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

两伊战争,一场只有血拼,没有赢家的战争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中东有两个很神奇的国家,伊朗和伊拉克。虽然这两个国家都带个伊字,而且都是邻居,但是在伊拉克境内大部分都是说着阿拉伯语的阿拉伯民族,而他们隔壁的伊朗都是说着波斯语的波斯民族。

除了语言不同,伊拉克人大多数人都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而伊朗人则大多信仰伊斯兰教什叶派,虽然都是伊斯兰教的信仰,但派别的不同,也就造成了价值观的不同,所以自古以来两个国家之间就冲突不断,生出了许多新仇旧恨。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开始在全球拉帮结派,这两个国家也自然成了美苏拉拢的对象。由于伊朗就靠着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土库曼斯坦,于是美国就在伊朗扶持了一个亲美政权,利用中央情报局在年成功地发动了一场政变,把伊朗原先的首相摩萨台赶了下去,扶持国王巴列维上了台,在巴列维上台后,美国还赠送了包括飞机、坦克在内的一大堆武器给了巴列维政府,好让巴列维的掌权能更稳定一些。

而由美国爸爸扶持上位的巴列维,也自然要显得亲美一些,于是就将伊朗原先保守的伊斯兰主义改成了资本主义路线,为此巴列维就搞了个白色革命,要逐渐将伊朗的国企全部私有化,还给女性开放了投票权,允许非穆斯林在政府任职,所以我们现在看巴列维时期伊朗的照片,女性往往不用包头巾,也不用遮住自己的样貌,她们大胆地穿上了时髦的衣服,向世人展示她们的美貌和妙曼的身材,在哪个年代显得非常时尚。

巴列维将伊朗从保守改向了开放,似乎是个好人,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巴列维主要做错了两件事情:

首先他建立的是一个独裁的政府,这个政府既独裁又腐败,存在大量的贪官污吏,使民众对巴列维政府十分不满。

其次他太小看宗教的力量了,把国营企业私有化,这点来说很多人是可以接受的,但巴列维要让女性有投票权,让非穆斯林在政府担任高官,这些行为就违反了可兰经和伊斯兰的律法,那些虔诚的穆斯林可就不会轻易放过巴列维了。于是伊朗的宗教领袖霍梅尼就站了出来,公开反对巴列维,霍梅尼希望将伊朗变成一个神权为主的国家,多次组织信徒对巴列维政府展开了抗议,于是巴列维政府便逮捕了霍梅尼。

不过由于霍梅尼在穆斯林当中声望太高,伊朗国内有相当多的穆斯林力挺霍梅尼,成天在伊朗境内搞各种暴动,这就引起了巴列维的恐慌,于是巴列维在关押了霍梅尼10个月后,就将其放了出来,以平息民怨。

可后来霍梅尼一放出来就继续反对巴列维,所以在年11月的时候霍梅尼再次被巴列维当局逮捕,这次巴列维怕他在国内继续搞事情,就把他驱逐出境,流放到了土耳其,霍梅尼在被赶出了伊朗后,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他开始到处游说各国政府,刚开始的时候在中东各国游说,后来又跑到了欧洲,跑到了法国,为了讨好西方,他还打出了人权、独立、自由的口号,希望各国政府能帮助他从巴列维手上夺下政权。

到了年的时候,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巴列维政府倒台,巴列维被迫流亡海外,此后就再也没能回到伊朗,巴列维倒台后,霍梅尼就回到了伊朗,掌控了伊朗的政权。

伊拉克在二战之前一直是个君主制国家,当时的国王是费萨尔二世,不过在费萨尔时期,伊拉克国内就存在着大量反对国王的势力,比如当时年仅19岁的萨达姆,是位热衷于推翻国王的热血青年,曾参与过刺杀国王的行动。

后来到了年,倒王党就发动了一场政变,推翻了国王的统治,将伊拉克从王国变成了共和国。

年的时候,当时已经加入阿拉伯复兴党的萨达姆又参与刺杀总理卡塞姆的行动,在刺杀行动失败后,萨达姆被卡塞尔当局判处了死刑,并遭到了通缉,为了逃脱追捕,萨达姆在夜晚游过底格里斯河,辗转到了叙利亚后,一路逃到了埃及。

到了年的伊拉克复兴党发动政变,推翻了卡塞尔政权,

此后萨达姆就回到了伊拉克,并成为了复兴党政府中的重要领导。

但复兴党执政不到一年,就被人发动政变推翻了,萨达姆在这个时候被当局逮捕入狱,不过萨达姆也是个逃脱高手,此前已经有了两次逃亡的经验,这次虽然被关进了牢房,但在短短3年里成功越狱,更为神奇的是,在他坐牢的日子里他还成为了复兴党的副首领,党内的二号人物。

而到了年的时候,复兴党再次发动政变成功,贝克尔成为了新任总统,萨达姆作为复兴党内的二号人物,当上了伊拉克的安全部长兼宣传部长。

不过萨达姆是个野心非常大的人,他不甘心当配角,暗中培养了自己的势力,在精心准备了11年后,年6月他以女儿生日为由在家中举办了派对,邀请了总统贝克尔及一众内阁成员做客,可贝克尔怎么也不会想到,萨达姆的生日会竟然是个鸿门宴,在派对上当大家玩得正欢的时候,萨达姆便在生日会上将这些人全部抓了起来,由此成功地发动了一次政变。

萨达姆政变成功后,很快就成为了伊拉克的总统兼总理,独揽了伊拉克的大权,成为了伊拉克的头号人物。

很多时候历史就是这么地凑巧,在年,伊朗和伊拉克这两国国家,同时诞生了新的政府,也同时出现了强势的领导人。

霍梅尼一上台就宣布要将伊朗变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的体制简单来说,就是民众可以民主选举总统,总统拥有行政权,但是在总统之上还有个最高领袖,这个最高领袖就是霍梅尼本人,而这个最高领袖有多大的权力呢?简单来说,就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无论是国家的法律还是外交、军事或是行政命令,全都是最高领袖说了算,总统反对也没用,如果有人要反对最高领袖,就等于是反对真主安拉。

而这个时候,新上任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就看不惯伊朗了,于是在年9月22日出兵攻打伊朗,当然伊拉克攻打伊朗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国界问题,如果我们翻看两国地图,我们会发现伊拉克只有右下角的那一小块地方连接到了波斯湾,差点就变成内陆国家了,伊拉克领土内,唯一连接到波斯湾的就是阿拉伯河,而两伊的国界是根据年的阿尔及尔条约制定的,和约中将阿拉伯河一分为二,双方都有阿拉伯河的使用权,这个条约听起来很公平,但这对于伊拉克来说就不爽了,因为伊朗的领土大了伊拉克四倍,而且上有里海,下有波斯湾和阿曼湾,你伊朗连小小的阿拉伯河你都不给我,未免也太小家子气了吧。

第二是宗教信仰问题,自古以来,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和什叶派就是矛盾非常尖锐的两大派别,作为逊尼派为主的伊拉克和什叶派为主的伊朗,两者自然是不对付的。

第三是两国领导人都非常强势,萨达姆天生就野心勃勃,当上了伊拉克总统后,就把复兴阿拉伯民族当成了自己的责任,最终目的是要在中东重建一个辉煌的阿拉伯帝国。而伊朗的最高领袖霍梅尼,则致力于什叶派的对外输出,不但向伊拉克输出什叶派的价值观,还跟反对萨达姆的库尔德人取得了联系,在伊拉克境内经常搞事情。

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国界、宗教信仰、价值观等等方面,伊拉克跟伊朗都不对付,萨达姆咽不下这口气,就对伊朗发动了进攻。

不过战争不能只靠武力,还要有国际上的支持,霍梅尼是反美的,按道理来说他应该会获得苏联的支持,不过由于他同时也是反苏的,所以只有伊斯兰世界的约旦、埃及和苏丹等少数几个的国家在支持他。

而伊拉克获得的国际援助就很多了,除了美国、法国、科威特等国家外,就连苏联也公开支持了伊拉克,所以在两伊战争初期伊拉克的攻势非常地凶猛,靠着大国提供的武器,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在国境线上推进了80多公里,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因为伊朗马上又打了回去,之后双方就一直在国境线上打来打去,这一打就打成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一方面是霍梅尼执政以后,伊朗与美国的关系迅速降温,在霍梅尼时期,还出现了伊朗扣押美国大使馆人质事件,而美国之前卖过伊朗的武器也需要保养和维修才能正常使用,跟美国关系搞僵了,之前巴列维政府留下的美式装备就派不上用场,所以在装备上,伊朗吃了大亏。

不过伊朗的优势就在于地大人多,能动员的兵力在伊拉克的4倍以上,还有一大群不怕死的圣战士,这些不怕死的圣战士就算是遇到了雷区,都会用徒步的方式躺过,然后后面的人再跟着前面人的脚印往前冲。

而伊拉克方面虽然武器精良,但军队人数和素质却明显不如伊朗,再加上北方的库尔德人还经常搞破坏,所以两边也就一直僵持不下。

于是开战两年后,也就是年6月,伊拉克竟然主动向伊朗提出了停战要求,可这个时候伊朗也是打得上了火,自然不同意伊拉克的停战要求,开出了一大堆苛刻的条件,这些条件伊拉克肯定是没法接受,于是双方继续开打。这一打就又打了5年多,而在这五年中,虽然伊拉克总是能得到国际上的各种武器援助,但也有很多国家私下偷偷地将武器卖给了伊朗,尤其是美国,两边都卖武器,两边都赚钱。

到了年7月,联合国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要求两国停战,这个时候被打得够呛的萨达姆马上接受了停战的倡议,而霍梅尼不答应停火,继续跟伊拉克打,战争因此又拖了一年,直到年7月双方才最终同意停战。

这场持续了8年的战争,造成了万人死亡,万人受伤的人间惨剧,双方经济损失更是高达亿美元,但双方的领土和国界却一点没变,战前是什么状况,战后还是什么状况。

而伊拉克还因为向邻国,包括沙特、约旦和科威特等国大量举债去购买武器,战前本来还有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战后反而欠了多亿美元的外债。

而双方最终打成了平手,所以谁也无法向对方要求战争赔偿,这就导致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之后很快就陷入了巨大的财政危机,也埋下了日后攻打科威特的种子。

而相对来说,伊朗就幸运了很多,因为伊朗的GDP和石油产量本身就比伊拉克高了许多,所以整体来说比伊拉克更能抗,到了年6月的时候霍梅尼因胃癌去世,享年86岁。

在葬礼的当天,有多万虔诚的穆斯林抢着要去看他的葬礼,结果现场一片混乱,霍梅尼还在棺材中掉了出来,最后葬礼被迫中止。

等到第二次办葬礼的时候,伊朗政府只好把棺木变成了实心的钢材,加强了葬礼现场的安保,才让这场葬礼顺利进行。

而这场战争的另一主角萨达姆。则在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被以美国为首的联军推翻了政权,并于6年12月30日被处了绞刑,享年69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ibahecar.com/lsyg/14105.html


当前时间: