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反战之战为何总是冲突不断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www.360xh.com/weekly/show-htm-itemid-66346.html
                            

原创索恩thornbird索恩thornbird

战争非法化后,国家间的冲突仍然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领土划分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家边界线模糊情况下的主权争端。

年,也就是国家边界永久性标志制定的时候,还有一些领土尚未妥善确立主权归属。这些领土继续成为国际冲突的根源。

同时,在解决此类领土归属问题,尤其是殖民地非殖民化过程中的主权交接时,帝国主义国家常常只做“甩手掌柜”匆匆了事,而没有确认它们即将要让出的领土归属哪个新的主权国家,主权移交的程序没有最终完成,导致了新的主权纷争,如前英属巴勒斯坦的主权归属问题至今仍是巴以冲突的根源。

为何总是冲突不断?

非法化战争的决定改变了世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现在很少发生了。征服已成为一种例外,而不是常态。但如果事实果真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错过了非法化战争的非凡成功呢?

至少部分原因是战后世界远非一个和平的世界。自年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一直断断续续地爆发冲突。自年以来,涉及以色列的冲突导致了三次国家间战争和多次巴勒斯坦人武装起义。朝鲜战争从年持续到年,越南战争从年持续到年。20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现在的前南斯拉夫地区)和卢旺达爆发了种族灭绝冲突,内战蹂躏了苏丹20多年。仅在年,就有尼日利亚、南苏丹、也门、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索马里和乌克兰等国发生内战,大量人员死亡。

既然战争已被宣布为非法,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冲突?

答案是,这些冲突并没有被《非战公约》禁止。事实上,它们是《非战公约》带来的可预见的后果。尽管《非战公约》具有非凡的——许多人认为是愚蠢的——雄心壮志,但它的管辖范围仍然有限。它宣布一个国家对他国的领土侵犯为非法。《联合国宪章》以它为榜样,禁止“对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威胁使用或使用武力”。从征服和国家间战争次数的减少可以看出,这一禁令效果显著。但是,禁止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使用武力破坏其领土完整,就酝酿了两个冲突源——一个在国家之间,一个在国家内部。

不确定的主权国际法禁止侵犯他国领土。但是,如果不清楚一块特定的领土确切属于哪个国家,那么情况又会怎样呢?每一个认为自己对该领土拥有主权的国家,都将把任何其他国家的介入视为对国际法的一种违反,并将自己的回应行动视为正当自卫。

在旧世界秩序中,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占领该领土来解决这种含糊不清的问题。但在新世界秩序中,征服是被禁止的。如果主权明确,边界被广泛接受,那是件好事。但如果主权存在争议,边界模糊,法律形势很快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我们可以把新世界秩序中的主权比作房屋所有权。如果你想拥有一所令你羡慕的房子,你不能强行占有它。如果你闯进去,把房主赶走,你不会获得该房屋的所有权。要获得这所房子的财产权,你必须从真正的所有者那里购买(或由真正的所有者赠送给你)。只有他才能让与。

如果你想买这栋房子,你的律师会进行所谓的“产权调查”(titlesearch)。他将确定卖家是否从真正的房主那里买了房子,以及之前的房主是否从真正的房主那里买了房子,等等。产权调查可能是件劳心费力的苦差事,因为可能需要追踪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房地产交易。

最终,所有的产权调查都在律师所谓的“产权之根”(rootoftitle)处触底,即财产的第一个真正所有者。在美国,根产权是由美国政府授予的土地而确立的。如果你能证明当前的所有者从购买土地的人手中购买了土地——依此类推——直到第一个真正的所有者,那么你就建立了一个产权链。许多司法管辖区不会让你追溯到产权链上的第一个环节,他们可能会允许你追溯到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比如年。

国家主权并没有那么不同。正如财产所有权可以通过追溯产权链来确立一样,主权也可以通过追溯主权链来确立。在旧世界秩序下,这个过程很容易:谁占领了这块土地并主张主权,谁就对它拥有主权。由于征服者成为新的根主权,结果是征服重新启动了主权链。但是,根主权是如何在新世界秩序中确立的呢?

《非战公约》给出了答案:真正的主权者是年拥有主权的国家。正如我们在上一章看到的,当战争被宣布为非法,领土被禁止扩张之后,国境线固定了下来,曾经用铅笔在地图上画出的国界线被永久性的标记追溯了出来。主权变得根深蒂固。正如日本在年学到的那样,军事胜利不再确立法律主权。现在,在政治上,一个国家的领土必须与其称谓相当。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一条简单的主权链,因此,对于那些试图搞清楚自己属于谁的人来说,不存在任何问题。然而,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年,也就是国家边界永久性标志制定的时候,还有一些领土尚未妥善确立主权归属。这些领土继续成为国际冲突的根源。

模糊的边界线和拙劣的主权交接在战后导致国际冲突持续不断的根源中,最持久的也许就是缺乏策略的非殖民化进程。当帝国在二战后崩溃时,它们留下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两个最大来源是“模糊的边界线”和“拙劣的主权交接”。

模糊的边界线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草率划分殖民地之间的边界造成的。由于殖民地常被视为单纯的行政区划,帝国的地图绘制者画出的边界往往不够精确。当这些殖民地独立后,帝国地图上模糊的线条就成了新的主权国家之间的边界。相互矛盾而又粗心大意的历史记录很难回答在年的时候,哪一个新成立的国家对该领土拥有可核实的主权要求,以及哪一个国家在独立后对该领土宣示过主权。

解决年以后边界领土争端的唯一法律途径是促成争端国家之间达成协议。但这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事实上,一些在非殖民化进程开启后出现的边界争端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

缺乏策略的非殖民化造成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所说的拙劣的主权交接。帝国主义大国常常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确认它们即将要让出的领土归属哪个新的主权国家——或者未能完全完成主权移交。这就好像你把房子卖给了不同的人,或者在完成交易文件之前就把钥匙交给了别人。当事后你高兴地开着搬家车离开时,身后留下了一片混乱。

最为臭名昭著的主权交接失败的例子也许是前英属巴勒斯坦。年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一系列的阴谋诡计——本书的最后一章将会追溯——英国控制了巴勒斯坦。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托管创建了两个临时保护国,对其托管都将于年5月14日到期。一个保护国是在巴勒斯坦,原因是年,英国外交大臣亚瑟詹姆斯贝尔福(ArthurJamesBalfour)承诺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家园”。另一个保护国在外约旦,实行半自治统治。

随后是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尽管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但犹太人还是继续在巴勒斯坦定居。随后,当地局势动荡起来,爆发了零星的暴力事件,其中有阿拉伯人发动暴乱反对犹太定居者,也有犹太复国主义者——有时通过暴力——抵制英国政府限制犹太移民的政策。当恐怖的大屠杀事件被曝光后,英国反对犹太难民进入巴勒斯坦的政策遭遇了大规模反抗。持不同政见的犹太复国主义武装对英国军队和官员发动了袭击。

英国把这个问题交给了新成立的联合国来解决。联合国制订了一项计划,把巴勒斯坦划分为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耶路撒冷由联合国控制。

约旦获得了约旦河西岸,包括东耶路撒冷。埃及控制了加沙地带。在此期间,以色列寻求并获得了加入联合国的机会。当时,有相当多的国家拒绝承认其存在的权利。即使在今天,仍有3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拒绝承认以色列国。

拙劣的主权交接的例子远不止以色列一个。在朝鲜,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意味着日本殖民统治的结束。但是日本没有能力制订应急计划来维持法律秩序。日本在朝鲜殖民统治的崩溃促使苏联和美国急急忙忙地确立对该地区的控制。为了防止战时盟国之间的冲突,美国和苏联匆忙达成了一项协议,以北纬38线为界来划分两支占领军的管辖范围。

朝鲜战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条临时分界线两边的朝鲜人试图确立他们对整个半岛的主权。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越南,在那里,日本统治的突然终结留下了不确定性——接着是战争——在日本放弃控制后谁是合法的主权者。年,印度脱离英国独立,并分裂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之后,印巴边境上的前克什米尔和查谟土邦(PrincelyStateofKashmirandJammu)的主权归属问题引发了该地区的多次战争,加剧了两国之间的核军备竞赛。

战后许多领土征服事件都是在拙劣的主权交接之后发生的,例如,年印尼接管西巴布亚岛和年越南统一。因此,当反对征服的规则被违反时,它几乎从来就不是对外国主权领土赤裸裸的侵略,而更多是新独立的国家试图填补那些未能明确主权链的帝国撤退后所留下的法律真空。

裁决主权归属在一个强权不再是公理的世界里,主权分歧不可能得到解决。但真的没有办法解决这种不确定性吗?毕竟,就财产所有权而言,有一些工具可以解决这类纠纷。一个人可以在购买房产时购买产权保险,以防将来发生纠纷。如果真的出现了纠纷,寻求确立所有权的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判决产权归属”。但地缘政治中没有“主权保险”之类的东西。一个国家无法从联合国购买保险,以防止自己的争议领土被占领。国际法确实有一些“裁决主权归属”的手段。国际法院——通常被称为“世界法院(WorldCourt)”——成立于联合国成立之时,旨在解决国家间的法律争端,包括边界争端和其他主权争端。自成立以来,它已经裁定了14起边界争端案件,最近一次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就马六甲海峡三组岩石岛屿归属问题产生的边界争端。

相比于国际法院,常设仲裁法院(ThePermanentCourtofArbitration)显得更加非正式,它也曾解决过领土争端,不过这类案件的确切数量尚未公开。然而,这两个法院都没有强制管辖权,这意味着它们只能在争端双方同意受其裁决约束的情况下审理领土争端案件。联合国安理会拥有国际法院所缺乏的解决主权争端的强制权力,并曾利用这一权力来“裁决主权归属”。联合国在成立之初就托管了11个前殖民地。联合国托管理事会(U.N.TrusteeshipCouncil)确保了殖民地政府有一个明确的继任者,避免了许多阻碍殖民地权力移交并引发武装冲突的问题。后来,11个被托管领土都成功地实现独立或自愿加入了一个国家。

安全理事会也曾介入一些领土争端。例如,年,联合国安理会设立了一个特派团,以解决东帝汶长期以来激烈的领土争端。特派团就东帝汶独立进行了投票,东帝汶人民投票赞成后,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U.N.TransitionalAuthority)监督了该地区向完全独立国家的转变过程。但在其他情况下,比如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关于克里米亚问题的争端上,安理会无法采取行动。

因为国际社会缺乏一个解决领土争端的全面且强制性的机制,譬如一个世界最高法院,许多领土冲突只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解决。比如,各国只承认一个或另一个主权声索者,并与它们承认的国家开展贸易往来。在特别棘手的领土争端案例中,人们对于到底谁拥有主权没有形成共识。就好像有一半的邻居认为弗雷德是房子的合法主人,而另一半人认为鲍勃才是。这个问题不仅适用于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也适用于国家内部的争端。

注:本文节选自《反战之战:律师、政客与知识分子如何重塑世界》中文版第十五章

相关阅读:

索恩新书│《反战之战:律师、政客与知识分子如何重塑世界》

—END—

原标题:《反战之战|为何总是冲突不断?》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144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