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通讯十年见真情中国与南苏丹建交10周年


7月9日,中国与南苏丹建交10周年。

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宣告成立。庆典使用的根高达32米的旗杆由中国企业紧急提供,保障了这个世界最年轻共和国的旗帜准时升起。中国当日即承认南苏丹主权地位并同南方建立外交关系,中南关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年8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南苏丹总统基尔。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中南建交10年来,两国关系始终健康稳定发展,各领域合作富有成果,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一贯相互坚定支持。

十年来,两国政治上深化互信。

7月6日,基尔作为全球21位发言嘉宾之一,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讲话,向全世界传递追求和平、谋求发展的坚定声音,成为中南交往史上又一里程碑。

中国援助南苏丹医疗队为南苏丹病人实施普外科手术。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就派医疗队、农业专家到苏丹南方的朱巴、瓦乌、马拉卡勒等地工作,帮助当地人民改善农业和医疗状况。瓦乌还有一个以中国维和警察命名的“东星派出所”。中国同苏丹南方自治政府保持着各层级友好交往合作。

中国向南苏丹提供粮食援助。

南苏丹独立后,两国党际和政府间交流更为密切,携手促进两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利益。

年、年,基尔两度访华,同中国国家领导人就两国关系发展达成重要共识。

十年来,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发展。

年11月,双方签订贸易、经济和技术协定,并成立双边经贸联委会。中国企业和其他合作伙伴一道,确保南石油不停产。

中国港湾承建朱巴国际机场。

在年、年南两次武装冲突期间,中国油企是唯一在南主力油区3/7区油田坚持生产并全面修复毁坏设施的外国合作伙伴,为维系南经济命脉作出了重要贡献,减少了油区设施毁坏带来的环境污染。

中国援助建设瓦乌朱尔河大桥。

近年来,中南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基础设施、农业、广电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使用中国优惠贷款修建南苏丹空管项目。

中方通过无偿援助、优惠贷款等方式帮助南修建朱尔河大桥、朱巴国际机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推进朱巴—伦拜克公路建设,有力促进南地区间互联互通,为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十年来,两国教文卫等领域交流合作频繁。

建交以来,两国教育、卫生、文化、青年、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频繁。

中国援助建设古德里学校。

中国援助建设朱贝克示范中学。

中国每年向南提供大量政府奖学金名额和培训机会,迄今已为南培训多名各行业人才。

援南苏丹教育技术(一期)工程。

年,中方完成援南教育技术(一期)项目,这是中国首个教育援外项目,为南小学生开发、印制了多万册数学、英语、科学教材。

中国医院。

中医院(一期)和基尔·医院,援南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和宫颈疾病筛查中心已交付使用,医院正加快对口合作机制建设,成千上万的南普通民众从中受益。

维和官兵爱心义诊。

中方迄已向南派遣8批医疗队员,他们成功实施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在南多个地方开展巡回义诊,救治了无数南患者生命。

中国援助南苏丹医疗队在特列卡卡进行义诊。

许多南青年自学中文,积极参与中南交流合作,成为中南友谊的使者。

十年来,两国守望相助、患难与共。

中国急南方之所需,累计提供数万吨粮食等人道主义援助,捐资支持南抵御洪灾、蝗灾等自然灾害。积极同世卫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儿基会、联合国难民署等国际组织合作,帮助南改善民生,践行真正多边主义。

抗疫专家组抵达朱巴。

中国率先签署《解决南冲突重振协议》,率先为南统一军队建设提供物资援助,派驻中国海外最大的一支维和部队,以实际行动支持南和平进程。

中方向南苏丹卫生部捐赠医疗物资。

在中国抗疫的艰难时刻,南政府和人民给予中国有力声援。疫情在南发生后,中国第一时间驰援,向南方提供十多批抗疫物资,并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后,向南派出中方首支抗疫医疗专家组,帮助南方抗击疫情。

抗疫专家组在南苏丹国家实验室。

“在担任中国驻南大使的两年半时间里,我深切感受到南人民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坚韧精神。”中国驻南苏丹大使华宁表示,无论前方的路途有多么艰难,中国将始终与南政府和人民在一起。

文字:新华社记者白林

图片(除标明外):中国驻南苏丹使馆提供

责任编辑:佘云、吴志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lwz/105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