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秀洲区新时代群文风采展播四苏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402684.html

树立身边典型,发挥榜样力量。线下实践,线上展播,我们将定期推送“秀洲区新时代群文风采展播”,在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秀美板块”中,展现我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事迹风采,颂扬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进一步激发群文工作者奋发向上的内生动力,推动秀洲群文工作不断前行!

第四期(按姓氏笔画为序)苏丹

苏丹,秀洲区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现为浙江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舞蹈创新团队成员、嘉兴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秀洲区舞蹈家协会主席。

年8月,从艺术院校毕业的苏丹来到文化馆,凭着对群众文化事业的一腔热情,开始了对文化表演艺术的执着与投入。她从事了18年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具备丰富的群文舞蹈创作经验以及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和精品舞蹈创作的能力。在工作中她兢兢业业,努力学习,表现优秀,思想上积极上进,时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得到馆领导及群众的一致认可。在平时排练中,她从无怨言,即使在怀孕期间也不曾有丝毫懈怠。

苏丹老师在舞蹈创作中一直遵循扎根群众的理念,探寻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群众生活的讴歌新时代群众生活的舞蹈题材,并根据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她的代表作品有:舞蹈《水乡入画来》、《演出之前》、《村姑的美丽生活》以及《村里的画室》等,无不都是反映当今新农村、新农民、新风貌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具有时代性的原创舞蹈作品。这些原创舞蹈作品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其中以秀洲区村嫂摄影队为创作原型的舞蹈《村姑的美丽生活》,两次入选浙江省文化礼堂汇报展演以及在省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5年优秀节目作品展演,而以秀洲区“十姐妹”农民画团队为创作原型的舞蹈《村里的画室》更是在年2月获得浙江省群众舞蹈最高奖“群星奖”。

迄今为止苏丹老师共获得省部级舞蹈作品金奖以上近20个,理论调研5篇论文,在国家及省级赛事中获奖及发表。工作以来,凭借出色的专业成绩和业务能力,先后取得了嘉兴市第二届“南湖百杰”文化人才奖、嘉兴市首届杰出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嘉兴市“十大优秀人才”等7项省市级政府荣誉。

苏丹老师,一个年轻的舞者,用她全部的热情投身于群文事业,用她跳动的舞鞋演绎精彩人生。在推进秀洲群文事业繁荣发展中,不断挥舞红绸,迸发生命光彩。

李金红

李金红,女,年出生,秀洲区王江泾镇文艺骨干,王江泾镇舞蹈协会副主席。一名资深文艺爱好者,虽已退休,却仍活跃在舞台上。

李金红从小生活在运河边,热爱文艺。7岁那年就跟着村文戏队下乡巡演,练就了一身舞艺。年,她组建成立美丽乡村排舞队,这是当地一支名气响当当的排舞队,由双塔村、栋梁村和田青村的妇女自发组成,目前有稳定队员20余人,年龄从30岁到50多岁不等。12年来,美丽乡村排舞队参加过各类大大小小比赛近百场,各类奖项拿了50多个,蝉联王江泾本地排舞比赛多届冠军。在李金红的带领下,这支队伍从一开始跟着电脑视频生硬学习,到现在灵活结合热点时事编舞,将故事和情感融入节目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路走来,李金红和姐妹们越跳越带劲,让这支带着“土”味的排舞队舞出了“奇迹”。最近几年,她带领着镇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各种文艺活动,如“三八节”、“网船会”、“重阳节”“荷花节”、“渔文化节”、“迎新春”等演出及比赛活动等等。她所带领的团队每年还积极参加镇送戏下乡等惠民活动。

李金红认为文化活动从少到多,内涵从浅到深,农村文化才能逐步繁荣兴盛,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在她的努力下,看大戏、跳排舞、听讲座,或是参加“爱心志愿活动”“老年集体生日会”“阅读全家”等一系列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文化活动,已经逐渐成为王江泾镇老百姓的日常习惯。一个人带动了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了崇文尚礼的社会风气。

吴海深

吴海深,男,年1月生,油车港镇麟湖小学语文老师。他热爱生活,热爱养育他的这块土地,热爱文学创作,喜欢乡村文化。曾经,他写的博客,在网站上是精华帖;他撰写的散文多次在《南湖文学》上发表,并获好评。他任教学生写的文章,在区级到国家级的各类比赛中获奖。

吴海深不但潜心教育,而且热心于公益事业。他是油车港镇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秀洲区第六届人大代表。在担任区人大代表时,根据秀洲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点,提了《关于发展秀洲区旅游业的意见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肯定。

年10月,他被推选为油车港镇作家协会的会长。虽然,作家协会只是个民间组织,但他积极参与其中,乐此不疲。他参与了镇里各类文化节的节目创作与编排,组织参与上级部门开展的各类竞赛活动。在工作之余,认真做好各项文化工作。为了写好一个快板书,他去请教区里的知名作家;为了设计出版镇里的综合期刊《麟湖》杂志,在炎炎热日里,来回协调,组稿、统筹……。有时,为了修改一篇稿子,他甚至会放弃休息时间,因为他深知,做这些工作,只能是在业余时间。所以在平时,他总是很早到单位,认真完成教学工作。只有当完成每天的教学工作任务后,挤出时间做他喜爱的文学工作。

年上半年,为做好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吴老师在镇文化站领导的指导下,组织参加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活动。他写的文章在区里的比赛中获得金奖。不仅如此,他还带领学校的老师、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参加比赛的师生中,有两个学生得到银奖,三个学生获铜奖;一位老师得了一个银奖和一个铜奖。这样,既提升了师生的爱国情,又开阔了眼界,师生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年下半年,镇里为了提升乡村文化品位,组织编撰“村村有文化”集,吴老师就是其中一位采编成员。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好,给镇里的文化建设出一份力,吴老师抽节假日,找各个村子里的乡贤、老农座谈,收集第一手材料。

吴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积极肯干,乐于奉献的乡村文化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dqh/71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