁边一个单元楼门里熙熙攘攘地冲出一群人,中间被五花大绑的年轻人是一位邻居大哥。他的妈妈和姐姐在后面呼天抢地,试图冲进去抢人,几位便衣警察一边阻拦一边呵斥。远处,一辆军用吉普车停在那里,三四个公安把这位大哥押上吉普车,一溜烟儿开走了。其余十余位便衣随后也骑着自行车散去,现场留下一群惊愕不已的人。

太原当时把资深公安人员称为“老公匠”,后来,我在报纸上看到相关介绍,才知道那其实是“老公家”,就是公家人的意思。老公家是令犯罪分子心生畏惧的一种人物类型,在那个混沌的岁月里星星点点地闪着寒光。

父亲有一个姓卫的同乡在隔壁的47工厂做保卫干部,此人就是典型的“老公家”。这位前辈参加过新四军,久经沙场,一眼看上去就气质非凡,身体消瘦但神采奕奕,两只眼睛透着机敏。他对环境中的细节观察得非常精微,且喜欢归纳总结。有一次他来到我家串门,聊起了自己的识别技能,谈到对各色人等行为举止的细节方面的观察判断。比如拿烟的姿势,仅从这一项就能判断出知识分子、工人、干部等不同的习惯,后来我才知道父亲这位同乡曾经是一级侦察员,后来因为犯了错误受到了处分,才离开了市里的公安队伍,来到企业的公安处。

老脸18–公安人员,王宁(绘)

?干部

干部服有四个兜,下边两个兜中一个装着皱皱巴巴的手帕,一个装着语录本或者笔记本。上边两个兜一个插着钢笔,一个揣着对折的人民币。这四种内容完整地解释了干部的四种能力,也规定了他们的表现。

级别高一些的干部,干部服会选用灰色,且面料稍微讲究一点,布鞋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暗喻着他们高贵的红色血统。干部穿着干部服的时候,一般会把所有的扣子都系上,如此这般才会显得周正和庄重。高级干部会披一件大衣在外边,因为这样会令人想起披风的气派,那可是威严且浪漫的一种经典造型。有一次省委书记到我家嘘寒问暖,我就记得高大的书记当时就是披着一件军大衣出现在我的面前,那形象真是高大,立马把狭小的空间反衬得更加憋屈。但是我们在画报、报纸或电影《新闻简报》中所看到的国家级领导人,他们出现的时候会穿那种过膝的灰色呢子大衣。

和小领导干部们的咋咋呼呼不同,级别高一点的领导就比较内敛,态度也和蔼可亲。隔壁单元门里有一位厂领导,每天有一辆上海牌小轿车接送上下班,这个领导长得慈眉善目,每天身着一套灰色的干部服,深居简出。这种距离感导致我居然一直不知道这位邻居的姓名。

老脸19–干部,王宁(绘)

最后,感谢艺术家王宁为本文绘制的插图!

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作者其它作品:

苏丹:《老脸》之二

苏丹:《老脸》之一

苏丹:老狐狸与《看不见的战线》

苏丹:“二不愣”

苏丹:老八路

苏丹:我的兄弟

苏丹:二月羊

苏丹:空间往事之六《工业乐园》

苏丹:空间往事之五《电影院》

苏丹:空间往事之四《防空洞》

苏丹:空间往事之三《西马路》

苏丹:空间往事之二《大操场》

苏丹:空间往事之一集体大澡堂

“进山”与出关——《出走与逃亡》之五(完结篇)

我的大学·梦——《出走与逃亡》之四

“铁之道”——《出走与逃亡》之三

“饥饿游戏”——《出走与逃亡》之二

“幼儿园的高墙上有个洞”——《出走与逃亡》之一

围城四部曲之四:第四重围困——一方之言

围城四部曲之三:第三重围困——“沸腾”的群山

围城四部曲之二:第二重围困——在社群之间

围城四部曲之一:第一层围困——阴郁的楼群

苏丹:奶妈

苏丹:放羊—奶妈续篇

苏丹:养猪、敲猪和杀猪——《奶妈》之续三

苏丹:昔阳出了个乔万英









































白斑复色
白斑医院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60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