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听说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很喜欢我送给他的剪纸肖像,他和家人都对我的手艺大加赞赏。”3月27日,同心尕妹子田彦兰跟记者说起此事,难掩喜悦之情。这事要从3月2日说起,当日,我国外交部举行首场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向世界宣传宁夏,作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回族剪纸传承人的田彦兰参加了宁夏特色展示活动。
“能够作为宁夏代表团中的一员,将自己的剪纸作品展示在各国领导人面前,本身就是一种荣誉。”今年38岁的田彦兰说,当得知要在外交部蓝厅展示自己的剪纸技艺后,既紧张又兴奋,临行前就开始收集与会的各国政要照片,“其实剪纸是现场发挥,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哪些国家的领导人会来,也不确定哪些人会对剪纸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不得不提前做好功课。”
“我制作了多国领导人的肖像图,其中包括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和阿联酋王子的肖像。”田彦兰回忆当时的场景时说,她制作的剪纸肖像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驻足欣赏,而现场剪的每一幅作品都在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内创作完成,更是受到大家的肯定和赞赏。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枢纽,苏丹是中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苏丹驻华大使欧玛尔·伊萨·艾哈迈德看到苏丹总统的剪纸肖像后非常高兴,并表示他一定会将这张剪纸送给总统本人。
3月17日,田彦兰的手机收到苏丹驻华大使的回复,称已将这张满载着宁夏回乡人民深情厚意的剪纸肖像送给总统本人,总统及家人都表示非常喜欢,同时对用剪纸这种艺术形式展示人物肖像的方式表示惊讶,总统夫人还将这张珍贵的剪纸肖像装裱后摆放在家中。看到回复,田彦兰激动地说:“能得到总统的称赞是尕妹子的荣幸,希望能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的使者。”
据了解,作为宁夏回族剪纸的领军人,田彦兰已注册“尕妹子回乡剪纸”商标,还创办了宁夏尕妹子回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来源:新消息报)
相关链接:
一张普通的彩纸,在同心县回族妇女田彦兰的剪刀下转眼就变成一件艺术品。田彦兰通过不断改进技艺,让剪纸成为一门带有浓厚民族色彩的艺术。
传承母亲剪纸手艺
田彦兰出生在同心县一个传统的穆斯林家庭。其祖辈阿伊莎·尕氏大约清朝嘉庆年间在宫廷做御用女红,专门做服饰等刺绣图样设计。年阿伊莎·尕氏出宫后回乡,后嫁给北方商人马艾布(田彦兰母亲麦丽燕·马秀芳祖上),落户于现西吉县西吉滩道堂,并在西吉滩传授宫廷刺绣、剪纸技艺。田彦兰自幼在母亲的口传心授下学习剪纸。
田彦兰的一生经历过多位亲人的离世,8岁时母亲去世,后来,几个哥哥因为家族遗传疾病相继离世。12岁时,她不得不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还得照顾哥哥留下的孩子。田彦兰一边上学,一边靠着母亲教她的剪纸手艺谋生,经常制作一些剪纸作品拿到街上出售,她靠这门手艺不仅养活了自己、完成学业,还将侄子抚养长大。年,田彦兰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专业。
田彦兰的剪纸作品充满积极向上的内容。她说:“我学习剪纸时,每完成一幅精美的作品,母亲都说:‘剪就要剪那些漂亮的,看起来亮堂的。’母亲乐观、豁达的性格,至今影响着我。”
发扬回族剪纸艺术
年,田彦兰参加了“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会上,她发现各民族都有风格鲜明的剪纸文化,但回族剪纸几乎是个空白。她意识到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她也意识到,自己的剪纸并未真正准确反映出回族文化。
年,她到南京大学进修民俗文化研修专业,系统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她将回族文化元素巧妙地与剪纸艺术结合在一起,她的剪纸作品感染力很强,回族风情浓郁。作品着重表现回族人民的生活状况,背景多是旱塬、沙漠、骆驼、汤瓶、盖碗、独具特色的清真寺以及少女飞扬的盖头。
展现了回族人民对生活、对美的向往。现在,她的剪纸作品被列为中国文人派剪纸代表,兼具民族特色和现代风貌,剪纸风格日渐成熟。她的剪纸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成为中国回族剪纸艺术的典型代表。她的作品《回回女娃弹口弦》获“第五届国际剪纸艺展”金奖,被中国博物馆等收藏。她还有很多作品曾在瑞士、阿联酋、伊朗、毛里求斯、塞舌尔等多个国家巡展。
同心县最具影响力的白癜风初期该如何治疗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3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