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不要给中国泼脏水是谁在祸害全球经济


不要指责中国了!油价才是全球“黑八”的罪魁祸首

许多分析师将8月的市场动荡归咎于中国。但欧洲经济评论网站GEFIRA却认为,油价暴跌才是此轮暴跌的主要推手。

GEFIRA指出,低油价对金融部门的打击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大。油价下跌让金融部门在债市和衍生品市场都损失惨重。

虽然低油价有利于消费,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但它同时也压缩了能源企业的利润,减少了可再生能源和石油行业的投资。同时,低油价还严重打击了对石油行业有大量贷款的金融部门和石油衍生品的交易。

全球日均原油产量为万桶,按照美元/桶计算,这意味着每天90亿美元、每年3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动。如果油价腰斩50%,那么这笔现金流也将同步腰斩50%。这笔减少的现金流已经占到美国GDP的10%,相比于中国经济放缓造成的0.5%的拖累。这么大的变动不可能没有后续影响。

许多原油生产商都通过衍生品将他们的原油产品售价锁定在一个固定的价位。在当前油价下,我们假设保险提供者将为每桶原油提供35美元的亏损补贴,仅仅是美国的页岩油每天就能获得1.2亿美元的补贴。而这些都由金融部门来承担。

美国能源信息署年在油价还是95美元/桶时曾表示,大多数页岩油生产商的收入能够覆盖包括初始投入在内的75%的成本。这表明,即便在油价暴跌前页岩油生产商的盈利能力也是堪忧的。

虽然生产商们声称,油价暴跌后他们提高效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但很难相信他们的成本也削减了50%。如今,投资者不再吃这一套,开始离开市场,页岩油生产商的融资成本飙升,这也让页岩油行业更加雪上加霜。投资者担心美国垃圾债市场泡沫可能会被戳破。能源企业占垃圾债市场15%的市场份额。页岩油生产商的重组势在必行。

正如外媒此前提及,石油美元的枯竭可能是此轮暴跌背后真正的推手!

俄罗斯、沙特和挪威等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也都曾把石油赚的钱投入欧美的股市和债市。当原油生产开始亏损时,这些资金流入开始大幅放缓。挪威的主权财富基金一季度遭遇亏损,俄罗斯和沙特都需要美元的油价才能维持预算平衡。如今的低油价迫使这些基金不得不收缩投资。沙特的主权基金持有了大量的美债,目前还没有开始抛售这些资产,而是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

最后,低油价下石油公司股价下跌也是带动股指下挫的重要原因,而股指下挫又进一步引发ETF抛售,形成恶性循环。

这轮暴跌潮中,不仅金融机构为了弥补石油上的损失而抛售资产,而且石油公司股价的下跌也进一步拉低股指。石油和石油相关行业在股票指数中占了很大的权重,油价的下跌最终也拖累了这些股指。

而股指的下跌反过来又拖累了相关的ETF产品。许多ETF产品的资产组合都是追踪几个重要的股票指数。所以一旦股指下跌,ETF和类似产品的表现不佳,就会引发投资者抛售,从而迫使基金经理卖出股票,这又进一步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抛压。

你说,全球经济的放缓,能怪到中国头上吗?

解读:中国趁油价低时大量买进,但真用不了那么多!从表面来看,中国有着庞大的石油需求。今年前七个月中国日均进口原油万桶,较年日均进口量增加64万桶,这可能是自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然而,中国这些进口原油经加工后制成的产品,正越来越多地被重新出口至海外。中国有着庞大且仍在不断扩张的国有炼油产能,其产量高于中国国内的基本需求。

中国过剩产量的唯一出路便是出口。今年迄今中国日均出口成品油67万桶,大约等同于原油进口量增幅。在过去四个月中,有三个月中国的成品油出口量大于原油进口量。

虽然中国仍然是年度成品油净进口国,炼油行业结构的调整可能改变这种局面。今年早些时候,监管机构允许大多为私营企业的小型炼油厂获得进口原油,而之前进口原油都要留给大型国有企业。预计,年中国将转变为成品油净出口国。

有交易员指出,中国仍大量进口原油,主要想趁油价低落时增加原油储备,而非用量真这么多。从数据来看,中国柴油消费量正快速下滑,减抵了汽油及燃油的需求成长,尽管这也反映中国经济重新平衡的趋势。

中国抄底原油储备遭遇“低价尴尬”:“胃”小吃不下

国际油价曾刷新六年新低,中国加快“抄底”速度,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进口原油万吨,同比大增29%,创历史新高。专家也纷纷表示,目前是抄底油价的好时机,但“胃”小吃不下,中国石油储备能力不足让抄底一事变得很尴尬。

早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中石化一位交易主管就谈到过,中国商用及战略原油储存空间已几乎全满,使得中国没有太多增加原油进口的余地。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年公布的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情况中,包括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等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在内总储备库容为万立方米,储备原油万吨。早在惠州、青岛等二期战略储备库建设时,三期工程已开始选址。

统计局称,中国第一阶段建造的储备设施的储量约为可供全国使用9天的石油量,而目标是达到90天的石油消费量。这也是国际能源署认为的安全库存量。

国际油价从年6月开始至今一路下行,这为中国加大储备提供了契机。虽然原油进口在不断增加,但储备却并不高。虽然中国消费量在不断增长,石油储备能力依旧很低。

中国的原油从哪里来?俄罗斯很给力!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







































白癜风症状图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14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