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HistoryAsRebel13


白癜风的民间偏方 http://pf.39.net/bdfyy/dbfzl/180614/6329464.html

这篇磨蹭了很长时间,一个是因为中间遇到了很多想说的事情,但都非常散,找不到合适的主线来串。另一个原因是HAR系列一直是以政治神学为主要抓手讲故事,但并不是说神学和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形态是因果关系。它们只是相关,并且缠绕之中各自发展,如果硬要追溯谁决定谁,就会变成“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南方从9世纪开始逐渐走向集权的大帝国形态,现在发展上比较有现代性,不是因为Sri系(SriVaishnavism)和Madhva-Haridasa系的神学纽比,纽比到吓呆欧洲人(与8-15世纪欧洲政治神学有些撞脸)的原因,而北佬形不成大帝国也不能赖北方印度教各支系的“系统不支持”或者“落后”。如果依然从政治神学入手,就会变成我一直反对的“社会出现问题就赖那里的文化和宗教”,这就与HAR系列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了。

所以事先声明,本次地图炮是以一支原来从未介绍过的毗党支系为引子进入的,它与“掐尖式集权”那一回书讲的社会形态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骂北佬不代表这一支毗党的神学本身“不先进”,而是说它其中几个比较有危险性的点因为北方政权变迁的特殊性被放大了,又从嬉皮士时期被歪楼至今,看上去毫无生气,无法在后殖民时期用来镇住“左蠢右坏”导致的社会动荡。

Nimbarka本尊,Nimbarka系的“定型者”。这一支系的Tilak是檀香画的u字中间一个黑点。如果按原教旨主义来讲,这个黑点是用拉妲出生地的那个池塘的塘泥画的。现在北方最常见的毗党支系就是U字中间是同样用檀香画的点,在什么《厕所英雄》之类的电影里都能看到,理论上说就源自这里。(图片来源/Britannica)

超纲

一般人如果知道印度教的话,都会知道其中两个派系是毗党和大天党,再往下问,他们除了说两党撕逼以外,一般也说不出来什么,然后往往以“所以印度自古以来四分五裂,还得靠英国人才能攒出国家”为结束。如果学习印度哲学的话,数论、吠檀多、弥漫差这类“乱码”(六派啦~)一定背得滚瓜烂熟,然后翻到Sankar宗教改革,就说不上个所以然了,再到11世纪Bhakti运动,除了某些人凑合知道Ramanuja是谁之外(我们那时候初中历史书上说过他一嘴),剩下就“全都不存在”了。

为此我专门问过一个复旦的小盆友,讨论的结果就是,中国人太醉心于公元前的“轴心文明论”(因为中国是1/4),太了解帝国史书(以至于不知道割据的格局应该从何整理年表)了,因此印度从沙门时期之后就再也没有哲学可讲,从玄奘与戒日王(Harsha)称兄道弟之后就再也没有历史了……更何况中国研究者也根本不相信印度人自己的记载,更不相信泰米尔语和中古卡纳达语也是与梵语巴利语同等重要的语言,连做历史都得等着欧美历史学家去印度大庙里扒铜板和石刻之后写论文的二手结果。如果有人真的能在知道Ramanuja之后还有兴趣追Sri系分裂、Haridasa系与Vijayanagara的关系,而不认为印度“没有历史的状态直到英国人来”,就已经非常良心了。

5世纪再往下都超纲了,可我最关心的是12世纪之后几支毗党的政治神学与社会形态的相互塑造。所以我其实挺怕与别人讨论“印度哲学”的——因为不懂,没法交流,六派的理论也不能指导我认识它们与现在社会形态和经济地理的关系,没法用实践检验真理,只能空对空。我只知道六派最后慢慢抱团的抱团,互斥的互斥,以吠檀多为奇点集中,互斥的就都踢出去成为了活化石,而Bhakti运动又是以吠檀多(意译就是theendofvedas)为起点的。

这次先回溯到13世纪左右。这时候Sri系已经分裂成南北两支(这两支的中心都在泰米尔),并且从北方逐渐向南衰退。同时北部偏东的恒河平原上,主拜罗摩的Ramanandi系也独立出来;Madhva系从卡纳塔克沿海向三河河谷扩张。这时穆斯林还没来,而恒河平原印度教的帝国由于采用了一种貌似集权实则极易变成门阀政治的联姻制度,导致像什么Chauhan之类的王朝,吹自己国土面积多么多么大,但说白了是一个氏族里很多家各处去当县长,变成了一种春秋风味的“贵族共和”气质——我一直对它产生的各种要素辨析不清楚,毕竟在人文学科中一个现象的产生背后有可能是十几条甚至几十条“定理”同时发生作用。后来有人建议去波兰立陶宛的历史中找找灵感。倒是它们同样遇到了“国王一强就统一,一弱就共和”,但恒河平原是不是也因为土壤肥沃,出口粮食而导致贵族配农奴(在印度北部指Koriya制度,尺度是乡镇级别,我发誓到讲国大党衰退的时候一定会讲的。。。)成了性价比最高的选择的原因则不清楚。相反,同期的南四邦则是集权配自耕农的形态,不过这会朱罗家还请得起雇佣兵不(参考北宋,不是瑞士那种形态)就不太清楚了。

我就看你瞎林伽吹~黄的是当年国土范围,红的是现在人口离散范围。(图片来源/Quora)

在现在特伦甘地到中央邦一带,兴起了一支新的毗党Nimbarka系,理念与Sri系的有限二元论和Madhva系的二元论(国内好像译成不二论还是啥)都不一样。前者简单粗暴就是说人可以无限趋近于神,以及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后者简单粗暴讲就是神与现实是截然不同的。而Nimbarka系主张物质和精神都是神的外化,而物质和精神又是互斥的不同。

Nimbarka系的标签。其实人家也不是“除了黑小天以外连蓝胖子本尊都不认”,放了妙见海螺,就等于承认了黑天是蓝胖子的马甲。闹着“罗摩才像蓝胖子,我们比罗摩牛逼多啦”那都是唯粉在作妖。图片来源见水印

Nimbarka是个活跃在北方的泰卢固人,他的导师同时也是Sri系“认证”的导师,也是把之前兴起的拉妲崇拜拉入Sri系的人之一——所以拉妲也被认为是Niladevi,但Sri系庙里放的则是泰米尔“自古以来”的Andal(这俩不冲突,Sri系里本来富婆的马甲就多,“铁打的Sri流水的Bhu”,Niladevi多刷了几次也是正常的)。Nimbarka自己不算创始人,就像Ramanuja不是Sri系创始人一样,而是这个派系的“定型者”。与Madhva系相比,Nimbarka的理论更贴近于Sri系,但分布却比Madhva系更北,定型的时间也更晚一些。

Madhva系后来衍生出的Haridasa和Varkari两支一南一北占据三河河谷,拜黑为主,但不是黑小天,是Vitthal/Perumal,成年版,“雅度人的王”,黑小天(Krishna)和Jagannath被认为是它的分形。Nimbarka系也是主拜黑,但是只拜黑小天拉小妲。如果翻墙出去搜搜就会发现很多拉妲唯粉都在彩虹屁Nimbarka系,主要原因是Nimbarka系是最早,系统性地且排她(当然是排艳光!)地“认证”了拉妲的神性的支系,Sri系和Madhva系等等不扔了“自古以来”的sridevi反而把拉妲收编上市了的都不贞洁。

不过其实那些个拉妲唯粉们一般都是“嬉皮士版Gaudiya系”的,印度本土北佬不是他们那个套路,他们很多也意识不到Nimbarka系与Gaudiya系理论上也没太多共同点——Gaudiya系到16世纪才产生,并且得的是Madhva-Haridasa的真传,只是把蓝认为是黑的马甲,富婆与拉妲关系同理,就连ISKON都不排斥拜蓝和拜艳光。所以不赖我有的时候觉得拉妲唯粉很像虾。

塞一堆富婆马甲的那叫一夫多妻,太不女权,太不贞洁啦!(图片来源/holydham.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ddqh/69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