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在全球粮荒的至暗时刻,中国人怎样才能


                            

仓廪实,天下安!踏上黑土地,走进玉米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四平考察时再谈粮食安全:——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

22日下午,在四平市梨树县,习近平走进玉米地,察看玉米长势。(图:新华社)

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洪涝灾害肆虐中国南方。

春耕夏收期间的这两件大事让人们的目光再次集中到“米袋子”上。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中国的安邦之本遭受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人怎样才能把饭碗端得更稳?

“全球粮荒”的至暗时刻

疫情导致的全球粮荒一天比一天严峻,7月13日联合国五大机构发布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公布的几个数字让人不安:当前全球有6.9亿人正处于饥饿状态。1年中增加了万,5年中增加了万,到今年底疫情可能让长期饥饿人口新增1.3亿人,这还不排除进一步增加的可能。

仅仅两天后,联合国发出预警: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疫情的蔓延,让产粮国大幅减产,出口国开始限制出口、粮价上涨。

而疫情又让进口国生产秩序中断,财政缩水、无力购买。

供不上、买不起,粮食缺口越来越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忧心忡忡:“我们的食品系统正在失灵!”

阿根廷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城镇港口一度宣布关闭。

饥饿威胁最为严重的非洲,百姓在疫情中失业,而粮食价格却在飞涨。

肯尼亚的一位单亲母亲,独自抚养8个孩子,买不起粮食孩子饿得哇哇大哭。

她只能把石头放在锅里煮,假装还有饭可做,只为了让孩子们在等饭的时候能踏实地睡着。

也门正在同时遭遇疫情、洪水、蝗灾和战乱。90%的粮食依靠进口,80%的人口需要人道主义救助,50%的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

萨米拉是也门一个年轻的母亲,她的孩子营养不良无法母乳喂养,只能用卫生可疑的奶粉替代。

而服用奶粉后的婴儿因此患上了霍乱,瘦弱娇小的孩子躺在病床上,听着母亲无助哭泣,他只是多万营养不良儿童中的一员。

伊拉克告急,进口万吨小麦,25万吨大米。

印尼、菲律宾宣布储备粮最多只能撑6个月……

“饥荒不是一夕造成的,过程中的死亡也不是”

在刚果、委内瑞拉、南苏丹、海地……每时每刻都有人因饥饿而经历漫长而痛苦的死亡。

病毒引起饥荒,饥荒引起混乱,混乱引起动荡。

很多国家因为粮荒,还没来得及扛过疫情,就早已经步入至暗时刻。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世界粮食安全岌岌可危,中国有没有受到影响?

当然会有影响,大豆是中国进口的重要农产品,主要用于压榨食用油、做畜牧饲料,价格供应直接关系到肉蛋奶的成本。

从这些老百姓的日常食品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影响。

但有影响不意味着需要提心吊胆,今年前5个月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候,中国进口大豆不降反增。

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落实,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出口意愿加强,量增价稳已经成为市场的普遍预期。

上世纪末美国学者对中国有个“著名”的疑问:这个国家人口不断增长,发展不断消耗,耕地面积有限,“谁来养活这么多中国人?”

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用全世界8%的土地,喂饱了全世界18%的人口。

中国已经用事实告诉世界:中国人能自己养活自己,不靠任何人!

年美国学者布朗出版《谁来养活中国?》。

目前中国的口粮完全自给自足,谷物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口农产品,丰富着百姓的餐桌菜篮,但绝非必须品。

面对当前严峻的世界粮食形势,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国有%的能力应对!

粮食够吃不够吃,要看产量怎么样。

中国粮食产量已“十六连丰”,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公斤。年我国夏粮再次丰收,产量亿斤,创历史新高。

粮食够吃不够吃,要看库存怎么样。

近年来我国粮食储备体系完备,尤其是稻米、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口粮品种库存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中国的实情,也是中国新粮食安全观。

中国人的饭碗里盛着中国的粮食,中国的米缸足以满足军需民食,中国的粮仓能够应对天灾人祸,咱老百姓,还有啥不放心?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疫情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已逐步显现,持续紧张的外部环境让粮食安全面临着各方面挑战。

南方肆虐的洪水,让多万人紧急转移,千公顷农田绝收,长江一线的粮食生产局势严峻。

7月13日,江西湖区所有单退圩堤将开闸清堰分蓄洪水。(图:央视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今年夏粮丰收大局已定,秋粮要争取有好的收成。”

收到夏粮丰收的成绩单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秋收仍有一场“硬仗”要打!

信心来自过去,十年前的年,洪水中的受灾面积达到.69千公顷,中国靠着卓绝奋斗仍然保持了粮食增产。

信心也来自当下,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洪水退到哪里抢种补种就到哪里。

农田修复、种子调配、畜禽补栏、鱼塘补苗……滔滔洪水终将退去,粮食生产已经开始乘风破浪。

7月20日,鄂州市鄂城区泽林镇农民运用机械抢插晚稻秧苗。(图:湖北日报)

信心更来自未来。

藏粮于地——

18亿亩的红线绝不放松,8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即将完成。

地少人多是不会改变的国情,要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就要像保护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藏粮于技——

良种选育、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地膜覆盖……

一项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一次次夏粮秋收增产增收,让人明白: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

藏粮于民——

从农村金融、粮食补贴惠及乡土中国,到精准扶贫、农村振兴的国家战略宏图,只有通过富裕农民、扶持农民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才能让农村成为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才能让农民的积极性在粮食生产上得到充分的释放。

7月22日,习近平在四平市梨树县走进玉米地,了解农业科技研发利用、黑土地保护情况。(图:新华社)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重。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会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自信面对一个危中有机的新世界!

原标题:《世界濒临最严重粮食危机!中国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130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